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心之所向·抵得过万千喧嚣
沈嘉言的出现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虽激起涟漪,却没能真正扰乱平静。只是从那天起,他似乎打定了主意要“搅局”,隔三差五就以“探班”的名义出现在片场。
有时是送来一整车进口水果,说是“给剧组工作人员的福利”;有时是拿着新修改的剧本大纲,硬要拉着苏清辞讨论“国际合作的可能性”;甚至有一次,他特意包下了附近最好的餐厅,说要请主创团队吃饭,眼神却频频往苏清辞身上瞟。
剧组里渐渐有了些闲言碎语。有人说沈导对苏编剧是“欣赏”,也有人捕风捉影,说两人当年在颁奖礼上就“相谈甚欢”,还有人悄悄议论,觉得沈嘉言的张扬热烈,似乎比陆衍之的内敛深沉更“带感”。
苏清辞对这些流言充耳不闻,只一心扑在剧本上。但他能感觉到,陆衍之来片场的次数明显变多了。
以前陆衍之多是晚上来接他,现在只要中午有空,就会带着保温桶过来,里面装着张阿姨炖的汤,或者是苏清辞喜欢的甜品。他从不多说什麽,只是安安静静待在休息区,看苏清辞和演员对戏,等他忙完了,就自然地接过他手里的水杯,替他擦掉额角的汗。
这天中午,沈嘉言又带着一大束香槟玫瑰来了,径直走到苏清辞面前,笑容耀眼:“清辞,听说你喜欢花,特意让人从荷兰空运来的,配你正好。”
周围响起一阵低低的抽气声。这束玫瑰足有九十九朵,娇艳欲滴,一看就价值不菲,送得如此高调,心思昭然若揭。
苏清辞还没来得及拒绝,手腕就被人轻轻握住了。陆衍之不知什麽时候站在了他身边,手里拎着一个小小的竹篮,里面装着几支刚从家里剪下的铃兰,洁白小巧,带着淡淡的清香。
“沈导费心了。”陆衍之语气平淡,目光却扫过那束玫瑰,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嘲讽,“不过清辞对玫瑰过敏,怕是无福消受。”
他把竹篮递给苏清辞,声音放软了几分:“早上看阳台的铃兰开了,摘了几支给你。”
苏清辞愣了一下——他根本不对玫瑰过敏,陆衍之这是在替他找台阶。他接过竹篮,指尖碰到陆衍之的手,感受到对方掌心的温度,心里忽然安定下来。
“谢谢。”苏清辞看着篮子里的铃兰,笑得眉眼弯弯,“我很喜欢。”
比起那束张扬夺目的玫瑰,他确实更喜欢这些带着露水的铃兰。它们不像玫瑰那样需要刻意打理,却自有一股清雅的香气,就像陆衍之的温柔,从不喧哗,却沁人心脾。
沈嘉言的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手里的玫瑰像是烫手的山芋。他没想到陆衍之会来这麽一出,更没想到苏清辞会毫不留情地接下那篮不起眼的铃兰。
“是吗?那倒是我考虑不周了。”沈嘉言强撑着笑意,把玫瑰塞给旁边的助理,“既然清辞不喜欢,就分给大家吧。”
说完,他看了苏清辞一眼,眼神里带着点不甘,转身离开了。
一场尴尬的对峙化解于无形。林薇拄着拐杖走过来,笑着打趣:“苏编剧,你这‘过敏’来得可真及时。”
苏清辞脸颊微红,没说话。陆衍之替他把铃兰插进桌上的空瓶里,轻声说:“下午有场室外戏,风大,我让助理给你带了件厚外套,在休息室里。”
“你怎麽知道下午要拍室外戏?”苏清辞惊讶地问。
“看了你的拍摄计划。”陆衍之语气自然,仿佛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快到饭点了,张阿姨炖了排骨藕汤,去休息室喝吧。”
苏清辞跟着他往休息室走,身後传来演员们低低的议论声,这次却满是羡慕。
“陆总也太宠苏编剧了吧?连拍摄计划都记得清清楚楚。”
“那束铃兰虽然简单,但胜在有心啊,比九十九朵玫瑰真诚多了。”
“我现在信了,有些人的爱藏在细节里,根本不用演。”
休息室里,陆衍之把保温桶里的汤倒进碗里,递到苏清辞面前。藕汤炖得糯糯的,排骨的香气混着藕的清甜,让人食欲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