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浩帆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下意识反对陈与禾的新想法。
陈与禾倒是很淡定:“学长,你知道的,没有人比我更合适。”
她在那儿待了4年,无论是语言还是风土人情,陈与禾都是绿氢上下最合适做这件事的人。
吴浩帆又陷入了焦虑:“那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完的吗?”
看吴浩帆那紧皱的眉毛,陈与禾就知道他又在胡思乱想了。
“所以我需要学长你的帮忙啊,你负责稳定後方,我负责开疆拓土嘛,我们一直都是分工明确的。”
吴浩帆跟迷路的蚂蚁似的瞎转悠:“分工合作是没错。但你一个女孩子,去那麽远,你让我和苏苏怎麽放心啊。要去也是该我去。”
“学长,没有什麽工作是男人该去女人不该去的。我刚好适合做这件事,所以是我去。公司需要你坐镇,通航的项目明年还有更重要的规划,出不得一点闪失,所以你必须得留下来。分工,是各自做擅长的事,仅此而已。”
“可是…”
吴浩帆还要再劝,陈与禾顶着一副严肃的表情站起身,双手交叠在身前,以一个非常正式的汇报工作的姿态面对吴浩帆:“吴总,请你以公司的发展为先。”
陈与禾就会用这套来制他。吴浩帆泄了气,又跌坐回椅子里:“小禾,那太辛苦了。”
陈与禾眼珠子一转,打趣吴浩帆:“那吴总以後多给我发点奖金?”
吴浩帆从鼻腔里哼出一声:“我说正事呢,少嬉皮笑脸的。”
对付吴浩帆和苏灵铃,撒娇这招永远好用,陈与禾屡试不爽:“哎呀学长,这里一堆烂摊子还没收拾,就算我要去,那不也得两个月以後了?”
现下已经是深夜,办公室早就没有人了。吴浩帆自知劝不了她,便摆了摆手:“回去吧回去吧,别在这儿耗着。”
陈与禾本就打算要下班的,临走前还不忘调侃吴浩帆:“你不跟我一起回去,看看苏苏?”
“怎麽,想蹭我的车?”
“嘿嘿,是有这个意思,但更重要的是,苏苏想你了。”
吴浩帆叹了口气,似是有些无奈:“她才不会说想我呢。”
陈与禾抿了抿唇,安慰道:“你还不了解苏苏吗,她就是习惯把感情藏在心里,其实很在意你的。”
苏灵铃那边,不能操之过急,只能慢慢来。吴浩帆把自己劝好,又瞪陈与禾一眼:“苏苏还说你最近太累了,我看你精力好得很,还有心思管我们。”
*
既然定了要去德国,陈与禾一直在为开发德国市场做准备。倪明轩的合能和廖翰飞的鸿泰在背後虎视眈眈,绿氢一定要抢在他们之前,先把示范项目做起来。
但就像陈与禾昨晚跟吴浩帆说的那样,在去德国之前,她得先把烂摊子收拾完。
为了尽可能的抢占德国市场的先机,陈与禾跟宋文林在京市商量的针对廖翰飞的计划,可能得提前了。
计划其实很简单。
当初宋文林执意要上MOD産线,公司元老不同意,他就缩减了开支,只上了一条産线。现在若既要供应绿氢,又要供应廖翰飞,産能必然是跟不上的。
廖翰飞之前从宋文林那儿采购的MOD,主要是用于实验和中试的,用量不大,宋文林那边的存货就能供应上,不影响绿氢。但若是廖翰飞真的想替代绿氢,那麽他必须得上智能生産线,采购大批量的原材料。
这就跟绿氢有了冲突。
陈与禾希望宋文林做的,就是双面间谍,假意向廖翰飞投诚,引他上鈎。在廖翰飞来采购原材料时,宋文林只需要做出为难的态度,提出要廖翰飞全盘接收绿氢的采购量,宋文林才肯冒着跟绿氢违约的风险,给廖翰飞供货。
从廖翰飞的角度看,他既有了绿氢的配方和工艺,又能断了绿氢的原材料供应链,必然能把陈与禾狠狠地踩在脚下。
这个烟雾弹在一定程度上会迷惑廖翰飞。
当然仅凭这些还是不够稳妥。
根据裴放的消息,廖翰飞已经在向泰克咨询生産设备采购事宜了,可见廖翰飞这人急于求成。
跟昂贵的智能设备相比,绿氢一年的MOD采购量也就1500万,对廖翰飞的家族企业来说,不算很大的支出。
多重原因加持下,廖翰飞大概率会答应宋文林不算过分的要求。
这样一来,宋文林手里囤的货也有了销路,也不会影响後期对绿氢的供应。
而陈与禾敢把让宋文林走这麽一招棋,其实是因为她有足够的自信,即便廖翰飞偷了绿氢的配方和工艺,他也做不出来iMOD,更做不出他们的産品。
iMOD这种材料,要想发挥最极致的性能,在使用前必须得激活,这件事只有3个人知道。而激活的方法现在只有陈与禾能熟练掌握。
目前国内只有绿氢需要大批量的MOD,廖翰飞若是不想这1500万的原材料砸在手里,那麽他就会主动来找陈与禾。
届时,主动权就在陈与禾手里了。
这个计划谈不上周密,不过用来针对廖翰飞却是足够了。先让他看到“胜利的旗帜”,降低他的戒心,在他志得意满之际,再借势摧毁他的根基。
新仇旧账,陈与禾要一笔一笔跟廖翰飞算清楚。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人算不如天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