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53章本王就慢慢等着他
明玉和赵景允最後停在了京郊的一处茶馆。
这茶馆建在官道旁,门前挑着一面褪了色的杏黄旗,檐下悬着的铜铃随风轻晃,发出清脆的声响。
茶馆不大,三三两两坐着赶路的商贩和歇脚的旅人。
明玉和赵景允寻了个靠里的位置坐下,木凳发出吱呀的声响。
为了出行的低调,明玉今日特意换了身素净襦裙,发间只簪了一支普通木钗,赵景允则着一袭粗布长衫,腰间只系着条普通的布带。
除开本身就出色的容貌,二人基本与周遭的环境融为一体。
店小二提着铜壶过来,殷勤地为这两位有着天人之姿的客人斟上茶,茶汤并不算上等,但在旅途中喝上一盏也能解乏。
明玉捧着茶碗,目光越过茶馆敞开的窗棂。这条路恰好是通往开宝寺的方向。
她望着那条蜿蜒向上的石阶,轻声道,“要不要上山见一见渡空?之後京中的形势还不知道是如何,这次不去,怕是要许久才能见到了。”
赵景允顺着她的视线望向开宝寺的方向,修长的手指轻轻摩挲着茶碗边缘。
茶馆里人声嘈杂,他终究还是摇了摇头,压低声音道,“虚云虽然是游历在外,但和渡空的通信却从来没断过,想必当日虚云离开乐县时,就已经传了信件回来。”
他为明玉重新添了茶,“如今情况不明,我与开宝寺来往密切的事情又不算是什麽秘密,如果有居心不良之人,怕是早就在山上埋伏好了。”
明玉闻言,目光从远处收回,端起茶碗抿了一口,“那便罢了。"
她轻声道,不再提上山的事,突然,她眼睛一亮,“要不咱们先不回王府,直接去国公府,有我哥哥和爹爹在,暗处的人肯定不敢太嚣张。"
宁国公府的确是现在最安全的地方。
就算是有人在国公府盯梢,但方圆附近内,那群人也定然不敢在国公爷眼皮子底下害他的女婿。
赵景允的目光扫过茶馆的每个角落,确认没有异常後收回视线,轻叹一声,“宁国公府虽好,但我贸然回京,第一件事还是应该入宫觐见父皇,决不能落下话柄到有心人口中。”
此时茶馆外传来马蹄声,一队官兵疾驰而过,扬起一阵尘土。
明玉和赵景允下意识别开头,明玉攥紧了赵景允的衣袖,直到马蹄声远去才松开。
这一刻她突然明白,入了京城,就再无第二条路可选了。
赵景允只能直接去皇宫。
这个认知让她的心沉了下去。
"待会儿顺安会来接你,"
瞧着明玉情绪不好,赵景允提前说着自己早就定下的安排,转移明玉的注意力,"安全最要紧,县将你送到城中,再直接入国公府,找到家人的庇佑。"
明玉听此猛地擡头,茶碗在桌上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你从一开始便想着要与我分开行动,是不是?”
她低声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受伤,想着,甚至可能再早一点,是从之前离京看她隐瞒身份时就开始了。
但这句话明玉没有说出口,只在心里默默说着。
这一刻,茶馆小贩的喧嚣似乎突然远去,只剩下他们之间凝重的沉默。
檐下的铜铃又响了起来,一阵风吹过,带来远处山林的清新气息。
***
顺安来接走明玉的时候,茶馆内就只剩下了明玉一个人。
此刻茶碗里的茶已经凉了,只浮着一层细碎的茶沫。
明玉独自坐在角落里,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粗糙的碗沿,目光落在门外尘土飞扬的官道上。
顺安急匆匆地推门进来,衣袍上还带着赶路的风尘。他的目光在茶馆内迅速扫视,眉头紧锁,显然是在寻找另一个人的身影。
明玉看着他四处张望的眼睛,轻轻放下茶碗,低声道:“不用找了,殿下先我们一步进京了。”
顺安闻言,神色一滞,随即明白了什麽,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一个人行动更加隐秘方便,可这样的安排却让人心头不安。
顺安放下忧虑,谨记着主子的嘱托,低声道:“王妃,马车已经备好了,奴才送您回京吧。”
明玉站起身,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翻涌的情绪,跟着顺安走出茶馆。
外面的阳光刺得她微微眯起眼。
车轮碾过官道的碎石,发出沉闷的滚动声。
明玉靠在车厢内,指尖轻轻拨开帘子的一角,望着窗外飞掠而过的景色,她能看到顺安骑马跟在车旁,时不时警惕地环顾四周,仿佛随时会有危险从暗处袭来。
她之前听赵景允说过,顺安从前是太医署学过,现在看来,怕是连拳脚功夫也不错。
心想着,或许自己该放宽心。
赵景允的秘密比自己想象中似乎更多一些,或许他有自己的底牌。
终于,马车驶入京城,穿过熙攘的街市,最後停在了宁国公府的後门。
顺安压低声音道:“王妃,前面实在是有人看守着,进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