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太子和太子妃互换身体的 > 第22章(第2页)

第22章(第2页)

&esp;&esp;见到大军不断举着手中的长矛,一声声的喊着必胜,看着康熙端坐在马背上,气势如虹,石静娴眼眶微微泛红,心中居然不自觉的涌出一股子悲壮。

&esp;&esp;良将哪有白头日,古来征战几人还。

&esp;&esp;章离谱

&esp;&esp;送走康熙后,石静娴就彻底闲了下来,带着何柱小安子把今天的奏折都拿到毓庆宫里。

&esp;&esp;石静娴看着书房里摆着的至少七十多本的折子,嘴角抽了抽。

&esp;&esp;“让太子妃来书房。”石静娴对着何柱吩咐道。

&esp;&esp;等胤礽到了之后,两人就开始分工,分批看折子,有正经事的,放一边,没正经事的放另一边。

&esp;&esp;“…恭请皇上安。”

&esp;&esp;请安折子。

&esp;&esp;“臣忧心圣上龙体…”

&esp;&esp;发晚了,康熙都走了。

&esp;&esp;“新年将至…”

&esp;&esp;石静娴不死心的看了看这地方到底是哪,新年的折子才出现?离的是不是有点远啊。

&esp;&esp;一上午的时间,胤礽和石静娴都在处理这些折子。

&esp;&esp;遇到不认识的字,石静娴还不好意思问胤礽,只能这么连懵再猜的,才将折子都处理好。

&esp;&esp;草草吃了饭,胤礽就留在前院书房给石静娴批阅奏章。

&esp;&esp;石静娴就坐在一旁,帮胤礽磨墨。

&esp;&esp;两人谁都没有理谁,屋子里的气氛着实有些尴尬。

&esp;&esp;石静娴无聊的坐在桌子旁,看着胤礽用朱笔批阅奏折,上面的字不知道要比她的狗爬字好看多少倍。

&esp;&esp;胤礽边看奏折,有重要事的,都和石静娴说。

&esp;&esp;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大家就在南书房上朝。

&esp;&esp;石静娴第一次监国,胤礽也没给监国过,不能给她提供什么建议。

&esp;&esp;又因为在这里,她没法带着胤礽来,就只能见招拆招。

&esp;&esp;“太子殿下,陕肃等省,百姓余粮不多,上书请求皇上赈济灾民。”

&esp;&esp;“太子,万万不可,大军开拔,粮草万不可断。”

&esp;&esp;索额图眼见着太子已经立住脚了,哪能让她踩到别人的陷阱里。

&esp;&esp;“国库存银不多,大军得胜还朝粮饷唯恐不够。”

&esp;&esp;石静娴一看这架势,好吗,康熙在的时候你们不说,康熙刚走,又没钱又没米的。

&esp;&esp;这是欺负她呢?还是考验她呢?

&esp;&esp;想到这,石静娴将何柱叫过来:“你去南三所,把老八到十三都叫来。”

&esp;&esp;下面的官员还在吵,主要是以太子马首是鞍的索额图以一敌百,舌战群雄。

&esp;&esp;还没吵完,何柱便带着一众阿哥们到了南书房。

&esp;&esp;朝中大臣们几乎都拐着弯的和阿哥们是亲信。

&esp;&esp;见到自己支持的阿哥们,一个个都不吵了。

&esp;&esp;就连让他们来参与政事,都没有任何反对之言。

&esp;&esp;“太子殿下,几位阿哥年岁尚小,还没到正式办差的年纪,现在让他们参与讨论,未免有些不妥。”

&esp;&esp;索额图和明珠都不干了,站出来和石静娴唱反调。

&esp;&esp;就差没指着鼻子骂石静娴,你是尖是傻了。

&esp;&esp;“老八,你们听听这些大人们所禀之事,认为该如何?”

&esp;&esp;石静娴不搭理索额图,将刚才哭穷的两名大人指出来,让几个小的说。

&esp;&esp;说的好的地方,石静娴就采用,说的不好的,还不用她说什么,朝臣们就跳出来反对了。

&esp;&esp;最后这事情还是延后商议,不过宫里娘娘们可能得紧衣缩食了。

&esp;&esp;“你们几个今天把想到的办法,都写下来,好好写。写完了明天上朝交给我,别忘了啊。”

&esp;&esp;石静娴散朝之后,交代完,就带着何柱回到毓庆宫。

&esp;&esp;胤礽早就在书房里等着了,看见石静娴来了,就对着她点了点头。

&esp;&esp;等下人们都下去了,石静娴才和胤礽说起了今日上朝时发生的事。chapter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