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父亲的笔记
暴雨拍打着博物馆的窗棂时,赵文海正在整理父亲的藏书。书房的檀木书架被雨雾浸得发亮,第三层的《十二位风水秘术》微微歪斜,是今早小黑蛇窜上去找桂花糖时撞的。他踩着木凳去扶书时,指尖触到书脊的磨损处——是父亲常年摩挲的痕迹,在“血毒辨识”四个字上方,已经磨出淡淡的白痕。“哗啦”一声,书页在翻动时散开,有片干枯的还魂草叶从夹层里飘落,落在青石板上发出细碎的响。这是母亲夹在里面的,叶脉里还沾着点枇杷花蜜,在潮湿的空气里泛着浅黄的光。赵文海的指尖刚按在“血毒侵蚀症状”那页,就看到页边空白处有行歪斜的批注,是父亲的笔迹,墨水带着点晕染,显然写的时候砚台里的墨没研开:“漓说‘血毒能被善意感化’。民国三十一年春,长虫山北坡发现只被血毒感染的兔子,眼瞳发绿,後腿溃烂,却不伤人。漓每天采还魂草捣成汁喂它,三个月後,兔子的溃烂处长出新肉,绿瞳褪成了红。那年冬天我们在山墓遇袭,是这兔子突然窜出来引开了血粽子,救了我们的命。”批注下面画着只歪歪扭扭的兔子,耳朵被画得特长,几乎耷拉到地上,後腿处用朱砂点了个小小的红点,像在标记曾经的伤口。赵文海的喉咙突然发紧——这画太熟悉了,小时候父亲给他讲睡前故事,总在草纸末尾画这样一只兔子,说“这是你娘救的小精灵”。他的指尖在兔子的耳朵上轻轻摩挲,突然想起七岁那年的事。镇上的老胡头蹲在枇杷树下编竹筐,指着母亲往长虫山走的背影说:“你娘心善得很,前阵子见着条被血毒染绿的小蛇,愣是蹲在草里喂了半个月还魂草,那蛇後来总绕着她的蓝布衫转。”当时他不懂什麽是血毒,只记得母亲回家时裤脚沾着草叶,手里攥着颗蛇蜕下的皮,像捧着件宝贝。书页在风里轻轻颤动,露出背面父亲补画的兔子窝,里面躺着三只更小的兔子,眼睛用朱砂点成了红的。批注里写着:“漓说‘这兔子生崽了,红眼睛,一点邪性都没有’。她把兔崽养在博物馆後院,说‘让它们看着长虫山,就不会再有…
暴雨拍打着博物馆的窗棂时,赵文海正在整理父亲的藏书。书房的檀木书架被雨雾浸得发亮,第三层的《十二位风水秘术》微微歪斜,是今早小黑蛇窜上去找桂花糖时撞的。他踩着木凳去扶书时,指尖触到书脊的磨损处——是父亲常年摩挲的痕迹,在“血毒辨识”四个字上方,已经磨出淡淡的白痕。
“哗啦”一声,书页在翻动时散开,有片干枯的还魂草叶从夹层里飘落,落在青石板上发出细碎的响。这是母亲夹在里面的,叶脉里还沾着点枇杷花蜜,在潮湿的空气里泛着浅黄的光。赵文海的指尖刚按在“血毒侵蚀症状”那页,就看到页边空白处有行歪斜的批注,是父亲的笔迹,墨水带着点晕染,显然写的时候砚台里的墨没研开:
“漓说‘血毒能被善意感化’。民国三十一年春,长虫山北坡发现只被血毒感染的兔子,眼瞳发绿,後腿溃烂,却不伤人。漓每天采还魂草捣成汁喂它,三个月後,兔子的溃烂处长出新肉,绿瞳褪成了红。那年冬天我们在山墓遇袭,是这兔子突然窜出来引开了血粽子,救了我们的命。”
批注下面画着只歪歪扭扭的兔子,耳朵被画得特长,几乎耷拉到地上,後腿处用朱砂点了个小小的红点,像在标记曾经的伤口。赵文海的喉咙突然发紧——这画太熟悉了,小时候父亲给他讲睡前故事,总在草纸末尾画这样一只兔子,说“这是你娘救的小精灵”。
他的指尖在兔子的耳朵上轻轻摩挲,突然想起七岁那年的事。镇上的老胡头蹲在枇杷树下编竹筐,指着母亲往长虫山走的背影说:“你娘心善得很,前阵子见着条被血毒染绿的小蛇,愣是蹲在草里喂了半个月还魂草,那蛇後来总绕着她的蓝布衫转。”当时他不懂什麽是血毒,只记得母亲回家时裤脚沾着草叶,手里攥着颗蛇蜕下的皮,像捧着件宝贝。
