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大明第一太子百科 > 第5章(第1页)

第5章(第1页)

&esp;&esp;徐妙容:!

&esp;&esp;她再度震惊,修史,难不成,朱棣要把她昨日那番舔狗言论记到史书里?

&esp;&esp;这,这不太行吧?

&esp;&esp;“杨修撰莫不是在同我说笑?”

&esp;&esp;“下官没有。”

&esp;&esp;杨荣一本正经地摇头。摇完,又说:“其实下官一度以为,这一生,再遇不到直击人心的文赋了。史海沉钩,摛章绘句,流芳百世的诗文,多是信手偶得。妙语,文韵,生花的词藻,点睛的字句,都只是灵光乍现。”

&esp;&esp;“太多惊艳的文赋,初读惊艳,二读尔尔,三读平平。都说历久弥新,可太多时候,下官都很沮丧,因为今人拾人牙慧,所谓的推陈出新,只是把尿壶改名叫夜壶。”

&esp;&esp;“直到听到王妃在具服殿里的陈词,下官才发现,是下官悲观了。史书浩如烟海,前人之作恒河沙数,然,恰是王妃的陈词,浩然正气,又铿锵有力,字字直击下官的心底。”

&esp;&esp;一口气将心中的话全说了,杨荣只觉,心中畅意。

&esp;&esp;他熟读圣贤书,可,读的那么多书里,却无一家一言有如此振聋发聩的力量。

&esp;&esp;滚滚向前,浩浩汤汤。

&esp;&esp;太有力了!

&esp;&esp;以前他读《岳阳楼记》,只知道浩浩汤汤的是流水,原来历史大势,也能用浩浩汤汤来形容。安王妃有大才,她竟然将佛教里的“世界”一词化用到现实。

&esp;&esp;这化用,如此妥帖,他读了一遍,竟然还想再读第二遍!

&esp;&esp;天知道当他从同僚那里听来这段话时,整个人是如何的震惊。当接到陛下的口谕,知道陛下命他将这段话编纂进史书后,他越发热血沸腾了。

&esp;&esp;就是这样朴实又有力的话才该被写进史书里,安王妃,她是诉说者,而他,则是记录者。

&esp;&esp;他要将这段话一字不落地记下来,他相信,若干年后,后世之人看到这段话,定会激起同他一样的豪情。

&esp;&esp;“安王妃,切莫自谦。下官相信,若史书上少了这段话,壬午年便暗淡了不少。为历史计,不为个人计,这段话,该留,也必须留。”

&esp;&esp;“我……”

&esp;&esp;徐妙容无话可说了。

&esp;&esp;她想说,她真的没有自谦。可,碍于朱棣口谕,不核对,也只能核对。

&esp;&esp;半柱香后。

&esp;&esp;杨荣手捧着新鲜出炉的陈词,好似耶稣捧着圣经一样,满面春风地回翰林院加班了。

&esp;&esp;他走了,徐妙容仍然没回过神。待想起来正事,心头一个激灵,才彻底清醒过来。

&esp;&esp;带着丫鬟们到了库房,举目望去,便见……好多好多的东西!多到,她压根不知从哪里找起。

&esp;&esp;“奴婢记得,那是个黄花梨捧盒,就在……”

&esp;&esp;月栀朝着某处看去。可下一秒,“诶,捧盒怎么不见了?”

&esp;&esp;她有些意外。

&esp;&esp;徐妙容道:“许是被人放到了别的地方,先找找吧。找不到就算了。”

&esp;&esp;丫鬟们应声而动。

&esp;&esp;正是夏日午后,暑气腾腾。库房密闭,徐妙容站了一会儿,便觉头晕目眩。额头出了一层薄汗,她一边拿着扇子啪嗒啪嗒地扇着,另一边,抬脚朝着一张美人榻走去。

&esp;&esp;俯身坐在美人榻上,正欲说一句“一会咱们去喝盏杨梅渴水”,忽听得:吱呀吱呀。

&esp;&esp;留心细听。

&esp;&esp;吱呀吱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