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玉梅越说越激动,胸口不停的起伏着,可见是气的不轻。周三明有些尴尬的挠挠头,站起来替她把茶续上。
“娘,你别生气了,这大过年的!”
他不说话还好,一说话江玉梅只觉得更生气了。
“你当我愿意生气啊?大过年的,大过年的你哥哥们都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就你一个人还光棍一条,你也好意思!”
眼看着江玉梅的火气越来越大,周三明只好撇撇嘴不吭声了。江河怕真把她给气出个好歹来,赶紧笑着打圆场。
“姑,要我说你也别生气了,有这工夫,还不如过好好问问三明到底喜欢什么样子的?只要他说得出来,咱们也好有个方向不是。”
说完,他又给周三明递眼色,暗示他好好说话。就像江玉梅说的,周家兄弟几个打小就爱跟着江河跑来跑去,长大了也更愿意听他的话。更何况周三明心里清楚,三哥这是为他好,就赶紧把心里话给说了出来。
“娘,我就喜欢我三嫂这样的!你们之前介绍的都不对,所以我才没看上!”
“胡说什么呢!”江玉梅和江河姑侄俩一起呵斥道,对周三明怒目而视。
周三明这才发觉自己说错了话,吓得赶紧摇头。“不是不是!我不喜欢三嫂!哎,也不是,我喜欢……哎呀,三嫂,对不起啊,我不是那个意思!”
看到他哭丧着脸,一副有嘴说不清的样子,宋知夏只觉得好笑。
“别急,我知道你不是那个意思,你慢慢说。”
看到她没生气,周三明总算松了口气。整理了一下思绪,重新开口。
“我的意思是,我喜欢像三嫂这样读过书的,说起话来轻声细语的,特别温柔的。嘿嘿,我这样说,你们能听明白不?”
江河毫不客气的白了他一眼,“你还挺挑!”
听了儿子的“异想天开”,江玉梅只觉得头更大了。
“你怎么不去撒泡尿照照,就你这样的,还想娶个大学生回来?做梦吧你!依我看,我也不用替你操心了,反正也是白操心!你周边打听打听,念过初中的女孩子都不多,更别提大学了!”
“哎呀,我也不是非得找个大学生,反正我就是喜欢说话斯斯文文的那种,不像我之前相看的那些,一个比一个嗓门大!”
江河被他的说法逗笑了,调侃道:“这样的话,咱们估计都没合适的能介绍给你。要么,你好好巴结巴结你三嫂,看看她能不能给你介绍个同学?”
周三明信以为真,眼睛“唰”一下就亮了起来,紧紧的盯着宋知夏,又站起来想要去给她续茶。
宋知夏被吓得赶紧躲开了,她可不敢受他的茶。毕竟她心里清楚,抛开学历家境这些硬性条件不说,就冲竹溪到丰城的距离,也不会有同学愿意嫁过来了,她可没那个本事替周三明保媒。
江玉梅自然明白她的顾虑,一巴掌就把周三明给拍开了。
“走远点,别来为难你三嫂!这样吧,大学生你就别想了,回头我去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念过书性子好的姑娘,再给你介绍!”
看到大家又说起了别的事情,周三明多少有点劫后余生的感觉。他偷偷凑到江河跟前,跟他聊起了天。
“三哥,上回你回来说你们住在公安局大院里,现在还住那里吗?”
“还住在那里,那地方安全,要是我不在家,你嫂子一个女同志带着孩子,也能放心一些。”
周大明点点头,表示能理解。
“三哥你现在还是要经常跑外地吗?那三嫂一个人在家,是应该小心些。”
江河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说自己的事情,只好含糊过去。
“嗯,经常跑。别老是说我,这两年我也不在家,也不知道你跟姑父学手艺学的怎么样了?出师了吗?”
周富有一门手艺傍身,自然是要教给三个儿子的,所以周家兄弟三个,都会木工活。只不过周三明年纪最小,手艺不如两个哥哥。
“爹说了,说我不是那块料,学了这么久还是比不上我大哥二哥。而且我想着,要是咱们三个人以后都做木匠,那不是得互相抢生意?所以我主动提出不学了。
现在农忙的时候就下地干活,不忙的时候,就跟着邻村的人一起出去给人家盖房子。你别说,我觉得盖房子比做木工活有意思多了,也更简单。”
听明白了他的意思,江河一笑。“你做的好才会觉得简单,这个叫术业有专攻,挺好的。别看咱们这里现在大多数人家都是住的土坯房,等以后大家都有钱了,肯定都要盖砖瓦房的,到那时候,你的这门手艺就更值钱了!好好干!”
周三明受到了鼓励,憨憨一笑,使劲点了点头。
“知道了,三哥!”
过完了年,江河又去城里和郑师傅还有陈峰聚了聚,顺便把火车票给买好了。正月初十这天,一家三口还有大丫,四个人一起回了丰城。
跟他们一起回去的,还有宋知夏的那台缝纫机。这两年家里的针线活,基本都是手缝的,宋知夏已经不止一次抱怨过太费时间了。
难得这一次时间充裕,江河干脆提前办好了托运,这样以后宋知夏想用的话,随时都能用,要方便许多。
回到了小院儿里,宋知夏才完完全全的放松下来。不知不觉间,她已经彻底把这里当成家了。
江河看着她跑进跑出的忙活着,白净的小脸上挂着轻快的笑容,跟在老家的时候完全不同,又如何不明白她的心思呢?
在丰城休息了几天,江河就再一次踏上了南下的火车。让他万万想不到的是,他前脚刚走没几天,家里竟然就会多出一个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