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计六千五百余农奴,接近封地总人口的一半。
工匠数量则在两千七百左右。
少府划拨了一百工匠,从雍国黑水商社采买了两百余工匠,大头则是玉京那边还在运送途中的两千三百余名工匠奴隶。
再就是千人规模的巡防营,以及五百户自耕农。
加上封君府自有奴仆,随迁的文臣武将家眷,以及从玉京采买的两百余女奴,封地总人口在一万四千人左右。
算不上多,但也绝对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有生力量。
银钱方面。
除了跟薛灵素签订的五万两物资采购协议,夏衍手中尚有现银近五万两。
粮食布匹在内的各类基础物资也是非常充裕的。
缺的只是一些战略物资,以及后续如何实现自给自足。
“主君!”
见夏衍放下简报,主事陈悝当即上前见礼。
王阶、陈悝、张平三名出身丞相府的家臣,目下都在黄阁任事。
王阶担任黄阁主簿,陈悝张平二人也都做到主事。
三人中王阶城府最深,陈悝更显沉稳,年纪最长的张平反倒最没有城府。
当初第一次在外书房会面,张平就对王阶提前准备舆图之事阴阳了一番,好在没什么坏心眼。
不仅书法一绝,写文章更是一把好手。
黄阁一应奏章大都出自张平手笔,被誉为黄阁第一笔杆子。
陈悝年纪虽不大,做事却极稳住,兼且寡言少语,深得夏衍喜爱,留在身边任事。
在夏衍搬进偏殿后,陈悝便也在偏殿耳房有了一间独立屋子。
随时听候调遣。
“叫上宇文楷,一同去城里转转。”
简报说到底只是一组组冰冷数据,想要了解民情,还得眼见为实。
………
才刚出了中堂,便肉眼可见的热闹起来。
属臣们忙着布置刚分配到的衙署。
仆人宛如穿梭的蚂蚁,将昨天临时卸下的各类物资,分门别类地存进府中各类库房。
虽然忙碌,却无人敢大声喧哗。
见到夏衍更是纷纷停下手中活计,躬身行礼。
一路穿行而过。
出了封君府,全程参与内城规划建设的工曹属宇文楷在前面领路。
“主君请看,内城大抵划分为临时营地,军营以及库房三大区域。”
临时营地占地最广。
放眼望去,大都是就地取材,用石料木材搭建的简易住所,不少更是直接以帐篷代替,呼啦啦一大片,整的跟难民营一样。
又划分为农奴区,工匠区以及自耕农临时安置区。
伴随着大人的咒骂声,小孩哭闹声,工匠们的吆喝声,有袅袅炊烟升起,间或夹杂着鸡鸣狗吠,很是热闹。
夏衍并没有深入营地查看。
真要玩亲民的那一套,只会将农奴工匠们吓得匍匐在地,诚惶诚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