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朱瞻基指着身后宫女们手上的书,笑得好天真无邪,“我来给四姨奶奶送书。爷爷说,四姨奶奶聪明,前头那些书,肯定已经看完了,所以就让我送些新的来。”
&esp;&esp;“你还是人吗?”
&esp;&esp;徐妙容瞬间想把他手里的鲜花饼抢回来。
&esp;&esp;“翰林院这么缺人吗?”
&esp;&esp;她反问朱瞻基。
&esp;&esp;朱瞻基点头,“缺。”
&esp;&esp;咬一口鲜花饼,朱瞻基笑得更开心了,“四姨奶奶许是不知道,爷爷打算编一套史无前例的书。这几天,爷爷为了书的名字头疼呢。”
&esp;&esp;“有什么好头疼的,这么多书,书又叫典籍,就叫永乐多典好了。”
&esp;&esp;永乐,你多点人性吧。
&esp;&esp;“也不是不可以。”
&esp;&esp;朱瞻基想了想,没表示反对。
&esp;&esp;“我胡说的。”
&esp;&esp;徐妙容忙撇清干系。
&esp;&esp;朱瞻基却又问:“四姨奶奶,他们都参你,你害怕吗?”
&esp;&esp;哪壶不开提哪壶。
&esp;&esp;徐妙容想跳脚,“什么叫他们,哪有那么多人参我。”
&esp;&esp;不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共十三个吗?
&esp;&esp;“一共有十四个人参你呢,等你出去了,该怎么办?万一他们都学姑爷爷,挡着你的路。”
&esp;&esp;“十四个?哪来十四个?”
&esp;&esp;徐妙容对参她的人记得门清,数来数去,就那十三个,朱瞻基怎么又给她加了一个?
&esp;&esp;“还有二叔呢,二叔也想对爷爷参你。”
&esp;&esp;二叔?朱高煦?
&esp;&esp;徐妙容不解,“我又何时惹着他了?
&esp;&esp;又看向朱瞻基,诈他:“你这孩子,该不会是故意在我面前上你二叔的眼药吧?”
&esp;&esp;“我才没这么无耻呢。”
&esp;&esp;朱瞻基一点也不慌乱,说完,还加了一句:“他什么人,大家都知道,还用我给他上眼药吗?”
&esp;&esp;好小子。
&esp;&esp;徐妙容无话可说,“你是不是很喜欢用铜缸烧炭?”
&esp;&esp;什么呀。
&esp;&esp;朱瞻基听不懂,“我用铜缸烧炭干什么?”
&esp;&esp;烧死你二叔呀。
&esp;&esp;“当然是取暖啊。”
&esp;&esp;徐妙容露出属于姨奶奶的笑,又对着朱瞻基道:“天气变冷了,我谨遵圣令,在家中闭门思过,也顾不上叫她们出去买炭。你要是冷,我也没办法。”
&esp;&esp;“是有点冷。”
&esp;&esp;朱瞻基站在原地抖了抖。
&esp;&esp;书送到了,鲜花饼也吃完了,他还要去十一爷爷那里,打下一个秋风呢。
&esp;&esp;“那我就不打扰四姨奶奶看书了,先去十一爷爷那里了。”
&esp;&esp;徐妙容有些疑惑,“你不回宫吗?小孩子在外头乱跑,容易被人抓走。”
&esp;&esp;“谁敢抓我呀。”
&esp;&esp;朱瞻基很想翻白眼,参四姨奶奶的人太多,四姨奶奶,果然胆小了。
&esp;&esp;“十一奶奶新得了一只羊,我去看看。”
&esp;&esp;“你真的不是去吃羊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