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95)建光帝之死
一夜之间,临山观上百号道人丶居士趁夜出逃,抵达京郊与陇西王的部下汇合。幸亏柏康有所提防,早先预感到不对,在得知消息之时,第一时间派人通知京中御林军与兵部尚书。
事到如今,他们才察觉到陇西王狼子野心,竟早有谋逆之意。
三更过後,城郊隐隐传来火光,随即,冲天的火势涌向城内,借着冬日的烈烈寒风,大火席卷山林,一发不可收拾。北方的天空已烧成亮红色,将天色染红。浓烟滚滚袭来,空气中已飘着淡淡的烟味。
“大人!”侍卫匆匆赶回,汇报道,“咱们府上被围起来了!暂时没人进府,人马太多,属下没办法进去。”
“属下回来时,看到几位尚书大人,和几位将军府外也被围了起来。”他低声道,“看身份,确是陇西王的人无疑。”
“兵部尚书府和御林军营如何?”柏康问。
“属下脚程快,姑且传信过去了。”属下忧心忡忡道,“大人,属下等护送您先离开吧!陇西王的大军已杀入城内,他们既然围了咱们府,迟早也会发现这处别院的!”
柏康虽然没向旁人提过自己这处别院,但若是搜城,想找到他们也不是难事。柏康摆手,另一名侍卫撞开房门,身上还带着血,正是他派去埋伏在临山观外的另一名侍卫:“大人,不好了!城西和城南,靠近临山观的方向也起火了!街上全是乱兵和出逃的道人!”
“大人,您快些决定吧!”侍卫忍不住催促。柏康看着远方越来越近的烽烟,目光沉沉:“你们分成两路,一路人马护送王女和别院其馀人去驿馆,另一拨人留在别院,等我吩咐。”
说完,他转身抓起挂在墙上的长剑。
冰冷刺骨,像是今夜京中的气温,如风刀霜剑。
“备马。”柏康头也不回道。
街上已经乱成一团。大部分百姓察觉到今夜不同寻常的氛围,皆是窗门紧闭,不敢外出。也有一些夜行的商贩和更夫奔逃在街上,乱兵正在挨门挨户敲打商铺的门,街上火光冲天,惨叫声刺破夜空。紧锁的门内,也有受惊传出的啜泣声。
城门处……怕是情况不妙。
想出城前往临山观,必须要走城门。柏康策马,抄无人的小路到南城门处。果然,厮杀声丶兵戈声已乱作一团,却不是陇西王带领的叛军,而是临山观的道人——
准确来说,是僞装成道人的匪兵。褪下道袍,那一个个都是练家子,身形健壮,孔武有力,目露凶光。身着甲胄指挥守城的兵部尚书见到他,恶狠狠道:“柏康,你怎麽在此处!你们礼部上下都是白拿俸禄的吗,竟无一人发觉临山观有问题!”
柏康抿唇不语。兵部尚书喘着粗气,将腰间令牌扔给他:“拿着这个。”
没等柏康回答,兵部尚书道:“你不就是为了进宫救驾,才从尚书府跑出来的吗?有御林军的令牌,你就可以进宫调动禁军了!。”
柏康握着那块令牌,难得地对兵部尚书道:“多谢。”
兵部尚书奇怪地看他一眼,并未回答。结果令牌,柏康扬长而去。和城门卫缠斗在一起的匪兵见有人逃脱,立马分出几人追上去。
"拦住他!"为首的匪兵厉声喝道。
刀光如影,柏康动作未停,策马突破重围。匪兵到底不是训练过的精兵,人数虽多,却不敌柏康,柏康闪身躲避,浑身浴血,脚下尽是伤亡的匪兵。
熟悉的,才在前几日的检查中见过的人还瞪着他,躺在地上死死盯着他。柏康手臂也被长刀刺中,却像感受不到疼痛。
匪兵僞装成僧道,潜藏在临山观中,明显是与陇西王勾结,伺机潜伏。
那……莲枝知道这件事吗?
莲枝经常进出临山观,有察觉到这件事吗?
城内火势凶猛,皇宫内却是灯火通明。
莲枝换上了一身红色的皇子吉服,在紫宸殿的暖阁等候,窗外有几道人影匆匆略过,像是送寝具的宫女。其中一人很是熟悉,搁着被戳开的窗纸,和他遥遥对望。
路公公很快赶来,看到格外熟悉的身影,惊得额头都冒出冷汗。太像了,怪不得事到如今,陛下不管不顾也要把人召进宫。
“珠兰王子,请您随奴才来。”路公公谄媚地弯腰,要去扶莲枝的手。高傲矜持的少年拍了拍他的脸,指尖一触即分。
路公公额头忽地冒出冷汗,熟悉的恐惧感涌上心头。但他不敢耽搁,只是也没再去碰莲枝的手。
紫宸殿内,光线熹微。
建光帝陈凤珂端坐在龙椅上,神情愉悦,似乎完全不知道宫外的动乱,而只是在等候着接见一个前来和亲的盟友。
而那人的芳魂时隔多年,回到故地。
暗十一坐在他的左手边,神情复杂,目光望向遥远的宫外。紫宸殿的大门掩着,路公公去而复返,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跑过来:“陛下!叛军已经攻到皇城外了,兵部尚书大人正带人过来,禁卫军听候您的调遣,您快下圣旨吧!”
“一群废物。”陈凤珂嗤笑一声,伸出掌心道:“取朱批和圣旨来。”
路公公一愣,张大了嘴。陈凤珂瞥了他一眼:“朕要册封珠兰王子,你可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