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我很胆大的!”小孩重重地点头。
薛理把他放地上:“在这里等我,外面冷,我去拿汤婆子。”
前日薛理买了两个,林知了用一个,一个他和小鸽子用。倘若不给小鸽子买,他要跟小孩同时睡觉,否则冰凉的被子会让小孩着凉。可是离院试不足半年,晚上他不批改文章就要看书出题,如若不然不舍得下苦工的富贵子弟很难考中秀才。
接连三年不中,像丹阳首富家的袁小公子定会被长辈送去府城读书。他走了其他子弟也走,万松书院也无力供养侥幸过了院试的农家子弟。
农家子弟过了院试去万松书院读书非但不交束修,书院还会定期提供笔墨纸砚。买文房四宝的钱正是来自富贵人家捐助。
为了自己,为了几十名农家子弟,明年院试薛理就是生拉硬拽也要拽出来一个。
小孩睡了一个时辰,薛理才收起笔墨。
林知了睡得不是很沉,因为薛理上床的动静睁开双眼:“才睡啊?”
“不是很晚,亥时左右。”
林知了往里移:“你在给学生出题啊?”
“书院只有两位举人,是二十年前考中的,他们出的题先帝喜欢。一朝天子一朝臣,当今圣上和迎合他喜好的百官不喜。”另外几个先生是秀才,不会出题,唯有薛理能担此重任。
林知了想起什麽坐起来。正要躺下的薛理停下:“很晚了。”
“想什麽呢。”
薛理张口结舌,是他喜欢胡思乱想吗。“那你坐着吧。”
林知了朝他靠过来,薛理把小舅子抱怀里,林知了担心挤到弟弟瞬间停下,对薛理防她像防贼一样的态度有些不满。林知了暗暗腹诽几句,便低声问道:“相公有没有想过把你出的那些题目整理成册”
薛理很是意外她晚上也有正正经经的时刻:“你是说?”
林知了:“正是你想的那样。”
“不好吧?”薛理梦里没有这样干过,他感觉不妥。
林知了:“赚了钱你可以拿出来一些给学子们添文房四宝,给书院添炭,给先生们添衣啊。”
薛理:“为何不是给钱?”
“万松书院是朝廷办的,账上多了一笔钱容易出糊涂账。”
薛理也想到这点,毕竟书院不是什麽桃花源,“时机未到。”
林知了:“自然是过了院试。可是相公现在不准备着,过了半年你还能找到今天出的题?”在心里补一句,不定被谁当厕纸用了。
薛理深以为然:“娘子真人不露相啊。”
又怀疑她装?林知了躺下:“相公,您的束修呢?”
“在柜中。”
林知了又不禁坐起来:“发了?我怎麽没有看到?”
“十两银子和五贯钱,放在小鸽子书包里拿回来的。”薛理想起什麽,“先前答应你做几身棉衣,我想一人做一件棉斗篷先用着吧。”
林知了:“相公是要买什麽?”
“年後兴许用得到。”
手里有钱心不慌,林知了也不是非要这个时候置办一堆衣物。跟薛理聊了几句,林知了困意过去:“婆婆找相公什麽事啊?”
“先前她去大嫂屋里拿碗筷,大嫂趁机给她钱,母亲可能因为低头看到孩子心软没要。”薛理停顿片刻,“此事先看着吧。”
今晚看到薛理对薛二婶言出必行,林知了不担心他日後优柔寡断,过些时日又是另一番说辞。林知了稍稍用脑困意又上来,“我相信相公。”
薛理转向她:“真信我?”
“今日二婶跟我说过,薛理回来我叫他休了你。你猜我怎麽说的?那就等相公回来!”
薛理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烫的他浑身战栗,情不自禁的靠近些,然而身体一动就被小舅子绊倒。薛理看着横在他和林知了中间雷打不动的小孩,宛如一道天堑,不禁揉了揉额角,无奈地叹气道:“睡吧。”
翌日清晨跟昨日一样,林知了身上暖了才去洗衣服。薛理在屋里教俩小孩读书识字。
清冷的冬日林知了甚至可以闻到雾的气息,没有一丝末日的腐臭。哪怕冷风让她打个寒颤,林知了依然觉得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