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90)三年前的过往
汤婆子逐渐冷了下去,莲枝被冻醒,手炉寒气逼人,拿在手里反而是雪上加霜了。车内的炉火也烧尽了,只馀炭灰。
坐在马车另一端的常玉竹悠悠转醒,茫然地四处看了看,发觉车里只有他和莲枝,连忙要赔礼道歉。莲枝制止他,把侍卫叫来:“什麽时辰了?你们大人呢?”
京城冬日的天黑得很早,再加上有大雾,更瞧不出如今什麽时辰。侍卫回道:“快申时了,大人还未回来。可是车内炭火熄了?我们即刻帮您换新的炭盆来。”
说罢,侍卫敞开车门,取出铁钳和火折子。莲枝坐在车边,脚搭在脚踏上:“他什麽时候回来?”
侍卫动作未停,恭敬道:“附近有异动,大人带人去探查了。天寒地冻的,您和常公子不如先行回城?”
这附近虽然靠近城门,但鲜少有人居住,除了陇西王的下属安置于此,哪有其他人会在,更遑论异动?莲枝攥紧氅衣上的绒毛:“不必,再等一会吧。”
“常公子也在,夫人与大人情深,还是要顾忌旁人的。”侍卫端来新的炭盆,白烟透过铜炉罩,逐渐与浓雾混为一体。莲枝眯起眼:“你敢不听我的?”
“属下不敢。”侍卫连忙道,“只是大人特意交代,常公子精神不好,应当早些送他回常府。若是出了什麽事,牵扯到大人和您也不好啊。”
既然这样,怎麽不提前与他说清楚,需要他追问侍卫才愿意告诉他?莲枝都要怀疑柏康是不是见到了陇西王的人,又听说了什麽,才这样怀疑他。
“那就走吧。”莲枝开口。
回城路上空荡荡的不见人影,寒风如刀,只能听到车辙声和树叶翻卷过地面的沙沙声。
偶尔有行人经过,也都是缩着脖子,裹紧衣衫匆匆走路。街头的医馆门口传出炊烟,零零散散几个百姓排着队,等着领驱寒的汤药。莲枝看了一眼便放下车帘,免得寒风吹进来。
就算常玉竹健康,他还怕冷呢。不知柏康带出来的是什麽破炭,有股烟味,太呛人了。
他刚垂手,常玉竹却凑过来打开了窗子。寒风裹挟着灰尘吹进来,拍了坐在窗边的莲枝一脸。吃了满嘴尘土,莲枝怒道:“常玉竹,你干什麽呢!”
常玉竹却眼睛一眨不眨地往外望去。他视线凝结在一处,双眼突然迸发出亮光,发疯似的拍打车门:“停下,快停车!快啊!”
莲枝捧着手炉,满脸疑惑地看着他。他没说话,车夫也就没停车。常玉竹这才回过神来,对莲枝道:“嫂夫人,快让车夫停下!我,我看到夕娘了!”
闻言,莲枝瞳孔猛地一颤。
“那就是她,我不会认错!”常玉竹没察觉出莲枝的异样,哀求道,“求嫂夫人帮我!”
马车已经驶过医馆,与刚才的摊位有一段距离。莲枝回头,还能看到那道身影。他深吸一口气:“停车。”
“柏大人,请坐。”
河边零星有几户人家,几个老人捡了柴火回来,各自回了自家院子,显然对附近很是熟悉,明显是世代居住于此。燕夕娘推开门,整洁的小屋里只摆放着一桌一椅一床,并没有人生活过的痕迹。
“这里从前是位老奶奶的住处,她没有孩子,我常常接济她。她死後,这里也由我接手。”燕夕娘的声音细细软软的,还带着几分怯意,“还是我帮她收的尸。”
和声音不同,表情平静,并无半分惧意。
柏康挑眉,随意往椅子上一靠:“有事就说。说完了就跟我回去,你别忘了。”
燕夕娘刚要坐下,谁知被柏康抢了先,有点尴尬。但她反而笑出声来:“我哪里是柏大人的对手,大人不用担心,我会遵守承诺的。”
刚才在河边,看清她的脸,听到她口中那一句夫人,柏康并未如她所想,听话地和她走,反而叫上身边侍卫,要强行把她带回去,一点不按套路出牌。要不是她再三强调自己会跟柏康走,前提是柏康一定要听完她的故事,恐怕对方会直接把她打晕了扛回去。
说完,她在床边坐下。柏康现在不信她——哪个柔弱女子会只身一人出现在郊外,且和之前表现出的性格截然不同。这麽会变脸,让柏康不得不怀疑——
“你知道多少有关我夫人的事,从实招来。”柏康摩挲着腰间的玉佩,试探着发问,“你也,有奇缘?”
出现在此处,这麽会变脸,又很会僞装,再加上在太医院附近看到的人影……肯定和莲枝还有陇西王有关。但在一个外人和莲枝之中,他当然无条件相信莲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