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不小心捡到了落魄太子是不是主攻文 > 第78章 渡桥隐晦(第2页)

第78章 渡桥隐晦(第2页)

“家主,文家的信。”有小厮匆匆忙忙的走入书房。

书房里的墙壁上挂着“宁静致远”四个字,是前朝大家留下来的作品。小厮走过那块儿刻着“安里斋”的牌匾,把信件双手奉上。

柳度只是看了一眼,就低头继续做自己的事情,“退回去,不收。”

“这事是文家自己作恶,查到底与柳家也没什麽关系,告诉文彦,自己当初手脚不干净,就别怪别人翻出旧案。”

“文家主似是怨言颇大。”小厮低声说,“家主,文柳二家到底是一脉相连……”

“谁同他们一脉相连。”柳度落下最後一个字,把笔放在一旁,他对着光细细察看自己临摹的大作,“文家喊破天去,没有证据也翻不起风浪。”

“他们虽然短视,这一遭也未必就是绝路。文家在西北扎根这麽多年,没有那麽轻易就被撼动的道理。”

柳度站起,似是对自己那副字不甚满意,又扯了张新纸来,“至于柳家,新皇上位後,我们的根在朝廷。”

“朝廷不倒丶我们不倒。”

小厮躬身称是,退出了书房。

柳度是半朝座师,家中又出了当朝的皇後,正是如日中天风头无两的时候。小厮——柳更看着柳家宏伟的院落,那只老燕似是飞不动了,镇日在树枝上昏睡,反倒是新燕来去忙碌,衔泥筑巢。

他心中莫名有点儿慌乱,柳更想着文家,想着那句“没有轻易就被撼动的道理。”

他擡步下了台阶,有一搭没一搭的混乱思绪从脑海中划过。

“没有被撼动的道理。”——可是即使富庶无量如宣家,不也是短短三月就化为乌有了麽?

————————

今日的青州城,有蒙蒙的春雨。

叶屏坐在雁山里,叶执在他身後,为他撑伞。

春雨洗净了雁山。草叶,树枝,甚至林中穿飞的鸟儿,满地零碎的石块。乌云黑压压的覆盖着山隘,一眼望过去,是深深的丛林,看不到头。

将军今日没有穿戎装。叶屏换了一身文士服,绣着叶家标志的青竹。叶执亦然,他肃立在旁,主仆二人恍然间仿佛回到了叶府故里,那些还在书院就读的时日。

他们在雁山中调查了近两个月,守备军几乎要把整座山都翻过来。吴均来阻止,官府来阻止,而後叶执拿刀拦着将军府门,叶屏挂印,衆目睽睽之下脱下了那身将军战袍。

“那一战,死了我的父兄。”叶屏依然是那副生人勿近的神情,“拦我者,视为同谋。此後,就是我叶屏的仇敌。”

最後官府没有带走将军印,守备军大多是叶氏馀部,依然听他调度。

但是叶屏自那日起不再戎装。

他们围绕着那座不知从何而来的监狱安营扎寨,终于在昨日的时候发现了其中暗藏的玄机。

有个士兵沿着监狱墙壁摸过去,意外的发现了鞋子上的细小土粒向着一个方向移动,叶执听说了这件事情,顷刻就明白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少爷,墙壁中应是有一间暗室。”自从叶屏换下了那身战袍,他便恢复了从前的称呼。

叶屏下令说要砸开,于是就有了今日雨中的情形。

士兵们挥动着工具,一锤一锤的砸开那腐朽的墙壁。随着白灰与土块渐渐落下,有人敲了敲,听到了回声。同伴沿着那处用力,只一下,就看到了那堵墙出现了一个很大的豁口。

他们惊喜的看向对方,转头又笑着向自家将军挥了挥手。

微凉的雨丝中,叶执笑不出来。

山中雾蒙蒙的,从远方只能看到黑黝黝的大洞。它让人无比恐慌却又让人想要接近,一窥这一处封藏在此十几年的秘密。

“少爷。”叶执跪了下来,他低声喊着,“让我去看。”

叶屏站起身来,他难得带了点儿笑,看着身侧陪伴着自己长大的青年,“诗书礼义我都读过,大梁律法亦深藏在心中。”

“我肩上背着西北三府所有守备军,虽然卸下了将军印,但是我还是这大梁的臣民。”叶屏像是在说服他,也像是在说服自己,“山河犹在,虎狼环伺。我不会冒险。”

“我只是想要一个真相。”叶屏长身玉立,回首时仿佛还是十几年前七步成诗名动西北的少年郎,“文家有文家的下场,宣家有宣家的冤情。我只要属于我的那份真相。”

那场仗之前,叶屏是可以任性妄为的边关少爷,他可以随着心意跑自己的马,养自己的雄鹰,写自己的诗词歌赋,甚至在歌楼上一掷千金。

那场仗之後,叶屏是扛起家族使命与传承的唯一希望,从此他不再是他,他是三府的安危,百姓的牵挂,是朝廷拦住西北十二部落的最後一道铁索。

叶屏读诗,小的时候最喜欢的是那一句“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他送父兄行军,满心满眼都是歆羡与期望。

後来,才知道边关没有少年风流。烟尘和战火中磋磨过的身躯,再记不住那些白描或是比兴。他守在城门上,听着呐喊声,眼前再次浮起亲人远行的身影。

思来想去,辗转反侧,只能念出一句——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写不完了写不完了,等我考完试了补。

啊啊啊啊啊啊我真的很讨厌这种ddl前一天突然变卦的老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