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行尸走肉森林 > 第173章 农业与贸易(第1页)

第173章 农业与贸易(第1页)

新联合体的心脏在联邦城的技术复兴中重新搏动——电力照亮了夜晚,净水滋养了生命,通讯连接了孤岛。然而,支撑这颗心脏持续跳动、让整个躯体充满活力的,是更为基础、也更为根本的命脉:食物。没有稳定的粮食供应,再光明的城市也会陷入饥馑的黑暗,再美好的愿景也会在饥饿的呻吟中化为泡影。玛姬·格林深知这一点。作为新联合体农业生产部的负责人,她肩负着最原始也最沉重的使命:养活这片土地上数万张等待食物的嘴。

与此同时,新联合体疆域辽阔,资源分布不均。联邦城区域工业基础相对较好,但可耕地有限;亚历山大、山顶寨、神之国等原联盟社区农业经验丰富,但工具和工业品匮乏;新开拓的定居点更是百废待兴。如何让粮食从丰产区流向需求区?如何让工具、盐巴、药品、布匹等必需品流通起来?建立安全、公平的内部贸易网络,促进不同区域间的物资流通和文化交融,成为新联合体巩固内部、走向繁荣的关键一步。农业与贸易,如同新联合体赖以生存的两条腿,在玛姬和伙伴们的推动下,开始迈出坚实而充满挑战的步伐。

联邦城周边的景象,与城内热火朝天的重建截然不同。这里曾是联邦的“粮仓”边缘,但战争和长期的忽视让许多良田荒芜,灌溉系统淤塞废弃,杂草丛生。玛姬站在一片半荒废的田野边,脚下是板结的土壤,远处是干涸的沟渠。风吹过,卷起干燥的尘土。她身后,是来自山顶寨的经验丰富的农夫、原联邦农场的技工、以及大量被组织起来参与垦荒的流民和社区服务人员。

“这里,”玛姬指着脚下的土地,声音清晰而有力,“曾经能长出金黄的麦子。现在,它只是沉睡的荒地。我们的任务,就是唤醒它!”她的话语点燃了人们的热情。开垦工作迅展开。强壮的男人挥舞着改良的深耕犁,奋力翻开板结的土壤;妇女和老人跟在后面,仔细地捡出石块和顽固的草根;孩子们则帮忙运送种子和肥料。汗水浸透了衣衫,泥土沾满了裤腿,但看着一片片沉睡的土地被唤醒,露出深褐色的沃土,人们眼中充满了希望。

修复灌溉系统是另一场硬仗。联邦时期修建的水渠和水闸,年久失修,多处坍塌淤塞。玛姬组织了一支由熟悉水利的前联邦技工和强壮劳力组成的队伍,带着简陋的工具,开始了艰难的疏浚和修复工作。他们清理堵塞的沟渠,加固坍塌的堤岸,修复破损的水闸。当第一股浑浊但宝贵的水流,顺着修复好的主渠,缓缓流入干渴的田地时,人群中爆出由衷的欢呼!水流浸润着新翻的土地,也滋润着人们焦渴的心田。

玛姬不仅组织开垦和修复,更致力于推广更有效的种植技术。她将山顶寨世代积累的经验与新联合体农业部的规划相结合:

轮作与间作:推广豆类与谷物的轮作,以及玉米与豆类、瓜类的间作,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病虫害。

选种与育苗:建立小型种子库,优选抗病、耐旱、高产的本地品种;在条件允许的区域推广简易的育苗移栽技术,提高成活率和生长度。

堆肥与绿肥:大力推广堆肥技术,利用人畜粪便、厨余垃圾、杂草落叶等制作有机肥;在休耕期种植紫云英等绿肥作物,改良土壤。

病虫害防治:推广草木灰、烟草水等土法防治病虫害,减少对稀缺化学药剂的依赖。

这些技术,由玛姬带领的农业指导小组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地传授给参与耕作的每一个人。玛姬的身影经常出现在最泥泞的田埂上,裤腿挽到膝盖,亲自示范如何正确移栽秧苗,如何识别常见的病虫害。她的务实和亲力亲为,赢得了所有务农者的尊敬。

