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苦恼更多来自妇人之间的交际应酬。
平洲,谢景恒的官职最大,他人对她有何闲言也只能憋在肚子里,面上恭维着,交际简单许多。
但是他们夫妇二人的事迹真的太过不寻常,没有回到京城前,他们两人的事迹就传遍了京城,茶馀饭後,都要说一下,那个平洲的谢大人和他夫人……
当话题的主人公回到京城,目光都聚焦在她的身上,南星都不必要人引荐,各路人马接连来到她面前,话语里带着嘲讽丶试探,南星在平洲做过几年生意,见得人多了,也能从容应付。
南星不卑不亢,礼仪周到,让人挑不出错处,人们只道,能让谢大人这白面阎罗念念不忘,独宠一人,果真不是简单的。
诸位贵夫人再看不起南星的出身,碍于谢大人的官职地位以及名声,断不敢做出过分的举动,顶多阴阳几句,但胆小者连阴阳都不敢,这谢大人都敢抄自己的家,万一她回去吹枕头风,谢大人作出点什麽也是合情理的,南星表面应付着,时间长了也交到了一二好友。
一家人在京城安下家,只不过,曾经计划好的辽州之行却是没了下文。
两个孩子年岁尚小,离不开人,不能远行。
等孩子大些,谢景恒官职越升越高,忙于公务,少有空闲,一家人随着谢景恒外任去了不少地方,足够了。
南星也想过她自己走一趟,但在谢景恒的目光中立马放弃了这个想法,
南星生意做得不错,多有进账,于是在南安寺的原址重现修建了一间寺庙,时常在山下施粥,顾卿卿也时不时来此义诊。
清明时节,一家人带着孩子到于妙真墓前祭拜。
南星朝墓前一拜,朝前看去,谢思谦正拿着新得的西洋镜往远处望,思明和思玥吵着口渴了要喝水,谢景恒蹲在身拿着水壶轮流喂,两个小家夥又为谁先喝吵起来。
向来很有耐心的谢景恒都无奈地看着这两个不省事的小家夥。
清风拂面,去年种下的树木已经及腰高了,树枝上冒着嫩绿的叶子,随着微风摇晃着。
南星笑了,如此一生她甚是满足。
永成八年,谢景恒已经成为了最年轻的内阁大臣,天子近臣,前途无量,而且长相俊美,无可挑剔,并且是顾大儒的关门弟子。京城里流传着许多关于这位天之骄子的故事。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谢景恒家中有一位悍妇。
谢景恒在家里被压制得死死,多年来不敢纳妾,对别人送得美娇娘都避之不及,生怕家中母老虎发火。
更传奇的是这位夫人以前就是一个小小的丫鬟,一步一步地从通房再到正房夫人,生了两子一女,个个都有出息,大儿子连中三元,现在在翰林院任职,小儿子从小习武,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了战功,小女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京中有名的才女。
京中女子都想向这位夫人请教御夫之术,和如何将儿女培养成才,如果南星出一本书,真的是会卖断货。
至于南星身份来历都不重要,她已经是一品诰命夫人,无人敢说她什麽。
南星也觉得自己此生过得十分不错。
现代她父母早逝,长大後外婆也离世,六亲缘薄,有一份热爱的工作,但是意外发生,来到陌生的世界,刚开始却是不顺,好在结局是好的。
她遇到了一生所爱,有了与自己血脉相连的家人,虽有波折,但她过得很幸福。
不过,最近有一件苦恼的事情。
她惹谢景恒生气了。
他已经和她冷战数日,南星想方设法都没有哄好他。
谢景恒生闷气,一连在书房睡了几个晚上。
原因在她,南星没有告知他,留下一封书信就一个人跑到了南疆去找自己的小儿子,一留就是小半年,他写了十几封家书催促都不回来。
其实南星也不是故意的,谢景恒对数年前的那件事情仍然心怀芥蒂,二人必须同在一城之内,不许南星独自远行。
当然,南星也一直好好陪在他身边。
不过,如今她手中的经营都交给了思玥,人也清闲下来,自己一个人总想找点事情,正好花溪要回南疆一趟,邀她一同去南疆看看,恰好远在南疆的小儿子唐思明来信说是想家了。
如此一来南星去南疆的心更加强烈了。
谢景恒年纪上去了,愈发固执,想来是不会同意的,问了也是白问。
于是乎,南星留下一封书信就走了,说是一月後就会回来。
谢景恒忙碌了一天回家後回家发现人不见了,只留下一封信件,那封信被揉成了一团,半夜又将信纸摊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