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昭昭jovi > 番外四伤心院中桂花熟曾为惊鸿暗香来(第2页)

番外四伤心院中桂花熟曾为惊鸿暗香来(第2页)

我看着他腕上未消的青痕,忽然觉得有趣。“你选的?”

“是。”

“好。”我提笔圈了名字,墨汁晕开,像滩血,“就听你的。”

他叩首退下,脊梁挺得笔直,像根快断的竹。

登基那日,太和殿的金銮椅凉得刺骨。我接受百官朝拜,眼角馀光扫过阶下的魏权——他穿着司礼监的蟒袍,面无表情,像尊精致的木偶。很好,这才是我要的。

谢清蘅是个好皇後,端庄丶聪慧,把後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她对我恭敬,却不亲近,打理後宫井井有条,还时不时给我一些朝堂上的建议。

魏权常去坤宁宫,有时是送公文,有时是教太子读书。我撞见他给谢清蘅研墨,阳光落在他侧脸,竟有了几分当年的温润。谢清蘅擡头对他笑,他耳尖发红,墨锭掉在桌上。

那一刻,我忽然想把那砚台砸在他脸上。

後来的事,记不太清了。只记得谢清蘅撞进来时,手里的药碗碎在地上,她指着我,又指着魏权,脸色白得像纸,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

谢清蘅病了。太医说心病难医。我去看她,她转过头,眼神里是全然的陌生。“陛下,”声音轻得像风,“您放过他吧。”

我笑了。放过他?放他去对着别的女人笑?“皇後,管好你的太子,少管闲事。”

她终究是去了。下葬那日,魏权穿着素服,站在人群最後,眼泪掉得像断线的珠子,却一声不吭。

我走过去,捏住他的手腕,他的骨头硌得我手疼。“她死了。”我凑近他耳边,声音冷得像冰,“现在,你只能是我的了。”

“你是故意的?”这是相识以来,他第一次没有对我用敬称。

“对。”

我是故意的,故意让她看见的。

魏权擡眼看我,那双曾经亮如黑曜石的眼睛,如今只剩一片死寂。“是,陛下。”

从那天起,魏权彻底变了。

从前他总劝我:“江南士族势大,当抑其锋芒。”他会捧着账册,一条一条指给我看,哪家田産逾了制,哪家门生布满朝堂,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

我那时总嫌他多事,如今想来,那竟是他最後一点活气。

可谢清蘅死後,他再没提过制衡。

内阁次辅杨廷的学生户部给事中郑正清联通江南巡按黄益达参奏江南季氏强占民田,他扫了眼奏折,随手搁在一旁:“些许小事,不必深究。”

吏部想提拔寒门御史,他批红时全换成了江南士族的人。我问他,他垂着眼,朱笔在纸上划过,留下凌厉的痕迹:“江南士族拥立陛下登基,赏些恩宠,应当的。”

江南一派想关闭东南四州的海关,只留一个江南禹州的月港。季札找到了他,让他劝服我。他答应了。

他甚至主动给那些士族铺路。盐铁司的肥缺,他力排衆议给了江南徐家;漕运出了纰漏,他轻描淡写压下去,只因为牵涉当年的旧部。

我把奏折摔在他面前,看着他捡起来,慢悠悠地翻看。“他们快骑到朕头上了!”

他合上奏折,擡头看我,眼里是化不开的冰。“陛下不是想要这天下吗?”他笑了笑,那笑容比哭还难看,“如今得了天下,又如何?皇後没了,那些干净的东西,都没了。这天下冷,他们冷,我……也冷。”

我猛地掐住他的脖子,看着他脸色涨红,却不挣扎。“你想死?”

转眼,我已登基十年,他行事越来越嚣张,受到很多人的忌惮。杨廷见他如此,恐怕肠子都悔青了。前不久,他才刚刚遭遇了刺杀。

他看着我,眼里竟有了点嘲讽。“陛下不会让我死的。”

是啊,我不会让他死。他是我的,是我从泥里捞出来,亲手捏成的样子。死了,多可惜。

有时深夜批阅奏折,看着旁边侍立的魏权——他眉眼清俊,却再无半分暖意,像尊没有魂魄的玉像。我忽然想起十三岁那年的桂花树下,他捡起文书,对着内侍行礼,眼里那点未灭的光。

那时候他说:“殿下站得高些,就没人敢再让您走这样的路了。”

如今我站得够高了,脚下是万里江山,身边是他。可这路,怎麽比当年还冷?

或许从一开始,我要的就不是什麽光。我只是见不得别人手里有,便抢过来,掐灭了,才算安心。

魏权,你说是不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