书页在风里轻轻颤动,露出背面父亲补画的兔子窝,里面躺着三只更小的兔子,眼睛用朱砂点成了红的。批注里写着:“漓说‘这兔子生崽了,红眼睛,一点邪性都没有’。她把兔崽养在博物馆後院,说‘让它们看着长虫山,就不会再有血毒作祟’。”
赵文海突然想起後院那棵老槐树,树洞里总有些干燥的稻草,是父亲每年秋天铺的。去年清理树洞时,他掏出过块褪色的蓝布,上面绣着只兔子,针脚和母亲蓝布衫上的枇杷花如出一辙——原来那是母亲给兔子做的窝,难怪父亲总不让人动树洞。
“文海,喝碗姜茶!”老胡头的声音从走廊传来,他披着蓑衣,手里举着个粗瓷碗,碗沿的缺口沾着点姜丝,“这雨带着潮气,别跟你爹似的落下咳嗽的毛病。”他的目光落在摊开的书上,突然指着那只兔子笑了,“这画我认得!当年你娘总提着竹篮往後山跑,篮子里装着还魂草汁,回来时总说‘兔子又胖了点’,你爹就在旁边笑她‘比伺候我还上心’。”
赵文海接过姜茶时,热气模糊了视线。他仿佛看到年轻的母亲蹲在长虫山的草丛里,蓝布衫的袖子挽到肘弯,正用竹勺往兔子嘴里灌草汁,父亲站在不远处的槐树下,手里举着件蓑衣,怕她被雨淋湿。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他们身上,像层温暖的纱,把血毒的阴霾都滤成了金色。
小黑蛇突然从书架下钻出来,尾巴卷着支狼毫笔,往批注的兔子旁蹭。赵文海笑着把笔放在书上,蛇立刻用身体在空白处滚了滚,留下道淡绿色的痕迹,像给兔子画了片草地。他突然想起母亲腐尸在海墓说的“我没被吞噬,是我吞了它”,原来她能与血毒共生二十五年,靠的不只是殷家血脉,还有这份连兔子都能感化的温柔。
雨势渐小时,赵文海把书往回翻,在“血毒预防”那页看到张泛黄的药方,是用毛笔写的,字迹娟秀,是母亲的手笔:“还魂草三钱,菖蒲根一段,枇杷蜜半两,兑水熬成茶汤,每日喂受毒者一次,忌生冷。”药方下面有父亲补的小字:“漓用这方子救了牛承业(牛兰山爷爷)三次,可惜他最後还是没熬过民国三十六年的冬天。”
心脏猛地一跳。他突然想起牛爱花信里说的“爷爷以前总给我糖吃”,原来母亲当年不仅没放弃牛承业,还三次救他的命。那剂带着枇杷蜜的茶汤,该是苦里裹着甜的,像母亲对这个世界的善意,哪怕被辜负,也从未断绝。
把药方折回书页时,赵文海发现书脊的夹层里卡着半张照片。相纸已经发脆,边角卷成了筒,却能看清上面的影像:年轻的母亲抱着只兔子站在枇杷树下,父亲站在她身後,手里举着本翻开的书,书页上画着的兔子与笔记里的一模一样。照片背面用铅笔写着:“民国三十一年小满,漓说兔子今天学会了作揖。”
小黑蛇对着照片里的兔子“嘶嘶”叫,尾巴在“作揖”两个字上扫了扫,像是在模仿。赵文海突然想起牛爱花寄来的信,说“茅山的兔子都不怕我,它们说我身上有草木香”——原来这份能被动物亲近的温柔,也随着还魂草的种子,落在了牛爱花身上。
他把书放回书架时,指尖碰掉了压在下面的信,是牛爱花上周寄来的。信封上的红枫叶已经干透,却依然带着朱砂的痕迹。赵文海拆开重读,目光停在末尾那句:“藏经阁的老兔子昨天生了崽,我用你寄的还魂草汁喂它们,小家夥们一点都不怕生,总往我手心里钻。老道长说‘这是沾了殷家的善气’。”
信纸的边缘有个小小的牙印,和之前那封信一样,是牛爱花读信时咬的。赵文海的指尖在“善气”两个字上轻轻按了按,突然明白父亲批注里的深意——血毒能蚀骨,却蚀不了心底的暖;仇恨能传代,却传不过跨越山海的善意。母亲喂活的不只是一只兔子,是在血毒蔓延的黑暗里,种下了颗会发芽的种子。
窗外的雨停了,夕阳从云缝里漏出来,在书页上投下道金线,刚好罩住那只歪歪扭扭的兔子。赵文海把照片夹回书里,又往树洞添了把新的稻草,心里想着明天要采些新鲜的还魂草,给牛爱花寄去——茅山的小兔子,该尝尝湘江镇的露水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