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诗吟刀啸gl笔趣阁 > 250260(第6页)

250260(第6页)

凌霄答道:“谢大夫没与我们一块回来,适才她们已与我们辞别,出城去办别的事了。”

定山派众人虽也十分关心梁未絮那边的情况,但武林大会方毕,会上他们既已承诺要相助各派同道,眼下要处理的事务实在繁多,他们很难脱得开身。是以凌霄决定率众继续暂住屈家庄,细细商议如何帮扶江湖友人的具体事宜,倘若期间藏海楼有信传来求援,她再即刻带人前往接应。

现在跟踪梁未絮的人共有三路。

颜如舜轻功绝顶无双,只要是她想藏起来,天下绝没有任何人能够发现得了她,这自不必说;尹若游暗探杀手出身,也懂得颇多隐藏自身行踪的技巧。

藏海楼本就是以打探机密消息著称的门派组织,宁初晴与宁暮雪虽不是楼中专门负责这方面的弟子,但耳濡目染之下,倒也通晓其中门道。

唯独铁鹰卫那帮官兵参差不齐,武功有高有低,更兼孙佐年这个累赘。这阉人半点武功不会,偏又不听俞开霁的叮嘱,屡屡擅作主张。

如此一来,梁未絮以及与她同行的江湖豪杰很快便察觉到自己正被人跟踪,更认出自己身后的尾巴居然还是他们最为憎恶的朝廷鹰犬。

这可把众豪杰气得不轻,他们一路奔波赶赴河北,不辞劳苦,不畏艰险,竟还要被那帮朝廷鹰犬监视,这让他们如何相信梁未絮先前许诺的“平定河北后必有封赏”?

梁未絮见状立即对他们进行了安抚,先是温言细语劝得众人消气,继而细细分析。

“据我所知,铁鹰卫此来沃州,本是为监视武林大会的动向。他们断不可能预知我会前来赴会,更不可能料到诸位豪杰愿与我同往河北。因此我猜他们此番跟踪,必是临时起意,绝非朝廷的命令。而我早已派遣亲信前往长安,为诸位争取封赏,朝廷究竟如何回应,再等等便有消息传来。”梁未絮的话稍稍抚平了众人的怒气,她顿了顿,又柔声道,“再说,诸位此去河北,原是为了天下苍生,行侠仗义。那些鹰犬不过如蝇虫扰人,嗡嗡作响固然烦心,但以诸位豪杰的胸襟,又何必与这些宵小之辈一般见识?”

这番话既给足众人面子,又将他们架在了“侠义”的高台上。纵使有人心生退意,此刻也不好第一个开口。更何况自启程以来,梁未絮礼贤下士,待他们极为优厚,这份知遇之恩,也让众人想要回报于她。

“好,既然如此,我们还是听梁女侠的安排。”

夜色渐深,谈完正事后,梁未絮又命人备了酒菜,在驿站设下夜宴。众人推杯换盏,谈笑风生,原本紧绷的气氛渐渐变得轻松。

梁未絮举杯与众人共饮,心中有几分得意。以俞开霁的能耐,本不该这么容易暴露行踪,定是孙佐年那蠢货拖了后腿。这对于她而言倒是个意外之喜——铁鹰卫的拙劣跟踪,正好让她在群豪心中埋下对朝廷不满的种子,这之后的计划便能进行得更加顺利。

而就在群豪谈论起铁鹰卫的同一时间,孙佐年一行人正落脚在驿站附近的迎宾客栈。

这驿站附近也只有这一家客栈,简陋破旧,孙佐年一进门就皱起眉头,嫌床榻太硬、被褥粗糙,喋喋不休地抱怨。俞开霁终于按捺不住,冷声道:“论理,我们连这家客栈都不应该住。”

“不住客栈?”孙佐年睁大眼睛,“哪住在那里?”

