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晚上能不能留下来……聊聊弗洛伊德?
睡前看小说是纪忍冬从很小的时候就养成的习惯。
纪忍冬七岁生日那天,妈妈牵着她的手走进一家书店,对她说,“你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从今天起,你每个月都可以来这里买一本新书。”
小小的纪忍冬看着玲琅满目的儿童读物,上面有很多字她都不认识。看来看去,她发现有一个系列的书封面上画着调皮可爱的小朋友,跟她年纪差不多大。
“妈妈,这本书叫什麽?”
封面上的卡通女孩,正闭着眼跳芭蕾舞。
“这是《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之——漂亮女孩夏林果》。”
纪忍冬看看封面上的小女孩,再想想自己,既不会跳舞,也算不上漂亮。
“那这本呢?”她看向旁边一本书,封面画着上一个高马尾的骄傲女孩,拿着根铅笔,趾高气昂地批评一个皮猴子模样男孩。
“《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之——同桌冤家》。”妈妈拿起书翻了翻,替她概括出大意,“讲的是成绩很好的中队长路曼曼丶和捣蛋鬼马小跳之间的故事。”
纪忍冬摸摸短袖校服袖口的两道杠。没错,这就是她了,成绩好的丶讨人厌的丶爱告状的中队长!
“妈妈,就买这本吧!”
新书抱回家後,纪忍冬很兴奋,待在房间里读了整整一天,却只读完了一页。书里生字太多了,需要她不停地查字典才能读懂一句话。
年仅七岁的她还不懂得创作和现实的区别,就在心里懵懵懂懂地种下一颗种子:乖乖女总有一天会遇到一个混小子。
可纪忍冬觉得班上的小男生们幼稚又无聊,属于她的混小子到底在哪里呢?
时间一年年过去,她的书架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前几年家里搬家,她把很多儿时的旧书都捐给了山区小学,唯独留下了那本《同桌冤家》。
她上了大学丶读了研究生丶又来美国读了博士,睡前手捧着的从纸质书换成Kindle,又换成平板电脑。
直到两年前,她给自己列了一个拉美文学书单。
昏黄床头灯照亮本白纸张,她每每震惊于拉丁美洲人的奔放和狂野:啊?谁又和谁搞在一起了?这孩子又是谁的?
她笑自己书呆子。难道读几本拉美小说就能看懂阿根廷浪子了?可还是读完了一本又一本。
今日的夜晚属于墨西哥作家劳拉的《恰似水于巧克力》。
刚看了两页,手机叮咚一响。是卢卡发来的微信:「我想吃卤肉饭了,周末去你家做?」
她放下平板电脑:「我周日要赶个due,下周吧。」
卢卡不死心:「周六呢?」
纪忍冬轻描淡写:「我有事。」
「约会?」两个字一个标点,酸酸的。
纪忍冬故意含糊不清:「差不多吧,下周等你的厨艺啦~」
犹抱琵琶半遮面才能引发男人的危机感,而男人的危机感正是纪忍冬这样的女人的安全感。
她满意足关上台灯,拉上被子,沉沉睡去。
纪忍冬周六确实有约,可惜不是约会。她应邀去祝远山家参加观影会。
收到祝远山地址时,她着实吓了一大跳。那是整个芝加哥市最中心的商业区,俗称“华丽一英里”。
她想,这个祝远山八成是租在了一间百年老楼里。即使在奢牌林立的核心商圈,也见缝插针地挤着一些十八世纪低矮楼房,据说是为了保留城市风貌。窄小窗户和破旧外墙,俨然《哈利波特》电影里的“凤凰社”社址。
搞艺术的嘛,总追求些别样质感。
然而,当她迈下网约车,擡头在摩天大厦中辨认出祝远山寓所的那一栋时,她有种逃跑的冲动。
祝远山住在沿河的一栋玻璃幕墙公寓里。流线型的建筑像天外来物,在川普大厦丶万豪丶希尔顿等一衆高档酒店楼群里独树一帜。大厦脚下是歌舞升平的不夜城,横穿整个芝加哥市的密歇根河将它映在水里,是无上身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