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延华公主寿宴之日将至,隽清带人在公主府做最後的准备。
公主府的後园已是一片姹紫嫣红的景象,从宫里送来的牡丹在宴会场地的外围几乎摆成了一座花墙,十分赏心悦目,花匠是个中年人,正在仔细地修剪多馀的枝叶。听闻当年乌太妃喜欢牡丹,先王便特意从民间征召善于栽植打理牡丹之人入宫,在宫中植了一片无与伦比的牡丹花田,直到今日。
“高内司,您看这些酒器放在哪里?”一名侍从恭谨相问,宴会所需之物还在源源不断地补充送来,隽清四顾之下看中旁边一处小屋,便示意侍从拿上东西随她来。
这里是公主平时存放些乐器书画的屋子,侍从小心放下东西,隽清按照单子清点清楚,侍从便退下复命。隽清离开屋子前随意瞥了一眼屋中挂着的书画,一眼便瞧见,跟那些临摹的名画相较,有一幅画,画风截然不同。
上面画着一个面容姣好的少女,独自在山林树木下,身後卧着的却是一只豹。
有府中侍女进来问候,她便问此画来历,侍女看一眼,“您问这幅啊,这幅图说起来还挺神奇的,公主有一年去寺中进香,归程遇雪,一个方外之士自雪中走来,将此画赠与公主,便拂袖而去,无人参透此画有何玄机,只当是缘法玄妙,便一直留在府中了。”
她点点头,边听闻门外有侍女的见礼声,“裴大人。”转眼果见裴翊现身往屋中一瞥,“你在这里啊。”
刚刚答话的侍女退下後,裴翊微微一笑,取出两块包好的白玉糕地给她,“辛苦了,垫垫肚子。”
她边接过边笑着说:“谢谢大人。”吃着糕点,脑中过着明天的宴会流程,生怕遗漏了什麽细节。
裴翊看出来,说道:“别担心,司里的弟兄们明天都在这儿保驾护航。”
“只盼着没有人来捣乱就好。”
裴翊抱臂说道:“他们若敢来,定教他们有来无回。”
这时,门外传来一声碎裂声,伴着侍女的惊呼——“对不起,少室先生!”
隽清两人闻声而去,只见牡丹花海旁,一个花盆摔到地上裂成两半,一个搬着东西经过的侍女吓得脸色都白了。
有些驼背的花匠朝那侍女摆摆手,“无妨,我特意多备了些花带来,不会误事的,你没伤到就好。”
侍女不住道谢,帮花匠一起把碎掉的花土收拾好,花匠直直身子试试额头上的汗,朝站在不远处的裴翊和高隽清微微致意,又转身干自己的活去了。
佳期已至,天气晴朗无风,公主府内张灯结彩丶百花盛开,装点得热烈又雅致。
家宴的地点就布置在了後园中,受邀的人并不多,基本都是王族宗亲。
延华公主及大钦茂一家上座,馀人在两侧分席而坐。
场中乐舞优美绝伦,乐工弹琵琶丶鼓琴瑟丶吹笙箫,歌女身着罗绮,翩翩起舞。
大钦茂带着衆人一起举杯,祝愿公主寿考无疆丶福泽绵长。
今日这席面可说是丰盛无比,水陆之珍,莫不必备。
一舞毕,衆人推杯换盏的当口,只见一名绯色衣裙的女子灿然起身走上前见礼,“舅母,如意斗胆,想要献上一曲剑舞,为舅母贺寿。”
延华公主笑笑,“好啊,如意有心了。”
隋如意望向旁边的乐师,还未待开口,只听王族子弟的坐席中传来一句,“我为姑娘抚琴如何?”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大义信。隋如意与他目光相对,微笑着福了一福,“劳烦三大王。”
隋如意朝旁边的侍卫借了一柄剑,大义信在琴前坐定,与隋如意目光交汇,擡手拨弦,琴音如高山流水般倾泻而出。隋如意伴着琴声,手中剑器舞动,矫如游龙丶光曜九日丶银光闪闪丶刚柔并济。
隋如意一袭红裙英姿飒爽,大义信剑胆琴心技惊四座。琴音如和煦春风流转于剑气中,交汇缠绵,转而又壮阔激昂,若秦王破阵,金戈铁马,杀伐不休。衆人观这场绝世剑舞,如痴如醉。
曲终舞毕,过了好一会儿,席间才爆发出热烈的鼓掌和叫好声。隋如意敬了酒,退回席间。
大义信在这叫好声中有些不好意思,不经意对上回廊下高隽清的目光,更是有些赧然,施了礼也回了席间。
这场家宴从白日进行到掌灯,延华公主乏了,便先回了屋,大钦茂夫妇摆驾回宫,其馀客人也陆续散去。
大义信与同伴攀谈的功夫,转头看这园中的客人已散的差不多了,环视一圈,心下有些空落,便也想离席回府。哪知刚走没几步,听得身後传来一句轻唤,“三大王。”
欣喜地转身,果见隋如意立于面前亭亭施礼,“刚刚多谢三大王。”
大义信连忙摆摆手,“有幸为姑娘抚琴,在下甘之如饴。”想了想又问:“姑娘着急回府吗?”见隋如意一时没答话,怕她有所误解,连忙解释道:“这公主府有处风景极好,不知姑娘可愿去一观?”
隋如意奇道:“我从小来过不知多少回,哪里还有什麽极好的地方?”
大义信神秘地一笑,便带着她往宅院东侧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