“梁未絮和跟着她的那群江湖客个个武功高强,都不是等闲之辈。我们住在客栈这种人多眼杂的地方,太容易被他们察觉,还能算是跟踪吗?”这道理俞开霁在路上说过已不止一次,可对方始终不当回事。她叹了口气道:“其实我们现在的行踪,十有八九已经被梁未絮发现。”

孙佐年勃然大怒:“你这是责怪咱家吗?!”

“公公息怒。”俞开霁晓得孙佐年身份不一般,乃是当朝最有权势的大太监郑瑞乾的干儿子,她必得罪不起,只能暗自咬牙,不得不低下头颅道:“下官的意思是,既然跟踪梁未絮之事是您提议,想必您早有周全计划。不知接下来该如何行事,还请示下。”

本来,这一次孙佐年奉命作为监察使者与铁鹰卫同来沃州,是为了监督在沃州召开的武林大会,可惜他在会上除了遇见凌岁寒这个朝廷钦犯外,并未发现别的异常。偏偏凌岁寒等人武功太高,据说当初在洛阳千军万马中都能杀出重围,他哪敢招惹她们这几个煞星?

可倘若此行自己什么都不做就回了长安,难免会被圣人觉得无用。孙佐年正愁无功可立之际,碰巧看见梁未絮冒出来招揽了众多江湖豪杰要前往河北。想到圣上向来对梁未絮心存戒备,他顿时动了跟踪的念头,指望能寻得梁未絮仍怀有反心的证据,也好让圣人满意。

哪晓得梁未絮这一行人确实是直奔河北而去,眼看着距离战乱之地越来越近,孙佐年也渐渐害怕起来。但如果就这么打道回府,他又心有不甘,思量再三,突然冷笑一声:“不必再跟了!梁未絮聚众结党,不用再继续跟下去也知道她其心可诛!俞将军,你这就随咱家回京复命,将此事禀明圣上。”

俞开霁听罢大吃一惊,孙佐年这话的意思显然是要她一同在圣人面前构陷梁未絮与那些江湖豪杰。虽然这一次她难得赞同孙佐年的意见,也认为梁未絮的的确确居心叵测,但那些随行的江湖客大多只是热血义士,若因此遭朝廷猜忌,实在冤枉。

“公公,此举不妥!”俞开霁当即劝阻,“梁未絮手握兵权,如果公公并未掌握真凭实据,想来圣人不会轻易治她的罪。”

“咱家自然明白,那也应该先给圣上提个醒。”总之在孙佐年看来,他这一趟出行必须要做点什么事,才能向圣人证明自己的功劳。

俞开霁心知肚明,这所谓的“提醒”未必能动摇得了梁未絮,却会让那些江湖义士从此被朝廷盯上。她低首思索有顷,遂又道:“公公有所不知,那梁未絮不仅仅是曾经叛军首领梁守义之女,如今朝廷亲封的归安郡主,还是当年武林顶尖高手刀魔晁无冥的亲传弟子。若让梁未絮知道是公公在圣上面前告了她的状,万一她恼羞成怒,以她的武功行那刺杀之事,取公公首级如探囊取物,这可如何是好?”

这番暗含警告的话果然奏效,孙佐年脸色一白,支吾道:“这……容咱家再想想,再想想……”

见那些江湖义士暂且无虞,俞开霁暗自松了口气,转念却又觉得可悲可笑。无论是跋扈专横的孙佐年,还是心怀鬼胎的梁未絮,乃至那深宫里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说到底都是一丘之貉。她偶尔一时冲动真想任由他们狗咬狗,斗个你死我活。

只是转念一想,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那些真心实意为国为民的侠义之士,那些日日夜夜期盼太平的黎民百姓,又当如何自处?

