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傍晚放学后,吴霜走出校园和同学们挥手告别。还有半年她就要升入初三,到那时就得读晚自习了。
&esp;&esp;吴霜正准备去教师家属楼补习英语小课,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远远响起:“吴霜。”
&esp;&esp;吴霜转过头,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从捷达车中走下来,可能是左腰部有伤的缘故,他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但即便如此,他的眼神中依旧散发出鹰似的锐利光芒,就像《动物世界》里的捕食者。
&esp;&esp;“还记得我吗?”史跃平摘下了墨镜。
&esp;&esp;吴霜很快回忆起这位在多年前对自己穷追不舍盘问的警官,但她还是摇了摇头。
&esp;&esp;“上初二啦?当年见你还是小学二年级呢,时间真快。”史跃平丝毫不生气,她打量着吴霜整洁干净的校服,凑上前去低声道:“吴文雄死了,是吗?”
&esp;&esp;听到这里,吴霜本能地紧张起来:“您也知道了?”
&esp;&esp;“当然,他是在逃嫌疑犯,他的行踪我们一直很关心。”史跃平露出势在必得的笑容。
&esp;&esp;吴霜哑口无言。史跃平告诉她,自己自肾病复发后一直不忘调查10·31黑烟花工厂爆燃案件,还有几个月就将满七年。这些年收到的情报不少,有人说在四川某个山沟沟里见过吴文雄,有人说安徽某个河鲜市场里卖鱼的小贩像吴文雄,有人传吴文雄手中有枪,有人传吴文雄抢了银行。但说最多的就是吴文雄已经死了,只不过死去的地点更是遍布五湖四海。
&esp;&esp;但这次,得知吴文雄在邻省的矿区遇难身亡后,史跃平从未感觉自己离真相如此之近。他第一时间汇报上级领导,请求事发地警方的协查力量。但层层审批过后,当史跃平终于联络上矿主吕春贵并提到遗体时,这位矿主说:“火化了。”
&esp;&esp;“火化了?你们怎么能擅自火化?”眼看胜利近在眼前,史跃平觉得全身都泄了劲儿。
&esp;&esp;“那三个骗子跑了以后,遗体一直停在我们矿上的仓库里,一直停一直停,停得都烂了。警察同志,这总不是个办法。”吕春贵的语气很是两难:“再说我们也没擅自决定,是因为他的直系亲属同意火化。”
&esp;&esp;“哪位直系亲属?他的现妻子也涉嫌刑事案件,目前也是在逃状态。”
&esp;&esp;“这一家子真够乱的。”吕春贵明显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答道:“他的亲生女儿,吴霜。”
&esp;&esp;火化了,就意味着遗体无法尸检验明身份。
&esp;&esp;当史跃平把这些告诉吴霜后,又用那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从99年底吴文雄逃走后、直到去年秋天出现在内蒙的矿上,这期间的六年里,他有没有联系过你说他要去哪儿?”
&esp;&esp;“没有。”吴霜坚定地回答:“我发誓。”
&esp;&esp;——我发誓,这句话让史跃平回忆起了1999年底。在银川人民医院的病房里,吴霜面对史跃平围追堵截似的盘问,自称不知情的她回答的也是“我发誓”。
&esp;&esp;眼见快七年过去,这个小丫头还是表现不出破绽,史跃平紧紧攥着拳头。如果不是身上肩负的这个身份,他的一腔怒气真想化作拳头挥舞出去。
&esp;&esp;这时,吴霜抬起头与史跃平对望。
&esp;&esp;“史叔叔,我知道您们通缉了他很多年,因为一直没有追捕归案,我很理解警察叔叔们想破案的焦急心情。但吴文雄确实已经死了,我又有了新生活,您也翻篇往前看,不好吗?”
&esp;&esp;“翻篇?”史跃平问。
&esp;&esp;“对呀,人都死了,还有什么刑事责任可追究呢?您们案件撤销、检察院终止审理,大家都往明天看,明天会更好呀。”吴霜眨着清澈的眼睛说:“谢谢您来找我,现在我可以去上补习班了吗?”
