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微臣怀了龙种 > 名声大噪(第1页)

名声大噪(第1页)

名声大噪

城墙很快就修到了虎口关,这项大工程总耗时一个半月,在二月中旬正式竣工,比所有人预想的都要快。

在解散工匠和苦役之前,云昭尘让赵肆把剩馀的粮饷,换成一贯一贯的铜板,每名工匠都可以领到三贯钱,外加十个白面馒头,白面馒头是给他们在路上充饥用的。

另外,还有五万被抓来服役的百姓,每人能领一贯钱和十个馒头,剩下五万被抓来服刑的犯人,重罪者可减刑十年,轻罪者直接释放,再额外得十个白面馒头。

领完工钱後,那些百姓还舍不得走,见云大人亲自过来送行了,他们乌泱乌泱全都跪下。

历朝历代只要是大兴土木,苦的都是百姓,可这一次修城墙,他们一点都不觉得苦,因为每日都有白面馒头吃,受伤了还有上好的药膏可以用,干得慢也不会被打,就连工钱也比之前要多,干一个半月得三贯钱,这能顶一年的活了。

有些重情重义的百姓抹起眼泪,大声哭嚎着说:“大人您一定要长命百岁。”

云昭尘听到这句祝福哭笑不得:“都回去吧,路上小心。”

百姓陆陆续续往回走,牛二犯的罪较轻,被当场释放,他背着十个白面馒头,与另外几个同乡一起回家,走之前,他踮起脚尖偷偷看了云昭尘几眼,他知道这般美好之人自己连多看两眼都是奢望,因此他不敢肖想其他,看了几眼後,便心满意足地走了。

“牛二,前面那个工匠是咱同族的叔叔牛大柱,走,让他带俺们去馆子里吃顿好的。”同乡拖着牛二往前跑,追上同族的叔叔。

牛大柱是个大方之人,见到两个小辈来找自己讨酒吃,他大手一挥,将一贯钱给剪开,取下四十个铜板,给他们每人二十个,“拿去吃酒吧。”

“谢谢叔,这够俺们吃好几壶了。”

“走快些吧,你们老娘为着你们的事,不知掉了多少眼泪,那白面馒头留一个带回去,给老娘尝尝。”

“知道了。”

牛二是个很有孝心的孩子,十个白面馒头,他一口没吃,全都带回了家,回到家时,天正好黑了,他走进自家院子,见老娘坐在灯下纳鞋底,一双长满老年斑的手抖个不停,好半天才打好一个孔。

牛二在院中跪下,声泪俱下地喊道:“娘!”

屋内的油灯被打翻,很快,一道佝偻的身影蹒跚着走出,母子俩一跪一站相拥在一起。

老娘见到自家儿子没有半点的欢欣,她拍打牛二的後背,痛哭着说:“娘还没攒够钱,等攒够钱就能把你保出来了,你说你怎麽能提前跑出来呢,要是被抓回去……”

牛二打断他老娘的话,并把包袱里的白面馒头拿出来:“娘,孩儿不是越狱出来的,孩儿去修城墙了,修完了,云大人就把我们都给放了,还给了盘缠,您看。”

那白面馒头放了十多天了,仍然很软,牛二撕了一块喂给老娘,老娘含泪吃下,这馒头很好吃,但她并不关心馒头好不好吃,她只关心自己的儿苦不苦累不累,“快进去歇会,往後好好学门手艺,别让娘操心。”

“大柱叔让我跟他学做工匠,学好了,下月跟他要去修河坝,娘,云大人是大善人,跟着他干活不累……”

旁边不远处的一户人家,点起油灯,七八个饿得面黄肌瘦的孩子从床上爬起来,一拥而上,抱着牛大柱的腿喊爹,“爹,你这麽快就回来啦。”“爹爹,小宝要抱抱。”

牛大柱将工钱丢在自家媳妇的怀里,剩下的馒头拿给孩子们吃。

小媳妇打开包袱一看,顿时喜笑颜开:“我去煮碗面疙瘩给你吃。”

“爹,小宝不吃馒头,留给爹吃,爹不要卖小宝好不好?”小宝明明馋得口水直流,肚子也在咕咕叫,却忍着不吃,只舔舔手指头。

牛大柱红了眼,把小宝抱起来,又哭又笑说:“不卖不卖,咱家以後会好起来的,等有钱了,就送你们去私塾认字,将来咱当个像云大人那样的官。”

在百姓的口口相传下,云昭尘名声大噪,有了民望的加持,他协理陛下处理政务,变得更加名正言顺,朝中无一人敢说他的不是。

回到京城後,云昭尘就开始着手准备修提坝的各项工作,他们大齐位于永江下游,常常发生决堤丶以及江水改道之事,百姓大多都住在江边,一旦发生洪涝,就很难躲过,种在江边的粮食也会被冲毁,难以抢救,另外还有一个隐藏的大问题,那就是每当洪涝发生之後,都会闹瘟疫,主要原因便是井水被污染,总之治水是头等大事。

云昭尘把水部司郎中召进宫,商量水利之事。

水部司郎中江安快步走进殿内,刚想跪下来行礼,擡头一看,见坐在御案後的人是云昭尘,他停顿了一秒,才跪下来:“微臣拜见尘妃娘娘。”

云昭尘从笔架上取下一支硬毫,扔向江安,挑眉笑道:“水部郎,你跟他们学坏了,也开始拿我打趣了。”

江安笑着回道:“岂敢岂敢。”

云昭尘收起脸上的笑意:“後宫不得干政,以後不许叫我尘妃娘娘。”

江安拱手:“下官遵旨。”

云昭尘没再多说,立马进入正题:“治水这方面,我只略懂一二,还得跟水部郎请教,这河道淤堵该如何疏浚,可有什麽好法子?”

“这暂时没有好法子,自古都是靠人力清理淤泥,若说好法子,倒也有,但耗费人力物力极大。”

“说来听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