第255章伪饰丹心收众望,笑里藏刀设毒宴(二)

沃州距离河北并不算远,先前武林大会选址在此,主要原因是图个交通便利,次要原因也有存了震慑河北叛军的心思。梁未絮一行人快马加鞭,不出数日便到了河北边上的延界镇。

这镇子虽小,却是叛军重兵把守的要冲。作为通往河北的咽喉之地,它就像是一座烽火台——但凡朝廷兵马稍有动静,镇上的叛军便会快马报信。其实此前朝廷的大军曾一度收复此镇,可惜后继乏力,稍一松懈又被叛军卷土重来。

最苦的终究还是镇上的百姓,这两三年来崇军与叛军拉锯厮杀,幸存的镇民已然不多,每个人的日子都过得无比艰难。

早在赶路途中,梁未絮已与群豪详细说明了此中情形,这会儿她勒住马缰,又对众人道:“诸位义士都是身怀绝技的江湖儿女,不是那些寻常兵卒可比。因此依在下之见,我们要攻这镇子就不必强攻,诸位的轻功暗器、点穴手法,都是夜袭的利器。不如发挥自身武功,趁夜摸掉哨卡,悄无声息拿下镇子。届时我们以延界镇为根基,既能截获叛军往来情报,又能与朝廷大军里应外合,光复河北指日可待。”

梁未絮别的不提,谋略确实过人。于是在她的周密安排之下,当夜群豪分作数队,趁着夜色潜入镇中,不过一个晚上的时间便悄无声息地拿下了延界镇,将驻守的叛军尽数控制起来,连个报信的人都未能走脱。

更多内容请]搜索[频道:。

这一仗打得干净利落,群豪心中畅快,正欲摆酒庆功,可其中几位老成持重的侠客想起另一件事,先向梁未絮问道:“听闻从前叛军每破一城,必纵兵劫掠百姓。如今归安郡主既已弃暗投明,想必不会再纵容部下行此恶事了吧?”

虽说这一路上他们见梁未絮行事光明磊落,确有几分侠者之风,可是一想起传闻中当初长安之祸的惨状,他们就无法对梁未絮完全信任。

梁未絮早料到会有此一问,神色黯然,低叹一声:“长安城破,魏贼下令大索三日,我是在那三日后才入了长安城。彼时满城血火,妇孺哀哭,至今想起,我仍觉心痛。可惜那时的我无力阻止魏贼的命令,还因父亲的关系不得不助纣为虐,伤害了定山派的大侠,犯下无可挽回的大错。如今我既掌兵权,断不会让旧事重演。我早已严令部下不得扰民,诸位若不放心,不如去镇中街上四处走走,亲眼察看。”

这话倒也不全是虚言,梁未絮的的确确曾下了严令,不许麾下将士再像从前那般随意劫掠百姓。然而她心里清楚得很,这些愿意跟着她出生入死的将士,可不是那些满口侠义的江湖人,刀头舔血之辈图的就是个富贵前程,区区延界镇油水有限,强压着他们守规矩尚可,但若长久不给甜头,难保不会军心涣散。

因此私下里,她早已对麾下众将士许下承诺:这延界镇不过是个小地方,暂且忍耐忍耐,待日后攻下河北,乃至问鼎天下之时,她自会让他们在繁华大城里尽情劫掠数日。

而等到那个时候,大局已定,即使这些江湖武士察觉到不对,她也不用惧怕他们。

垫脚石用完,本来就该给扔了。

梁未絮手腕极强,麾下将士向来服从她的号令,白日里大多数梁家军官兵倒也确实规规矩矩,镇子里秩序井然,百姓们安然无恙。

群豪巡视一圈,这才彻底放下心来,纷纷赞叹归安郡主当真洗心革面了。

不过比起那些称赞她弃暗投明、侠义心肠的话,梁未絮更爱听人夸她打仗厉害,行军布阵的本领高明。

从前魏恭恩和梁守义还在世时,他们交予她的权力曾令不少人心生嫉妒,她总要接连办成好几件大事,才能够让军中那些瞧不起女流的将士彻底地信服她。而这些江湖人士却不同,虽说武林里也不是完全没有轻视女子的陋习,但江湖毕竟是强者为尊的地方,武功高低才是硬道理,从古至今的江湖武林从来就不乏厉害的巾帼高手。所以她只需要用一场漂亮胜仗,就能让这些江湖豪客对她心服口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