&esp;&esp;史跃平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地看吴霜背着书包向远方走去。
&esp;&esp;如果说矿难死者的遗体无法通过dna验明正身这事令史跃平起疑,那他与吴霜的这次谈话就令他更坚定了猜测。这段时间,他还得知了一个从首都北京传来的消息:2005年夏天,在北京因交通事故遇难的前任儿童福利院院长林玉华,有重大的贪污嫌疑。
&esp;&esp;说起来,这要感谢北太平庄派出所一位叫做段卫东的警察同仁。这个比史跃平年轻十来岁的警察在调查事故车自燃的过程中无意间发现,林玉华在代表福利院参加活动时缴纳的会费是由另一个账户汇款到主办方账户上的。段卫东顺着汇款账户查下去,查到了这个名为“玉关小学”的账户曾在缴纳会费前的不到一个月里收到过来自福利院汇过来的两笔共计29万元的款项,备注是“锅炉安装款”和“打井系统款”。
&esp;&esp;兹事体大,段卫东自然无权再继续调查下去,最终层层报告移交回了案发地。史跃平听爱人杨文娟说,检察院已经收到材料了,就算林玉华已故,她的弟弟林玉柱也得承担法律的制裁。
&esp;&esp;“这个林玉华家境贫寒,高中时节俭又胆小,怎么一旦有了权力就犯这种糊涂?”杨文娟惋惜地说。
&esp;&esp;眼下,林玉华姐弟的贪污行为由检察院受理,史跃平无心打听。倒是上次与吴霜的会面经历,在这位有几十年刑侦经历的老警察心中敲响了警钟:这个已经改名换姓的女孩,多年来被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养育得谦和有礼、温文尔雅,但史跃平总觉得她骨子里有种始终未变的东西,那是来自于她的原生家庭之殇。无论用多少节钢琴私教课或者外语课的滋养,都抹不去也松不开她言谈举止间紧绷着的一根弦。
&esp;&esp;“说白了,您就是觉得吴霜有问题呗。您啊,这是从99年就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一直没摘掉呢。”女警林伊娜一针见血地说。时隔六年,林伊娜也算不上年轻了,她已不再刚从警校毕业时的青涩模样,而是历练得越发雷厉风行,自去年底结婚成家后,原计划今年备孕生子。她在听说史跃平与吴霜的会面经过后,总认为这位师父对一位8岁的女孩过于咄咄逼人:“当年您就怀疑吴霜知道吴文雄的下落,可咱又找不出证据。
&esp;&esp;“证据这东西哪是说有就有的?要是证据那么好找,早就天下太平了。”史跃平心烦意乱地说:“靠,就连他杀害黄氏兄弟的作案动机还稀里糊涂着呢,真他娘的咽不下这口气。”
&esp;&esp;很快,史跃平又一次踏进了银川的蓝天儿童福利院,踏进了这片吴霜曾生活了近六年的地方。早在林玉华意外身亡后,虽然杨文娟因工作原因没能出席追悼会,但还是送上花圈以示对昔日同窗的哀思,而史跃平也得以结识了当年的代理院长。
&esp;&esp;如今,这位代理院长已经成为了名正言顺的正院长,史跃平一早和他打好招呼后,向门岗出示了身份证件,便与女警林伊娜走进了福利院的活动室。
&esp;&esp;此时,五年级的孩子们正在上着绘画课,这堂课画的是彩虹。
&esp;&esp;史跃平和林伊娜向美术老师使了个眼色后,在教室最后排坐了下来。举目望去,高年级的孩子们都在拿着蜡笔兴致勃勃地画着心目中的彩虹,只有一个小女孩坐在远离人群的角落里,迟迟没有落笔。
&esp;&esp;在美术课结束后,老师带着同学们离开了活动室。林伊娜拦住了角落里的那个女孩,递给她一罐旺仔牛奶:“你是回艳艳吧?”
&esp;&esp;面对陌生人,回艳艳的眼神里满是恐惧和警惕,但还是听话地点了点头。
&esp;&esp;“别紧张,阿姨就是问你几个问题。”林伊娜拉开了一把椅子。
&esp;&esp;在此行之前,史跃平就掌握到了回艳艳的基本情况:她是1994年生人,父母原在鼓楼开着一家清真面馆。但天降横祸,在回艳艳5岁那年的一个清晨,父母骑着三轮车去菜市场进货时被一辆大货车撞飞后不治而亡。后来,回艳艳曾被送到乡下的奶奶家生活过半年,但老人多少有些重男轻女的思想,最终几经辗转将她送到了儿童福利院。
&esp;&esp;如今那家清真面馆已经不在了,但老街坊们还是能回忆起这个女孩曾经何等的活泼爱笑。林伊娜看着面前这位眼神像小鹿一样惊恐的女孩,无论如何都没法与纯真快乐联系到一起。
&esp;&esp;偌大的活动室里,林伊娜让回艳艳回忆起2002年那个火热的夏天,她曾作为福利院选派出的15个孩子代表之一,到北京参加过夏令营。
&esp;&esp;林伊娜拿出一张照片:“你看,这是你8岁那年在清华大学拍的,当时你还和带队的叶心妍老师说,你长大以后要考清华,对不对?”
&esp;&esp;听到叶心妍,回艳艳才抬起头:“您知道叶老师在哪里吗?”
&esp;&esp;其实在来福利院之前,史跃平就联系过叶心妍,听说她早在2004年就从蓝天福利院离职,却闭口不谈离职原因。如今她离开了省会,回到老家永宁县做了小学教师。
&esp;&esp;在永宁县的一栋建于80年代的老楼里,史跃平提出向叶心妍了解一些情况,但叶心妍却委婉地拒绝了:“我和那个福利院已经没有关系了,请不要再来打扰我的生活。”
&esp;&esp;鉴于此,林伊娜只好告诉回艳艳,叶老师正在另一个地方教其他的小朋友们:“但是叶老师是很喜爱你的。几年前,就是叶老师陪你们去的北京对不对?你落水以后,也是叶老师急匆匆地赶过来救你的。”
&esp;&esp;听到“落水”两个字之后,回艳艳像全身打了寒颤一样发抖起来。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