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资本游戏或许肮脏,可我的梦想白白胖胖
“独立女性”是自消费主义之後第二大女性陷阱,无数女人为资本榨干自己的最後一滴血,只为戴上这顶皇冠。她们高傲地将自己与精致丽人区分开,毕竟後者只拥有美丽的皮囊,而前者则拥有强悍的灵魂。
纪忍冬是“独立女性”衆多信徒之一。
Word文档里每一个字符都是她虔诚的供奉。每当她从顶端菜单里选择文件,点击新建文档,一幅宏伟的学术蓝图在她脑中潜龙出水。没错,她会成为冉冉升起的学术新星,梳着黑色马尾辫扫平一切黄毛。
她,纪忍冬,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女人,要上桌!
完成一篇论文的第一步既不是查阅文献,也不是提炼观点,而是——选择字体。她从字体菜单中选出她寒酸的真实身份,“TimesNewRoman”,又名,新时代牛马。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谷歌学术和知网的论文点击量还没小红书吐槽贴高。她觉得自己像老黄牛一样,日复一日地耕着一片无人问津的地。像脱缰的野马般,离繁华锦绣新时代越跑越远。
最近几天,她这只老黄牛突然耕到一块宝地。通过安娅引介,她竟与霍氏集团合作文化项目。纪忍冬第一次感到,历史学是一个没有被时代抛弃的学科。
霍氏集团,澳洲最大的华人贸易企业之一,手握一千多家当地亚洲超市的货源,业务涵盖食品丶服装丶美妆等衆多领域。从去年开始,霍氏集团致力于打造生活文化于一体的华人社群,培养同根同源丶血脉相依的核心用户群体。
纪忍冬名为“文化寻根之旅”的研究项目就挂在这个社群发展计划下。
对接负责人之後,她干劲十足。毕竟三万美金研究资金对于贫寒的历史系是大新闻。系里的老师同学议论纷纷,有人猜纪忍冬是隐形的中国富豪,“madeina”背後的神秘力量。有人猜她向资本献身,成了中国版雪莉。
她听了笑而不语,在键盘上狂敲一千词。
纪忍冬在图书馆泡了三天半,这终于在第四天下午整理好初步提案,发给项目对接人。她哼着歌晃到咖啡吧休息,边上正好有两个中国学生在聊八卦。
“诶,你听说了吗?机械工程那个许洋被警察带走了?就在他们实验室!好多人都看见了!”
博士生活烦闷,八卦传得尤其快。这几天C大博士圈沸沸扬扬的八卦人物,除了纪忍冬的神秘金主,就是机械工程系实验室打人事件的肇事者许洋了。後者以其案件残酷性和现实教育意义,在知名度上力压前者。
“当然!谁不知道这事啊?”另一人道,“据说砸坏了两台苹果电脑和一台3D打印机,人当时就被带走了。实验室变成第一现场给贴了封条,他们组一周没开工了。”
“什麽原因?”
“组内分赃不均呗。”
“分赃?不均?”
“咳,这个项目的idea是许洋想的,他本身打算随便找个小期刊发一发。没成想导师半途叫他去做一个有望冲击顶会的项目,之前的项目就搁置下来。许洋有个师弟,自打进组就一直没发表成果,导师就把许洋做了一半的项目给师弟做。”
“所以许洋就心生不满?把人打了?”
“差不多吧。据说这个许洋还有点学术洁癖,嫌师弟的数据不够‘干净’,发生过几次口角。师弟记仇,论文投稿时把许洋的名字从第二作者位拿下来了。”
後来的事人尽皆知。警车鸣着警笛从周日晚八点的实验楼下呼啸而过。彼时大部分实验室都亮着灯,电阻丝辛勤劳作丶培养皿蒸蒸日上。
矮个子许洋顶着一周没洗的油头被押上警车,住进了看守所,和满身麻味的“丧尸”兄弟们同枕共眠一整晚,第二天上午才被闻讯赶来的导师保释出来。
纪忍冬把奶泡兑进咖啡里,趁热抿下一口,五味杂陈。都说书生不知世故,可牙塔里自有一套生杀规则。一篇论文idea从哪来丶实验人如何平衡数据真实性和整齐度丶成文时怎麽把故事讲漂亮丶定稿时如何安排作者顺序,到处是灰色地带,也步步有雷池。
许洋的雷池伸进了灰色地带,于是他过刚易折,伤人伤己,最终触犯了法律。师弟的灰色地带越过了雷池,于是他此时正躺在医院里阅读自己的停学通知。个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也。
纪忍冬捏下一把冷汗,听来的每一条八卦都是一声警钟,提醒她作为“独立女性”的漫漫“上桌”路危机四伏。
刚从咖啡吧吃饱八卦回到书桌,纪忍冬就收到项目对接人的反馈邮件。
直觉告诉她,这封邮件不太对劲。按理说,她只和发展营销部联络,可抄送人一栏却出现安娅的名字。
再看邮件内容,措辞颇为随意,既不是简单知会,也不像汇报工作,更接近熟人玩笑:
「娅,计划书来了,看着挺像回事,还真能跟我们客户需求对上,我可以放进正式企划。你是金主,放不放看你咯?」
正当她嗅出诡异时,邮件就在她眼皮底下消失了。
对方撤回了邮件。
显然,这是一条不该她看到的内部对话。
纪忍冬哆嗦着手刷新了三次,邮箱平静得像一潭死水。她多希望方才是幻觉,可惜她的视网膜将画面如实汇报给大脑,邮件内容还清晰存放在记忆里。
她双眼散焦,望穿打磨了一周多的提案:五千三百六十七个英文单词,脱胎于全系同仁给予厚望的研究计划。原来它根本没进营销企划部的正眼,整个合作不过是安娅出钱哄她的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