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叹了口气,不做也不可能啊,差事都派下来了,皇命怎可违背?
“之后你是不是要去钦州?”钦州这会儿什么消息都没传出来,宋亭舟忙于西梧府的事,暂且也没时间过去查看。
宋亭舟声音沉稳,“先将德庆县一众事宜安排妥当再说,朝廷已经派下来工部的人去钦州勘察,想必再过不久便会到来。”
他虽然担着巡抚的虚职,可本身仍是西梧府知府,当以自己任地为重。等工部的人下来,二人同往钦州才是。
西梧府的灾后重建进行的有条不紊,楚辞他们几名医者每日都会往河水里挥洒药粉,便是如此,两年之内河里的水也不能饮用,顶多洗洗衣服。
洪水退去小半,很多村庄的旧址变成大大小小的湖泊。宋亭舟命人在原先村落的旧址上往岸边退出二里,从茂林镇开始,向东北方向延伸,修建起一排排样式统一的房屋,从南到北长达数十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看起来工程庞大,但是架不住人多,由官府统领村民们自行修建,谁不想住新房?
而且官老爷们说是要打散了重新分房,谁也不知道会被分到哪座房子,各个都拿出给自家盖房的架势使劲。
官府给出钱盖房,虽然他们没有工钱,可饭食管饱,还都是灰砖瓦房,这已经是做梦都梦不到的美事了。
汉子去盖房重建家园,孟晚就雇佣剩下的女娘和小哥儿给他栽树。
西梧府多好的地界,荔枝树合该多多的栽种起来。
孟晚因为宋亭舟的缘故不得在任地买山买地,他也不想钻空子成为日后的把柄,干脆自己花钱扶持几个贫困的村镇栽荔枝树。
他花钱栽树,往后结果长荔枝之后,只要是供应他旗下的珍罐坊,当地农户要便宜三成利润,直到三年后两清。
这样一来既能扶贫,又能保证受灾的村民们有收入来源,孟晚也不算吃亏,正好一举多得。
夫夫俩各自忙着,恨不能把一天掰成两天来过。特别是宋亭舟,只在过年休息一天,早早将德庆县后续的工作安排妥当后,才得以回家休息两天。
“大人,盛京来的大人快进城了。”蚩羽过来禀告。
“竟然来的这么快?”孟晚颇为意外,现在也才过完年十多天而已。
宋亭舟已经利落的换上官服,“我这就带人过去看看,要不要跟我一起去?”
孟晚被他从座位上拉起来,“那就去凑凑热闹好了,你不必管我,我就和蚩羽站到后面。”
他们磨蹭了一会儿,刚好在城门口接到人。
“宋大人,别来无恙啊!”一位肤色偏深、年约五十的官员从马车上跳了下来,他也没用下人搀扶,整个人显得精瘦又干练。
宋亭舟下马揖礼,“夏大人,一路辛苦了。”
此人正是朝中正二品工部侍郎夏垣,当年宋亭舟参加春闱时,他便是其中一位副考官,两人还有一份座师情分在,虽然这个名头没什么分量。
夏垣客气的回了一礼,“本官只是路行的远了些,何谈辛苦?宋大人为西梧府百姓奔波不息,才是真正的一心为公。”
孟晚在后头听得叹为观止,不愧是京官,明明官高宋亭舟好几级,却这么谦虚有礼。看起来也像是个干实事的老实人,一张嘴就是京中老官的腔调了。
宋亭舟做为一个地道的文人,靠自己实力考上的二甲前名,场面话他也会说,但他懒得说。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还请夏大人随下官进城,城中已经安排了大人的住处。”
夏垣被他的单刀直入弄得一愣,随后笑道:“那就多谢宋大人款待了。”
他还以为宋亭舟给他安排的是什么豪宅,几进的大宅子。但到了之后现自己即将住的地方是府衙后宅。
本来是预留给知府和家眷住的地方,宋大人自己住到外面去,让他住在这里,是一分钱都不打算花吗?
有意思。
不恭维起码也不能得罪,该有的流程还是要有的。
当天下午宋亭舟在府城最大的酒楼里安排了一桌席面,称得上是宾主尽欢,总之宋亭舟既不恭维上官,也不得罪人,一桌席面他自己就吃了三分之二,留下的一些叫体面。
夏垣能坐上高位当然不是什么废物,他早年也没少在地方上当官,既然是来办公,宋亭舟又不是什么溜须拍马之流,两人第二天便决定立即启程赶往钦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