笔趣阁

少年文学>诗吟刀啸gl笔趣阁 > 140150(第10页)

140150(第10页)

那小贩犹犹豫豫地接过:“这药很贵的吧?”

谢缘觉了解凌澄,亦了解凌岁寒,是以她从她刚才的讲述之中已推测出当时的完整情况:符离好不容易进入铁鹰卫,有了更多复仇机会,必是不愿横生枝节,出手稍慢,才会导致这名小贩受伤。

符离心中定是愧疚的。为此谢缘觉不愿收那小贩诊费,沉吟道:“我问你一个问题。”

“娘子请问。”

“你所说的宫市究竟是什么?”

那小贩虽常与那群白望打交道,但不知如何解释这件事,正为难间,院门口又传一阵轻盈的脚步声,尹若游语调如清泉流动,只两句话说得清楚明白:“宫中选官,称为白望,买物于市,谓之宫市。如今的宰相贺延德,便是本朝的第一位宫市使。”

“宫市使?”凌岁寒奇道:“从前长安有这个官吗?”

“自然是没有的,所以他才会是第一位。其实,除宫市使以外,近些年来圣人最喜欢安排些临时的差遣职务,什么花鸟使书画使,可多了去了。”尹若游指了指旁边地上的那两筐樱桃,“前年,我还见过一位樱桃使。”

谢缘觉整整十年隐居幽谷不出,凌岁寒虽跟着召媱走过大江南北,然而无论前往何方何地,只要暂时在某座城郭住下,她几乎从早到晚都只在临时住处埋头练刀——许多江湖事也好,市井事也罢,她们了解得不甚清楚。倒是颜如舜在民间亲眼见过,那所谓的“花鸟使”,可不是为天子买花买鸟的,而是谢泰派往天下各地为他广选美色以充后宫的使者。

“这岂非会造成冗官?”谢缘觉不解。

尹若游道:“这些使职,不算什么正经官,都是直接给圣人办事的。”

谢缘觉道:“但权力极大,对吗?”

尹若游道:“当然。”

谢缘觉今日第二次陷入沉思。

第一次,则是她看见常萍送来的那盆昙花之时。

阮翠在旁踌躇良久,见四周逐渐变得安静,终于忍不住开口出声打断谢缘觉的思索:“谢娘子,你刚才那瓶药……为什么不收钱呢?”

谢缘觉随口道:“那药不值什么钱。”

阮翠闻言大喜:“那我们无日坊也有人生了病,谢娘子你能帮忙给他治治吗?”

常萍道:“咦?谁病了?我怎么都不知道?”

阮翠道:“是匡叔,他已病了好几日,昨儿我家剪刀坏了,阿母让我到潘婆婆家借一把,我这才知道。”

第147章日暮途远事难说,生如朝露不独我(四)

由阮翠带路,须臾后,谢缘觉来到无日坊内的匡家。

阮翠口中的“匡叔”全名匡成,年约三十来岁,本应是身强力壮的年纪,此时此刻却躺在自家床上不能起身,脸色苍白,呼吸微弱,竟似是中毒的迹象。

谢缘觉把了把他的脉搏,随即了然,转手向一旁焦急万分的潘婆婆问道:“令郎是否长年与火炭相伴?”

“是,是。”那潘婆婆连忙点头,“他在西山窑做炭工,已经好些年了。”

“这便是了,木炭在燃烧之时会有微量毒性,吸入肺腑,久而生疾。”

“可是……可是……”匡成听见她们的对话,心生疑惑,“西山窑还有那么多和我一起做工的兄弟,他们怎么都没事?”

“每个人体质不尽相同。但他们现在无事,不代表他们以后无事。只要长年累月在闭塞之地吸入炭火烟气,身体都必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谢缘觉拿出携带到此处的笔墨,在破旧的木桌上写下一张药方,手肘撑在桌上时,木桌“吱呀呀”发出晃动的声音,她将写好的药方递给潘婆婆,又忍不住问道,“他已病了数日,为何你们一直不请大夫呢?”

那潘婆婆不敢伸手去接,迟疑问道:“这方子里的药都很贵吗?”

她提的问题,和方才在昙华馆那名小贩提的问题完全相同。

果然是因为穷。

谢缘觉早就知道住在无日坊的百姓,几乎都是穷苦人家。但按照她的想法,无论如何,身体比一切都重要,生命比一切都重要。

人死不可复生,再穷再苦的人家,只要不是身无分文的乞丐,生了病都得去治。

心中所想,她不知不觉便下意识问出了口。那潘婆婆闻言叹一口气,抹了抹眼角的泪,却是躺在床上的匡成苦笑道:“如果是小病,又死不了人,忍忍也就过去了。如果是大病……就凭我们家里的那点钱,大病根本治不起,还不是迟早都会死的。”顿了顿,他又小心翼翼地问道:“谢大夫,你开的方子的药材应该……应该不会很贵吧?”

谢缘觉手里握着药方,半晌不动声色,才缓缓开口:“这些药都不值钱的,待会儿我送给你们。”

“送”自然是不要钱的。

那潘婆婆听懂她的意思,连忙拉住她的手,千恩万谢。

匡成也兴奋起来,手撑着床沿尽量让自己支起上身:“那……那我吃了这药,什么*时候能再去做工?”

谢缘觉道:“你的病拖了太久,如今已越拖越严重。但照我的方子,至多五日,你病体可愈。病愈以后,你莫再去西山窑了。”

“这怎么可能行?”匡成面露焦急之色,“已经四月了,天气越来越热,城里用炭的数量远远不如冬天多,他们本就想赶走几个炭工,我再不去,恐怕以后……以后永远都去不成了。”

“他们?”

“是我们西山窑的老板。”

“如果我说,你再回西山窑,你仍会染上此病,甚至药石无医。”谢缘觉平静道,“你还一定想回去吗?”

那匡成与潘婆婆闻言均是一震。

沉默良久,他们却又冷静或者说麻木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匡成垂下头道:“可是我若不去做工,我和我阿母吃什么呢?我们还是会死的。”

谢缘觉不再询问别的,只道了一句:“稍后我会把药材给你们送来。”遂提起自己的药箱,转身而去。

潘婆婆连忙起身送她出了房门,感恩不尽,末了看向旁边的阮翠:“小三娘,也多谢你。”

离开匡家,回昙华馆途中,时已黄昏,暮色满天。夕阳晚霞总是美不胜收,但往常的谢缘觉并不怎么敢欣赏傍晚的景色,今日她难得抬起头,遥望了一会儿正徐徐西坠的金乌,忽向阮翠问道:“潘婆婆为何唤你三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