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想再患得患失了。
如果什麽情绪让人太过内耗,那就该当断则断。
何况换个角度思考,应昀年轻的肉-体,反正杨雪意也享受过了。
男女平等你情我愿,这件事上她也没吃亏。
如今应昀看起来快届满三十,身体素质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未来肯定更是多有力不从心,最终很快就会像火锅店里杨雪意许愿的那样彻底走上不归路。
所以也没什麽好留恋的。
未来年老色衰的应昀就留给别人吧。
**
杨雪意本以为关于非洲的工作机会丶关于应昀,她会纠结很久。
然而冥冥之中或许自有定数,很多时候,一些重要的人生分岔路,真正做好决定只在一瞬间。
杨雪意虽然脑内百转千回,但在看见镜子中自己的那一刻其实就做出了决定。
她想要看见自己闪光自信的笑脸。
作为行动派,一旦下定决心,事情就会推进得很快,杨雪意一想明白,就立刻给Karen打去了电话——
“Karen姐,你们的岗位,不要再接触别人了,我想去,什麽时候来签合同?”
**
当然,虽说决定只是一瞬间的事,但在决定之前,对于端方生物的这个工作岗位和未来前景,杨雪意其实已经做了充足的调研——
非洲现在人口就超14亿,是世界总人口的15%左右,并且生育率又是世界上最快的地区之一。
人口增长了,对医疗资源药品的需求也是成倍增长的,但是因为非洲的历史经济原因限制,他们的药品大量依赖进口,光是2024年,非洲医药産品的进口总额就有将近200亿美金。
更何况,如今有些中国研发的药品药效不比欧美药企差,价格却比他们便宜很多,非洲医疗资源本来就匮乏,大部分非洲的穷人根本用不上欧美进口药,如果中国药企的药进入非洲市场,也让他们很多原本吃不起药的人能治上病了,既是商业上的布局,也是一种互惠双赢。
与其被欧美药企挣走这份钱,中国药企为什麽不能分一杯羹?
至少也让非洲人民对药品有更多的选择自由。
总而言之,如今中非合作有巨大的市场,算是蓝海,懂注册流程的医学翻译人才,更是紧缺。
虽然第一批开路者自然是辛苦的,但总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杨雪意愿意吃苦,也想在医学翻译这条路上走下去,她深知这条路如果埋头只顾着沿既有的路线走,只会越走越窄。
她不想这样,杨雪意想找个铲子,一点一点,即便又累又慢,也想把小路拓宽成大路,让後面的人能沿着自己的足迹,走上康庄大道。
这麽做的时候,顺带把钱挣了,那更是完美到不行。
做出决定後,虽有不舍,但那些纠结和内耗果然都不见了。
和Karen通完话後,杨雪意的心终于重新变得轻盈。
只是走到家门口,想起决定放手的应昀,杨雪意还是有些难受。
她深吸一口气,回到家里,才发现应昀已经在家。
应昀今晚没有加班,如今正脸色自然地走进厨房准备洗菜。
听到杨雪意开门的声音,应昀愣了愣,转身从厨房走出来,看起来和平时没什麽两样,看了杨雪意一眼,然後像是很关心她一样地问:“你怎麽了?不开心吗?”
“没有。”
杨雪意侧开脑袋,想想应昀以後会和安馨在一起,说不难受是假的。
死应昀,都这会儿了,还这麽关心自己干什麽?察言观色的境界倒是越来越高了!
以前对初恋恐怕也是爱理不理才这麽多年谈不上,如今杨雪意倒是把他培训出师知冷知暖了,可惜要便宜别人。
不过无法否认,应昀经过劳动改造後,如今也算个好人,服务意识不错,洗碗做饭已经精通,也确实在和自己维系这段关系时没搞出什麽幺蛾子,反倒是自己对他多有误会。
如今不敢贸然向自己提结束,或许是顾虑杨雪意曾对困境中的他伸出过援手,担心她还失眠,有点不好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