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麽多年过去了,你还记得啊。”
“当然啦,因为舒年哥哥是很重要的人嘛。”棠棠愉悦地扬了扬唇角。
周舒年的脚步慢了两拍,他的目光落在棠棠的背影上,她今天穿的正好是那天他陪同去挑的那件浅紫色印丁香花的长袖衫,搭着一条黑色半身裙,清新又典雅,像是五月里的丁香花。
不知不觉已经步行到女生宿舍楼下,棠棠开口道,“那……我回去了。”
“嗯。”周舒年应了一声。
又听到他落在耳边的一句话,“今晚月色真美。”
“美吗?”棠棠下意识擡头,灰蒙蒙的云层厚重地压着天际,不见一丝月光,她正要开口,便猝不及防撞进了他的眼底。
像是春日里融化的河流,表层还凝结着一层春寒的清冽,坚冰之下却是炽热的波涛汹涌,漫出了整个季节的温柔。
……
首都大学一到星期六下去,本地的学生都回家去了,周日,像董淑青她们这种外地学生,基本上会一觉补到中午,再起来吃顿午饭,把一周积攒下来的脏衣服给洗了,这一天也就过得差不多了。
大概早上六七点钟,睡在上铺的董淑青迷迷糊糊睁开眼睛,就看见棠棠已经从水房洗漱回来了,穿着一件米白色的的确良衬衫,搭着一条黑色的裙子,正往背上套一个蓝白格子的布包。
“棠棠,这麽早,你要干嘛去啊?”
棠棠看了眼熟睡的其他人,压低了音量道,“我报名了这周日的讲座。”
“啊?这周日不就一个讲座吗?叫什麽《唐宋诗词中的美学精神》,这跟我们的专业毫不相干啊。”董淑青他们平时也会去听讲座,但听的大多数都是有关专业的讲座,很少会听这种不搭边专业的。
“就当是换换脑子吧。”
棠棠用一根蓝色头绳把头发给扎捆起来,照了眼镜子,“你要不跟我一起去?”
“算了,我不想去。”董淑青摇摇头,又躺回了舒适的床铺里。
棠棠便一个人出门了。
清晨,樟树叶片坠着露水,风裹着晨雾的潮意吹过校园的青石板路。
这个时间校园里的人不算多,往日起码要排队排上十分钟的小米粥和包子,今天一去就买到了,包子和小米粥都热腾腾的,包子是花生芝麻馅的,花生和芝麻碾碎了加上白糖一块包进包子里,特别蓬松暄软,棠棠咬了一口包子,再喝上一口粥,别提有多惬意了。
还有用来配粥的红油萝卜干咸菜也好吃,红辣油很香,那萝卜干吃起来脆脆的。
讲座八点钟才开始,还有四十多分钟,她干脆到湖边再背一会英语单词。
八点钟,讲座开始了,大概是周日早上,讲座也是非专业通识类讲座,所以人不算多,棠棠找了个前排的位置坐下了。
这场讲座的主讲人是盛瑞茹教授,她比棠棠想象中的要年轻许多,一身利落的蓝色套装,长得很漂亮很有气质,齐肩短发,讲起话来声音非常的温柔有韵味。
“同学们好,我是盛瑞茹,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一讲——唐宋诗词中的美学精神。”
她擡眼看向台下稀疏的听衆,唇角先于声音扬起笑意,“同学们,提到唐宋诗词,我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丶苏轼的明月几时有,但今天,我们不讲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句,我想从审美的角度,带着同学们重新认识这些经典。”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麽同样写秋天,杜甫笔下的秋,“万里悲秋常作客”充满苍凉萧瑟,而刘禹锡笔下的秋,“我言秋日胜今朝”却是激越向上的吗?”
“这位同学,你能起来回答老师的这个问题吗?”
棠棠没想到自己会被点到名字,她站起来後认真地想了一下,“这背後其实藏着不同诗人对世界的观察方式和审美态度。”
“是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美学风格,反映的不仅是个人喜好,更与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文人心态息息相关,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
盛教授夸奖人时,那温柔亲切的目光就落在棠棠的身上,让人感觉如沐春风,很舒服。
讲座结束後,其他人都走了,棠棠也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同学,你是中文系的吗?”
棠棠没想到盛教授会主动和自己搭话,“盛教授,我是化学系的。”
盛瑞茹有些意外,“会主动来听人文讲座的理科学生不多,你叫什麽名字?”
“我叫苏新棠,清新的新,海棠的棠。”
“这名字取得很好,不知道为什麽,总觉得看到你心里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苏新棠同学,老师很希望下次讲座也能看到你的身影。”
“嗯嗯,我下次还会来听您的讲座的!”棠棠眼睛亮晶晶的,“我看到您也感觉非常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