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皇太妃是皇上的什么人 > 第136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 卓业稷(第1页)

第136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 卓业稷(第1页)

第136章第一百三十六章卓业稷

卓业稷,年二十,汲郡卓氏女,现任从六品大理寺丞,东宫十八学士之一。

二十岁的大理寺丞,放在哪里都能说一句年轻有为,更何况卓业稷同时背靠东宫伴读与汲郡卓氏两座靠山,身份贵重绝非等闲。

这样一位出身尊贵丶手握王牌丶前途无量的年轻京官,归京路上,在行安与灵水二县交接的地界上失踪了。

朝廷钦差高坐上首,司州别驾陪坐一旁,县署公堂高大气派,头顶‘明察亲民’的牌匾幽幽反着黑光。

行安县令和灵水县令争先恐後推卸责任,只差当场大打出手。

行安县令率先表示:“刘寺正派人传信之後,卑职立刻调动本县衙役丶差役,又去军备所借了二十人,沿途搜索本县至龙崖山一带,并查探临近村镇,均无任何线索,想来卓寺丞是过了龙崖西峰之後遇险——前些年那边曾有山匪出没,听说前任孙县尊过去多次谋划剿匪……”

灵水县令差点跳起来——龙崖山横亘在行安县与灵水县正中间,西侧是行安县所辖,东峰则在灵水境内。

姓卢的这老狐狸嘴一张一闭,直接把黑锅推到了他头上。

他肚子里把行安县令祖宗十八代挨个问候了一遍,皮笑肉不笑地道:“卢县尊此言差矣,龙崖东峰闹匪,那要追溯到僞朝年间,慕容氏倒行逆施留下孽债,才逼得良民走投无路落草为寇。自大楚立国,我灵水县民熙物阜,又有成丶孙二位县尊相继教化黎庶丶剿灭匪寇,如今已是民用丰足,风平浪静,再无匪患。”

说完,他喘了口气,假笑着道:“听说卓寺丞途经行安县,曾在官署下榻过一晚。”

这话可就太意味深长了。

卓业稷任从六品大理寺丞,肩负复核各地刑案之责,此次离京便是外出办案。灵水县令此言一出,简直是明指行安县吏治不够清明,暗示卓业稷是知道了什麽内幕,因而失踪的。

行安的卢县令又不是傻子,当场脸色涨红,披块布就能上戏台子扮关公,猛然擡手指着灵水县令,气得手都在抖。

堂上的司州别驾手也在抖,同样是气的。

两位一县之尊,堂堂正七品朝廷命官,竟在上官面前如此失态,简直体统全无!

朝廷钦差神色各异,无声静坐,分明没有做出太多表情,但那平静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嘲讽。

司州别驾陈繁陪坐一旁,脸色铁青,深感丢尽了脸。

啪!

一声巨响震惊全场,是陈繁忍无可忍,重击桌面:“都给我住口!”

亏得他一个文人竟有这麽大的力气,刹那间衆人仿佛看见桌子原地跳起又落下,原地晃了三晃。

两名县令仿佛醉汉骤然清醒,意识到头顶还坐着诸多上官,嫌恶地对视一眼,又同时惴惴垂首谢罪,不敢多言了。

陈繁馀怒未消,冷冷剜了两名县令一眼,转头顺了顺气,道:“教天使见笑了,下县卑官,一时情急有失体面,并非刻意胡言乱语搪塞天使。”

正副两名钦差一主一次,各自坐在椅中,闻言神色各异。主位上的绯袍官员转过头来,半含淡笑,说出的话却绵里藏刀:“别驾不必担忧,我等奉旨前来,只为查清卓寺丞下落,不管官员升迁。”

然後他稍稍侧首,道:“世子还有什麽想问的话?”

次座上那名年轻人终于擡起头来。

他年纪非常轻,鬓若刀裁,眉如墨画,但身上竟然穿着一袭紫袍,更无其馀佩饰,唯有腰间垂挂着一块标示身份的世子玉符。

擡头的瞬间,陈繁下意识屏住呼吸。

有种难以言说的压迫感扑面而来,和年纪身份无关,纯然源自年轻人本身。

只听那年轻人卷起手里舆图,道:“一个问题——卢县令,从行安县过龙崖西峰,即使骑马赶路,至少需要花费一天半。期间,卓业稷投宿何处?”

行安丶灵水两县虽然名义上边界相邻,但实际隔着半座龙崖山,官道曲折绕经山边,真正赶起路来要走的距离绝对说不上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