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市的蒋婆子腌咸菜的手艺在他们这一片没人能比的过,听说是祖传的手艺,不少人都去她家里买咸菜。
三弟妹的咸菜比蒋婆子的味道好,蒋婆子家也卖腌萝卜,没有三弟妹的酸爽脆嫩。
于江绾还指着这泡菜卖钱,哪里会和她说,回道:“二嫂尝着好吃,吃完我再送些来。”
周家二嫂见三弟妹不愿说腌制的法子,撇了撇嘴,没再接话。
一旁的周母见状,只是看了老三媳妇一眼,开口道:“老二家的,把这盆咸菜放到橱柜里。”
“娘,这咸菜还没完全入味,得用盖子盖好,裹上布,再泡上两日,这样味道会更好。”
周二嫂听见放几日味道还会更好,心里越发的想知道这咸菜是如何做的了,炙热的目光看向于江绾。
于江绾看出周二嫂眼中的想法,直接移开视线,不看她。
厨房早上吃的碗筷还未洗干净,几人挤在厨房,乱哄哄的,周母开口:“去屋子坐着吧。”
除了周二嫂,几人往外走,屋外的雨已经从细雨变成中雨,在外干活的周家父子和几个孩子都赶了回来。
几人身上全部淋湿,头上脸上都是水,周母顾不得于江绾,赶紧去给几人拿干净的衣服,怕他们冻着受了寒气。
院子里除了于江绾都忙了起来。
于江绾站在屋檐下,擡头望着天,只希望雨能赶紧停,然而雨越下越大,一直到下午都没停。
院子里的泥地已经变成了稀泥,想到家里的大黄,雨这麽大,也不知道水有没有淹到狗屋,心中愈发的焦急。
周春芽见三嫂在门外站着不动,拉住她的手道:“三嫂,你站了好久了,坐会吧。”
于江绾低头回握住春芽的手:“我再站会,外面风大,你进屋去。”
周家一大家子都在屋里,一进去就要和他们说些没意思的话,她不想,还不如在外面清净。
周春芽家见三嫂不愿意进屋,朝屋里看了看,回头道:“三嫂,你等我会。”说完去屋里搬了两个小凳子出来。
屋里的周母见女儿一手一个凳子,殷勤的模样,又气又好笑,但转念一想,春芽和老三家打好关系,对春芽有好处,便接着和孩子爹说田里的事。
今天这雨一下,缺水的田地就不用引水了,但这雨一直下,又有些忧心雨水太大淹了田里的麦苗。
一旁的周二嫂见公爹和孩子爹说话,没人注意她这,她朝娘走了过去,提了要问三弟妹要腌咸菜法子的事。
娘开口问三弟妹要泡菜的法子,三弟妹肯定给。
“咸菜的事不要再提了,家里的咸菜吃完再跟老三家要。”周母见老二家的又提这事,脸上带着不悦。
“娘,为何不要?”周家二嫂不解,她们要是要到了这法子,也能去集市卖,到时候家里不就多了一门挣钱的营生。
家里的孩子也大了,以後娶媳妇都要花银子,想到家里的四个儿子,她恨不得马上得了三弟妹的法子挣钱。
周母见老二家的糊涂,老三家这手艺一看就知道是祖传的,祖传的东西能轻易给出来?
硬逼着人给,到时候闹开,她周氏图谋人祖传的东西,脊梁骨还不得被人戳断,家里的日几个孙儿还娶不娶媳妇了。
周母板着脸看着老二家道:“去把春芽屋里收拾下,这雨一直不停,老三今晚会留下。”
周二嫂看娘不悦,不敢再提,愤愤的去收拾春芽的屋子。
“三嫂,坐。”周春芽将板凳塞到嫂嫂身後,自己也跟着坐了下来。
于江绾说了声谢谢,坐了下来,板凳很小,坐下却很舒服,她低头看了眼。
这板凳半个手臂高,四方四正,板凳中间微微凹进去了一些,和屁股很贴合。
“这是大哥做的,家里还有许多。”周春芽说到这,凑到嫂嫂耳边小声道:“三嫂,一会走时,让娘给你拿两个,要是娘不给,我下次去偷偷给你带两个。”
这样娘就是不想给也没法子了,她可真聪明,笑了两声。
于江绾被周春芽一副她真聪明的样子,逗笑,伸手揉了揉她的头:“不用,这板凳做着不费事,等你三哥休息,让他做两个。”
于江绾话出口想到周子正今天没带雨衣,也不知道他当值的地方有没有多馀的雨衣给他穿。
她望着屋外的雨,希望在周子正下值前雨能停,她趁着天黑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