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许愿
“我以为你不会再回来了。”
响低下头,无声地拭了会儿泪:“就像他们一样。”
他们?
我压下心头的疑问,很轻地抚摸他的头发,虚幻的身体穿过他的发丝,什麽也没有留下。
“你,不要走丶”响胡乱地说:“我会报恩的。”
大概在他心中,唯有付出这个才能留住我。可我做这些,难道是为了他的回报吗?
我对他或许有很大的恩情,但将他的回应解读为报恩,不知为何会令我十分不愉悦。
但很快,那份不愉悦消散,因为我看见他晶莹的眼,闪烁着许多情绪。眼前的响是稚嫩的,青涩的,如此年幼的他心中也有着许多情感:
许多成年人都未必有的真情。
报恩也好,爱也罢,都随他去吧。
我无可奈何地想。
自那以後,我重新跟在他身後,他依旧是缄默的,但脚步不像从前那样沉重了。某天傍晚,响忽然念出那句诗:
“狭,飞仙丶以丶遨游,”他回过头,看着我身後无限的落日:
“抱丶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响眨了眨眼,有些湿润:“托,遗响于悲风。”
每当这句诗出现,我都会有全新的体会。就如现在这样,从他口中磕磕绊绊地说出,不知为何竟会让我想落泪。
“你知道吗?”
响愣愣地说:“响是我的名字。”
他蹲在地上,用一旁的石子划出一个小小的“响”字。
“我叫hibiki。”响说:“你记住了吗?”
说罢,他又说:“你记住我,不要忘记我,永远不要。”
我盯着他水润的眼,说不出一个“不”字。
我确实记住了他,刻骨铭心地记着了。响抹了把脸,重新踏上回家的路。
我望着他的背影,不解地想他是怎麽找到的?
在一个非中文的国家,孤立无援的他是如何找到这首诗的?我感到万分惊异,随之而来的,是心中涌现出的无数记忆。
响在窗边读《赤壁赋》的场景,如同一记响亮的重拳,砸向我脑中。初春的阳光十分柔和,清风徐来,响磕磕绊绊地念这首诗,这首他等待很久的诗。他之所以对“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如此熟悉,是因为在他还不认识我时,已经将这句诗反反复复默念了许多遍。
我想起每次默念这句诗的场景,大抵都是我思念他的场景,他念诗时,或许也在思念我吧。
太阳彻底落下,天空被渲染成深邃的靛蓝色,这份蓝照在他单薄的背脊上,令我想起我们第一次见面。
响像一只黑猫,如同一团流萤,从门外窜进来,他无声无息地坐下,我望着他垂下的头,不曾想过我会和他有这麽深的联系。
少年的情谊是复杂而又单纯的,在我们第一次相见後,我确定响对我不只有感恩的情谊。
如果只为了报恩,为什麽要为我做那麽多浣熊塑像?为什麽要写“四季留存”?
为什麽要在赏月时,一动不动地看着我?
我回想着那些记忆,意识到或许他也未曾想过这些。
四月,樱花再度盛开。响升上初中,穿上黑色制服。他的头发留长了许多,在入学前重新修剪,有了一些我记忆中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