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初定,杨坚大喜,封韦洸为广州总管。
这里有必要交代下韦洸和冼夫人的结局。
次年,广州的土豪王仲宣造反,韦洸中箭身亡,慕容三藏接替他的职务。
冼夫人宝刀未老,和慕容三藏一起指挥平叛工作,岭南再次安定,被杨坚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
。
冼夫人最后在九十岁的高龄去世,她应该算是南北朝时期乃至中国历史上活得最久、最会审时度势的女豪杰了。
慕容三藏二十四年后善终。
这样一来,南陈被全部平定,隋朝共得到三十个州、一百个郡、四百个县。
杨坚居然下令,将建康的城邑宫殿房屋,全部毁掉为耕田,又在石头城设置蒋州。
这一做法正如平定尉迟迥后,下令毁掉邺城一样。
杨坚心中的破坏本能得到了充分的释放,针对这一点,相面大师来和曾经就“预测”
过,说他当了皇帝要大肆杀戮。
简直是天方夜谭,这就是后来的牵强附会罢了,为杨坚的杀戮和破坏找借口。
最后不得不提的地方是交州,也就是李佛子的万春政权。
听说隋朝灭了南陈一统天下,李佛子,革命家李贲的继承者,他选择了妥协和顺从,遣使归附。
601年,杨坚派军剿灭万春,收复了交州,独立半个世纪的交州重新回到中原王朝的怀抱。
7天下一统
三月初六,杨广班师还朝,留下王韶镇守石头城。
陈叔宝和百官一起去长安,一行人连绵不断达五百里。
这一次,王克并没有北上,他先后投降侯景、萧绎、宇文泰、陈顼,好不容易从长安回到建康,他再也不想跑了,于是自杀殉国,保住了最后的名节。
殷不害年纪大了,没想到死前还能看到儿子殷僧首,在去长安的路上就病死了。
阮卓随行到江州,看到家国破碎,悲从中来,写下了绝笔《关山月》,然后病死:关山陵汉开,霜月正徘徊;映林如璧碎,侵塞似轮摧。
楚师随晦尽,胡兵逐暖来;寒笳将夜鹊,相乱晚声哀。
虞世基渡过长江的时候,也触景生情,写了一首《初渡江诗》表达亡国之痛:敛策暂回首,掩涕望江滨;无复东南气,空随西北云。
进入潼关时,虞世基又写了一首《入关诗》:陇云低不散,黄河咽复流。
关山多道里,相接几重愁。
弟弟虞世南也有诗作,二人的才气在路上广为传播,当时就有人把他们比作东吴的陆机、陆云兄弟。
四月十八日,杨坚驾幸骊山,亲自慰劳凯旋的将士。
南征各军奏唱凯歌进入长安,先到太庙举行献俘仪式,将陈叔宝和陈朝王侯将相以及他们的车子、服装和陈朝的天文图籍等依次摆开行列,并由带铁甲的骑兵围住,跟着晋王杨广、秦王杨俊入宫,排列在殿庭中。
杨坚任命杨广为太尉,赐给他辂车、乘马、皇帝穿的衮服和冠冕以及象征拥有特殊权力和地位的珍宝玄圭、白璧等。
可以说,杨广的声望和地位已超过太子杨勇了。
二十三日,杨坚在广阳门宴请众位出征凯旋的将士,他和独孤伽罗二人接受众人朝拜。
从门外起夹道堆积布帛物资,一直摆到城南的城墙边,赏赐各有等级差别,一共用去布帛三百余万段。
杨坚高兴呀,当众下令免除南陈地区十年的赋税徭役;全国其余地区州郡,免除当年的租税。
陈叔宝及其宗室大臣参加了这次宴会。
杨坚先让苏威宣读诏书对他们加以安抚慰问,接着又让李德林宣读诏书,责备他们君臣不能同心同德,以至于亡国。
陈叔宝与他的百官群臣都惶愧恐惧,屏息静听,无言以对。
杨坚首先处理的就是孔范,孔范那一套花言巧语对杨坚没用,直接给他贬到偏远地区了,同时被流放的还有王瑳、王仪等人。
随后又看到司马消难,杨坚对他真是一言难尽。
想当年司马消难遭受政治迫害投靠北周,杨忠大显神威迎接他,并和他关系很好,以兄弟相称;后来司马消难参与三方之乱,反对杨坚,又跑到南陈;现在,南陈被灭,司马消难又来到长安。
杨坚特下令免除一死,将他发配为身份低下的乐户,二十天后,又下令免除了他的乐户身份,并且还因过去的交情接见过他,不久司马消难就在家中去世了。
至于袁宪、江总、鲁广达、陈慧纪等人,到了长安后不久,就郁郁而终。
任忠、樊毅、樊猛、韦鼎等人,被杨坚封官,最后老死。
看到姚察、姚思廉父子,杨坚将二人扶起来,好好安慰,希望他们继续写《梁书》《陈书》,姚思廉活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年代。
来到虞世基、虞世南兄弟跟前,杨坚大肆夸赞他们的文采,也把他们比作当年的陆机、陆云,二人都活到了李世民时,并得到重用。
走到萧摩诃跟前,杨坚称赞他的忠诚和勇武,并封赏他为“开府仪同三司”
,萧摩诃最后参与到隋朝权力斗争中,被杨素杀死,享年七十三岁。
杨坚又召来了周罗睺,好言安慰他,并答应将会使他富贵荣华。
周罗流着眼泪说:“我受过陈朝的大恩厚德,现在陈国已灭亡,我不能以死报国,实在是没有节操可言。
现在得免于一死,是由于陛下的恩惠,还敢再奢望什么富贵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