农业靠天吃饭。在末世,失去卫星云图和精密气象预报的条件下,掌握天气变化规律显得尤为重要。联邦城曾有一个小型气象观测站,设备在战争中部分损坏,观测记录也中断了。

尤金团队修复了气象站的基础设备,使其恢复了基本的地面气象数据观测能力。然而,这些冷冰冰的数据,对于经验丰富的农人来说,只是参考的一部分。

在一次农业部的小组会议上,讨论即将到来的播种季和可能的天气风险时,一位来自山顶寨的老农,老约翰,忧心忡忡地说:“仪器说这几天没雨,可我瞅着东南边的云脚黄,燕子飞得低…怕是要变天啊。这时候播种,万一赶上大雨泡了种,可就糟了。”

他的话引起了玛姬的深思。她想起了父亲赫谢尔。赫谢尔不仅是一位医生,更是一位深谙土地和天时的智者。他常常叼着烟斗,站在农场的高处,静静地观察云卷云舒,鸟兽行踪,便能对天气变化做出惊人的准确判断。他常说:“土地有灵,天时有信。机器再准,也别忘了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去感受。”

几天后,在修复的气象观测站旁,举行了一个简单而庄重的仪式。玛姬、尤金、气象站的工作人员以及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农代表齐聚于此。玛姬手中捧着一个古朴的木质盒子。她打开盒子,里面静静躺着一支陈旧的烟斗——那是赫谢尔·格林生前片刻不离身的旧物,烟嘴已被摩挲得光滑油亮,斗钵里似乎还残留着淡淡的烟草气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玛姬轻轻取出烟斗,目光中充满了追忆和一种深沉的情感。她环视众人,声音清晰而坚定:“我的父亲,赫谢尔·格林,他不仅用医术救人,更懂得倾听土地和天空的声音。他常常叼着这支烟斗,站在田边,看云卷云舒,听风声鸟鸣,便能预知风雨旱涝。他说,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是人与自然的对话。”

她走到气象站的门廊前,郑重地将赫谢尔的烟斗悬挂在一个专门设置的、不会被风雨侵蚀的挂钩上。烟斗在微风中轻轻晃动,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岁月。

“今天,我们修复了气象站,有了这些仪器,能更精确地测量风雨。”玛姬继续说道,“但是,仪器是死的,自然的心是活的。科技时代,我们更需要敬畏天时,更需要传承这份观察自然、理解自然的智慧!”

她转向气象站的工作人员和老农们:“从今天起,这支烟斗就挂在这里。它提醒我们,天气预报,不仅要看仪器上的数字,更要学会看云识天,观物候,听风声!气象站的观测数据,要和老农们的经验智慧结合起来!我们要建立天气会商制度,仪器数据和经验判断同等重要!”

玛姬的举动和话语,深深打动了在场所有人。尤金推了推眼镜,看着那支悬挂的烟斗,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老约翰等老农们则感到一种被尊重的温暖,他们的经验被赋予了新的价值。赫谢尔的烟斗,成为了连接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象征对自然敬畏的独特图腾。气象站不再仅仅是冰冷的仪器,更成为了一个融合科技与经验、传递天时信息的中心。每当有重要的农事活动或天气变化节点,玛姬或农业部的成员,甚至路过的老农,都会习惯性地抬头看看那支烟斗,仿佛在与赫谢尔,在与亘古不变的自然进行着无声的交流。

当田野里开始泛起新绿,第一批早熟作物收获在望时,另一个问题变得紧迫起来:如何让粮食从产地流向餐桌?如何让不同地区的资源和产品互通有无?

新联合体疆域内,情况复杂:

联邦城区域:人口密集,工业品相对较多,但粮食自给率低。

原联盟社区:农业基础好,粮食、牲畜、部分经济作物有盈余,但缺乏工业品、盐、药品等。

新开拓定居点:环境艰苦,产出有限,急需各种物资支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