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99)是利用还是爱我(上)
三更天,紫宸殿烛火未熄。
偏殿突然发出一阵异动,剧烈的响声传来,吵醒了昏昏欲睡的新帝。下一刻,钦天监监正带着一份星图,顾不上禀报,慌慌张张闯入正殿:“不好了,陛下!”
老监正膝行上前,捧起星图颤巍巍道:“臣观天象,紫微星黯淡无光,隐隐有北移的趋势!”
“荒唐!”太监首领怒喝一声,老监正却坚持说完了那句话:“帝星向北,真龙在北啊!”
不出一刻钟,“帝星北移,真龙在北”这句话传遍了内宫。
明日就是登基大典,钦天监监正却说出了这麽一句话。监正如今算得上是四朝老臣,每一次测算都一语成谶,说的话极有分量。
和前面三任帝王不同,新帝性子果决,当机立断关押了所有听到这句话的宫人。这句话一旦流传出宫,新帝和宗正所做的一切都不再是秘密。
至于钦天监……
新帝看向老监正:“先帝有遗诏,禅位于朕。监正是觉得,朕名不正言不顺?”
老监正讪讪道:“老臣绝无此意,只是天象当真如此……”
眼看新帝眸中泛起杀意,柏康心里叹了口气,下意识上前一步:“陛下,监正年纪大了,糊涂些也是有的。”
新帝转头,看向他,淡色的眼珠一眨不眨,杂糅着几分胡人特征的样貌自带着一股压迫感。
柏康单膝跪着不动。新帝投来的视线很是复杂,令柏康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和一看就非常好懂的莲枝,以及装得温和的,一眼便能瞧出是个僞善之人的陈凤珂不同。新帝的视线,让他捉摸不透。
这些时日来,除非新帝传召,柏康也不会面见他,估计是还不熟悉吧。他倒是没後悔自己下意识替老监正求情,就静静等着。
“都起来吧。”新帝说完,询问道:“依你们看,这在北的真龙,是谁啊?”
“回陛下。”兵部尚书主动上前。他是建光帝的亲信,虽然不愿臣服新帝,但想日後保住性命,还是机灵些为好,“北部大小宗室共六位,如今手中有兵的,便是容城的穆王,和河都的卫邑王了。”
说完,他偷偷瞥了柏康一眼。失望的是,两人的表情都未变。柏康喃喃着那个北字,下意识道:“范城……”
“柏大人,范城有一部分乃是乐安公主的封地,想来与监正的测算无关。”
“不会是范城。”
副监正和新帝同时开口。
为什麽不会是范城?
脑海中有什麽转瞬即逝,柏康瞬间擡头,意识到自己失态,立马垂下头去。刚才脑袋中闪过的灵光又消散了。他解释道:“范城靠近京城,也是北部通往京城的必经之路,臣只是担心,会有有心之人潜藏于范城,大做文章。”
他这话虽然很突兀,倒是挑不出什麽矛盾。新帝若有所思地眨眨眼,对副监正道:“如果更改吉日,最近的日子是什麽时候。”
“下月初六便可。但是陛下,从前从未有过更改登基吉日的先例啊!”副监正连忙道,“请陛下三思!”
衆臣纷纷跪下,新帝沉思片刻,也同意了:“真龙在北,不就是说朕乃是假龙?既然如此,就看看谁才是那条真龙!明日敬告宗庙,就看看列祖列宗究竟承不承认朕!”
走出紫宸殿时,老监正的腿还是软的。只有副监正扶着他,柏康终究看不过去,走上前扶了一把。
“小柏,方才多,多谢你啊。”老监正擡头,看到是他,松了口气。
“没事。只是,监正大人,天象是否真的……”柏康向上指了指,他不懂这些。老监正点了点头:“我为官四十馀载,从未出过一次错。帝星在北啊!咱们陛下,终究是……”
“大人慎言!”副监正提醒。同行的官员叹道:“陛下与先帝有何区别?行不义之举……”
“你也慎言。”柏康将玉芴拍在他脸上。那官员竟继续道:“现在的陛下是蛮夷之地出身,只怕比起先帝,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柏康真要被他气笑了:“什麽就蛮夷之地?照你这麽说,从小长在宫中的元亲王岂不是最适合登基的人选?这话以後少说吧!”
太後薨逝不久,元亲王也被押入天牢。对方憋得面红耳赤,他本就看不惯弑君之举,不知道柏康怎麽会替那陇西王说话,最後只能猜,是柏康娶了个蛮夷之地出身的夫人。
要是柏康知道他怎麽想的,只怕两人真要在宫门口打起来。回去之後,柏康叫来青禾:“今天有夫人的回信吗?”
青禾为难地摇摇头。柏康早就猜到,叹了口气。
翌日,登基大典照常进行。
拜祭天地,敬告宗庙,接受了百官朝贺,方可算礼成。新帝捧着那一方传国玉玺,坐在龙椅上。
没有任何波澜。除了天气阴沉,似乎又要有小雪外,一切都和之前没有不同。
钦天监果然是胡言乱语。建光帝身死,有人帮他登上帝位,这一切顺理成章,与他预期的一模一样。果然,他乃是天命所归。
新帝即位後大赦天下,罢朝三日。改换新帝的诏书已经发往大宁各地,大宁上下却弥漫着一股惴惴之气。
无他,一道传言在北部愈演愈烈,传入京城。那日,青禾照常去驿馆替他们大人看看有没有夫人寄来的信,竟听到有在此处落脚的游侠说什麽,真龙血脉在北方之类的话。
青禾偷偷听了一会,用北部口音询问道:“几位侠士,我家乡就在北部。你们说的似乎与我家乡有关,几位可是从齐州以北来?”
几人互相对视,没有隐瞒,向他解释了一番。青禾听後没有久留,赶紧回到尚书府,将几人的话转告柏康。
“他们说,北部现在都在传,有仁帝血脉流落在北部?”柏康哽住了。他怎麽都没想到,这个真龙在北居然是指仁帝血脉。
虽已经立即四朝,但仔细算算,仁帝,也就是莲枝的父皇薨逝不过是六年前的事。仁帝薨逝时还不到知天命,有个年纪尚小的孩子也不是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