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怎麽这麽狠?为了一个外人,亲婶子亲兄弟都往外撵!”薛二婶看着林知了进院故意高声说道。
林知了晾好衣服慢悠悠到正房门外:“二婶,我是内人。二婶不想被撵出去,也可以成为薛家内人。不如给你和公公办一场冥婚?”
薛母呵斥:“理儿媳妇,不许胡说!”
林知了不想再当曲意逢迎的好儿媳。她算是看出来,无论她多麽退让,婆婆看到长孙会选择偏向陈文君,看到眼泪会同情薛二婶,除非薛理像昨晚那样对他母亲。
然而寡妇养大几个孩子不易,不到生死关头薛理不舍得这样做。既然薛理无法出面,那就让她来当坏人:“这不是见婆婆跟二婶亲如姊妹吗。”
薛母气恼:“你什麽意思?”
林知了:“婆婆认为是什麽意思就是什麽意思。”
“你把话说清楚!”薛母瞪着林知了说道。
林知了:“我不说清楚,婆婆也叫相公回来休了我?”
以前的薛理会听母亲的吩咐休妻。昨晚的薛理让薛母心慌,又不想在儿媳妇面前落了下乘,就使唤她做早饭。
林知了去厨房,刘丽娘跟进去。
薛二哥和妹妹起身进来,因为林知了的声音不大,兄妹二人没有听到林知了的那番话,反而听见二婶数落林知了。薛二哥心烦,拍拍妹妹,薛瑜去厨房,他去正房:“二婶,你家该做早饭了。”
二婶没好气地说道:“什麽都没有,做什麽?”
薛母:“今早先在——”
薛二哥打断:“娘,三弟昨晚怎麽说的?什麽都没有就去买。”转身朝厨房说道,“丽娘,别做多了,今天家里少了三个人。”
二婶指着他咬牙说道:“你,你小时候我就不该疼你!”
薛二哥:“你在城里住那麽久,谁付的房租?你对我和大哥的那点好,我们早还完了。您不回去就在这里坐着,若能吃到我家一粒米,昨晚那些稻谷怎麽搬回去的,我怎麽搬回来!”
薛二婶跟没听见似的,雷打不动。
早饭做好,刘丽娘给陈文君送一碗粥,回来就和林知了在厨房用饭。薛母在堂屋左等右等等不到儿子儿媳端着饭出来顿时急了。她到厨房一看,几人围着案板正吃着呢。
薛母气不打一处来,“你们眼里还有没有我?”
薛二哥因为她留下二婶心里有气:“丽娘给大嫂送饭您没看见?看见了怎麽不过来用饭?锅里还有。”
话音刚落,二婶过来,薛二哥转身伸脚,薛二婶停下,薛二哥趁机起身把她挡在门外:“二婶,我念你是长辈,不想和你动手。您是女人,光天化日之下把你拎出去,我会被全村人嘲笑,你也颜面无存。”
刘丽娘担心泼妇动手便起身到相公身边:“二婶,城门开了,去买油盐酱醋吧。”
薛二婶打不过夫妻俩,也不敢赌他俩不敢动手,气哼哼边走边骂:“这麽对待长辈,你们等着吧!”
林知了心说等什麽?天打五雷轰吗?真那麽灵,还要衙门官差做什麽。
薛瑜把板凳让出去:“娘,你坐!”
“我不坐!”薛母不想看到嘲讽她的林知了,也不想看到不给她面子的薛二哥和刘丽娘。她端着粥去对面,看到陈文君面前只有白粥,屋里也没有第二个碗,“没做鸡蛋?”
“弟妹可能忙忘了吧。”
薛母心里窝火:“早上又没有别的事,有什麽好忙的,我看她是有意的!”说完到厨房放下碗筷把砂锅找出来,为陈文君煮红糖鸡蛋。
薛瑜想帮忙,林知了擡手按住她:“再不吃就凉了。”
刘丽娘给小姑子添满:“你长身体多吃点。”既然婆婆没胃口,那就把锅里的粥分了。
薛二哥没有靠近煮粥的铁锅,吃完放下碗筷就出去喂牲口,是以没有发现他母亲没吃饱,吃的还是冷粥。
薛母喝着冷粥心里疑惑,别人有孙子都高高兴兴的,她家怎麽都挑这几天闹事。她更为不解的是小鸽子是男孩,她孙子也是男孩,林知了天天抱着她弟弟,可见她看中男丁,为什麽不愿意给她孙子洗尿布。
难不成只因小鸽子姓林,她孙子姓薛?可是林知了现在是薛家人。
她也想不明白薛理怎麽了,林知了不给薛家长孙洗尿布,他不趁机给她立规矩,竟然还把帮他的二婶撵出去。
薛母决定薛理回来跟他聊聊,任由林知了嚣张下去,林知了的枕边风早晚把他吹得不认亲娘。
打定主意,薛母放下碗筷就端着盆去河边洗尿布。
晚饭後,薛母把薛理叫到她房中,嘘寒问暖几句便问:“理儿,可知你走後你媳妇跟我说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