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
李照语继续跟对方交流:“你看到结尾了?”
在小说最後一章,阿列克谢·卡拉马佐夫在伊柳沙的葬礼後对一群孩子们发表演讲时说了这一句话。
这是一句“我也看过这本小说”的信号,接收到信号的文拥夏兴奋了许多,这代表他们有共同语言了。
“没有……先看结尾……我习惯。”文拥夏一边比划着一边说,“三十二章……我的进度……”
李照语瞬间变得兴致缺缺,原本还以为可以和对方大聊特聊呢,虽然《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世界名着,但学校里爱看阴郁深沉的俄国文学的人没有多少,李照语也没有朋友,即便有蓬勃的分享欲也只能憋在心里。
文拥夏又笑笑说:“但……不介意……剧透……我。”
他本来就是一个喜欢先知晓结局的人。
李照语眼睛一亮,小跑到了文拥夏身边,直接从对方手中抽过书,翻到了其中一页,有些欢快地说:“我最喜欢这一段。”
【你(基督)拒绝了魔鬼的三个诱惑(面包丶服从丶奇迹),把自由强加给人类。但凡人软弱,他们宁愿用自由换取面包丶服从和奇迹。】
没想到文拥夏也记得这一段【伊万虚构了一首长诗,描述16世纪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场景】的情节,顺畅地接道:“我们(教会)修正了你的‘错误’,用权威丶神秘和服从统治大衆——这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幸福。”
他念起文章来不像是平时说话一样颠三倒四,缓慢但流利,因为文章是固定的,不需要他组织逻辑。
他的声音很好听,发音也清晰,听起来就像是念诗一样。
李照语愣了一下,这就是她想要的参加诗朗诵的状态。
她突然有些兴奋,从外套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已经多了一滩难看的褐色。
李照语又顿住了,踌躇了起来。
文拥夏并不嫌弃,直接接过了这一张纸,看完之後变得惊诧起来:“你……写的?”
李照语点了点头,鼓起勇气道:“我想……请你念一下,可以吗?”
文拥夏考虑了一会,最终轻点了下头:“好。”
他很有仪式感地捋平了纸张的皱褶,朗声道:“如果同学们是月亮,那我就是月亮暗面,永远背对地球,从不被人看见。”
每念一个字,李照语的眼眸就亮一分,内心颤动了一下又一下。
但文拥夏念完第一段就停下来了:“你写得……”
李照语:“不好吗?”
文拥夏垂眸一笑,拉到一边的窗帘被风吹起,白色的纱划过他的脸颊,显得梦幻又温柔。
他轻声道:“很丶好。”
李照语鼻尖又萦绕着甜甜的奶茶味。
【虽然你们刚认识,但我想说你们好配啊!】
【初次见面就甜甜的,看起来会发糖很多的样子,Coldy写感情戏也是一绝呀!】
【我也看过《卡拉马佐夫兄弟》,请问我可以加入你们的谈话吗?】
【前面的你是油盐不进啊,人家是要谈恋爱的你去当电灯泡吗?】
之後李照语和文拥夏成为了朋友,其实更像笔友,每一节课下课,李照语就会到走廊,跟文拥夏交换书信,有时候只是一张小纸条,上面有时候是吐槽,有时候是新写的诗。
隔天,几名骂了李照语的同学突然来到她面前跟她道歉了,一看就不是真心的,明显是被老师教训了。
原来那天文拥夏录了音,并把录音交给了老师。
李照语在小纸条上写道:【谢谢!但是你怎麽会随身携带录音笔?】
文拥夏回复道:【以前被欺负过,长记性了。】
他们是拥有同样经历的人,能够体会到对方心里的痛苦。
这一集最後以几天後文拥夏给李照语送了一首小诗结束。
诗最开头的一段是:【如果同学们是圆月,那你就是弯月,残缺的你和圆满的他们散发着同样的皎洁。】
【哎一古!文拥夏怪不得你姓文呢,这小诗写的真好,照语心动了吧!】
【拥夏说得对啊!照语啊,你要自信起来,你的文章写的也很不错,成绩也一直在进步,比那些看不起你的人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李照语,你!无需自卑!】
【看懂了,讲的是两个大文豪的爱情故事,你们以後不当作家我不同意】
【这爱情好青涩好纯真,还要下课传纸条,其实也是为了在下课时间多见对方一面吧,我好像回到了我还不是毒妇的时候】
【我也重返十八岁了,看得我皱纹都淡了,好温馨,好美好,请一直保持这个甜甜的基调好吗?好的!】
【我好像懂爱的邮递员是什麽意思了,邮递员不就是送信的吗,该不会就是讲他们这种传递书信的恋爱方式很像邮递员吧kkk】
《爱的邮递员》画风属实出乎观衆意料,竟然是这种“淡斑精华”类型的?但联想一下《珍珠》,好像又不是很意外。
观衆们很快美滋滋地看了起来,纷纷被甜得姨母笑之後发出了“我明天就要看到第二集”丶“虽然二四六播,但这三天就像是三年一样漫长啊”的呐喊。
MBC电视台这个晚上依旧灯火通明,但他们已经很淡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