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替补
时雨正在担忧地看着场内的情况,比赛只剩大约一柱香的时间,大唐队只有再进两球才能反超,而现在吐蕃已经领先,剩下的时间肯定严防死守,大唐队再用原来的打法获胜的希望就越来越小了。
此时她面前走来一个太监,对着她小声说:“张小姐,邠王殿下让您换衣服上场替补卫王”。
“你确定邠王让我上场?”时雨瞳孔一震,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她透过旁边叽叽喳喳地人群看向场内,看到李守礼远远地冲她点了点头。
那个太监又说:“邠王说让您务必快些”。
时雨脑子一时还没回过神,“啊?哦”。她起身晕忽忽地跟着这个太监向旁边的帐篷走去。
衆人好奇大唐队要补谁上来,都翘首以盼地看着入口处。
在半柱香将要燃尽时,只见有一个身材娇小,文质彬彬的公子策马步入场内。场上李唐队除了李守礼外,其他人惧是一脸震惊,这……这不是张相的孙女,令狐少和的未婚妻?训练时是见过几次,球也一块打过几场,不过见她穿着男装出来,还是说不出地让人……眼前一亮。
对面的吐蕃队看李唐队憋了半天,出来了一个身材矮小,白白净净的小公子,爆发出了一阵哄笑。
其中一个会说汉话的嚷嚷:“怎麽上来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奶娃娃,一会真打起来别哭着找娘,我可不会哄孩子”!吐蕃那队人听了,又是一番大笑。
看台两侧看着这个面生的公子,也是左问右问,均是没人见过,俱不知是谁家的。只有李旦旁边的张柬之,一脸阴沉地盯着场内。
一声锣响,比赛继续,场内吐蕃和李唐队已各自向球奔去,只有时雨策马站在球场左侧刚才卫王李重俊的位置,似个不相关的观衆。吐蕃队也没人关注这个前来凑数的奶娃娃。
此时球已经被李隆基控在球杆下,在吐蕃队与李唐队正冲做一团的混乱时分,他伏在马背上,对着地上的球向前一击,球穿过混乱的马蹄稳稳地落在李守礼的杆下,李守礼顺势一扫,球进了!
台下又是一片沸腾。
时间马上就要到了,比分已扳平,叶蕃队放弃防守,全员冲锋,控着球向李唐队的球门冲去。
正在此时,时雨若有所感,看向对面正在防守的李守礼,果然李守礼也看了她一眼。时雨心领神会地策马跑向吐蕃队空荡荡的球门。
只见吐蕃队的霍尔把球已经高高击向球门,看台一片鸦雀无声,只有吐蕃使团那一片发出了兴奋的喊叫声。
“啪”地一声,马上就要进入球门的木球被一根球杆档住,掉转方向飞向了吐蕃的场地。
时雨看好时机,早就等在李守礼击球落地方向,轻轻一挥,木球稳稳当当地飞进了吐蕃队的大门,此时锣声响起,时间到!
安静,还是安静,无论是球场上,还是看台上,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了,安静了几息之後,球场上丶看台上一片沸腾!
吐蕃队这才集体掉头看着这个不知何时已跑到他们那侧球门边奶呼呼,一脸人畜无害笑着的小公子,俱是一脸怒意。
李守礼和李唐队的衆人适时的出现在时雨面前,隔开了吐蕃队不善的目光。
“打得不错!”连自己进球面上都毫无波澜的李守礼,嘴角微翘地对时雨说。
“时雨,好样的”!李隆基兴奋地拍了下时雨的肩膀,要不是碍于旁边令狐少和,李隆基都打算要上手拥抱了。
令狐少和此时已经兴奋地舌头打结,哦啊了半天,红着脸憋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引来了李唐衆人的一阵打趣声。
内常侍刘冬走过来打断了衆人:“各位王爷丶公子,陛下让老奴宣各位前去领赏”。
李显看着面前这乌鸦鸦的一群昂扬少年,目光分别从李守礼丶李隆基丶李成器丶李成义脸上扫过,他此时内心不得不承认,他有些羡慕他四弟李旦,几个儿子养的是真好,个个昂藏七尺,文武双全。
反观他那几个儿子,老大李重福,现在还在远在均州的不毛之地啃咸菜。唯一的嫡子李重润坟头都长草了,就这个还算拿得出手的老三李重俊,和他四弟这几个儿子放在一块,那是完成被比成渣滓,老四李重茂……唉,不提也罢,还是个牙都没换完的奶娃娃。
李显还是笑出了满脸褶子。“好啊,我李唐子孙个个文韬武略,今日这场球赛真是扬我大唐国威!”他又扫了一眼台下衆人,目光投向站在後排快要被挡的看不见的小公子,指了一下,“你,上前来”。
时雨一愣,左右看了看,她前面的李守礼和李隆基自觉地分别向两边一让,把她露了出来。确认陛下是在叫她,时雨端肃面容,向前一步:“参见陛下”。
李显好奇地看着台下,确认自己从未见过这个小公子,和颜悦色地问道:“你叫什麽,是哪家的?”
时雨大大方方行了个礼:“小民张时雨,祖父是兵部尚书张柬之”。
“哦”?李显倒是真有点诧异了,张家还有个这麽俊俏的小公子?他倒是真不知道。
此时张柬之也走了过来,向台上一揖:“陛下,容臣向前禀告”。
李显一招手:“张相过来”。
时雨见他祖父走到台上对着李显小声地嘀咕了几句,李显听完一阵哈哈大笑。
台下衆人哪个都不是简单,看着无心,实则都竖起耳朵关注着陛下和张相这其乐融融的一幕。张相不愧是有从龙之功,看起来深受陛下隆宠。
李显边笑边用手指点了点张柬之。
“好好好,朕还是替张相瞒着,吐蕃使团远道而来,今日又输了球,总要留些颜面。”
李显今日在吐蕃使团前大大地长了脸,心情大好,对台下衆人一通赏赐,听得两侧看台羡慕不已。当然,对吐蕃使团也是一顿安慰和封赏。
所有人都未察觉,自时雨在马场上卜一露面,安乐公主灼灼的目光就未离开过时雨,此时已脸红耳赤,满面含春。
三日後,吐蕃使团离京,此次前来大唐虽是输了球,但也算是满载而归,唐蕃两方签署盟约:以黄河为界划定两方边境,大唐在河岸东侧置独山丶九曲二军协助维护吐蕃境内稳定。十三年後,待吐蕃赞普赤德祖赞满二十岁成年,大唐再选一位公主前往吐蕃和亲。
此次盟约至少可保大唐与吐蕃边境十三年安宁,对吐蕃来说,吐蕃少主既已成大唐女婿,且在唐蕃边境有唐军驻守,可保吐蕃境内被群狼环伺的少主平安长大成人。对大唐来说,也暂时解了吐蕃这一西南虎患,可谓是各得其所,两全其美。这一盟约对稳定大唐西南边境具有重大意义,史称“神龙盟约”。
十三年後,唐皇封邠王长女金城公主李奴奴入藏和亲。李奴奴入藏後,毕生致力于吐蕃和大唐邦交和平,多次斡旋避免两军交战。金城公主嫁入吐蕃30年间,直至病逝,唐蕃始终游离于战与和之间,但终未发生大的冲突。金城公主和亲吐蕃,虽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吐蕃和大唐之间的矛盾,但为大唐的和平和文化传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