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偏我来时不遇春什么意思 > 第 23 章(第2页)

第 23 章(第2页)

秋日里天高气爽,连着一个月的晴天。

信之的幼儿园离家一公里左右,刘杏群跟姜楷仪一商量,决定每天早晚接送信之,趁着好天气让信之坐婴儿车或者散散步,就不搭校车了。

路上经过大菜场,她能顺便买点食材。秋日里天气干燥,她要给信之给楷仪炖点润肺的汤水。

姜楷仪都听她的,对她只有感激。

在办公室听隔壁的周倩讲家里做的饭菜不合胃口,她心中也笑了笑,每周去玫瑰园吃两次饭,赵玉芳做的都是林乔爱吃的。她本身没什麽口腹欲,不好吃也不会在赵玉芳跟前提,吃不饱回来自己加餐就是了。

倒是赵玉芳这个做奶奶的常把信之挑食挂嘴边,却也不见她去尝试给信之做新菜。

姜楷仪笑自己双标,她确实不要赵玉芳插手信之的饮食,但赵玉芳经常说那些让她心烦的话却不动手做又让她觉得好笑。

因着信之不搭校车了,赵玉芳跟林大海正好也起得早,干脆一起散步送信之上学。

从小区出来过了马路行在人行道上,刘杏群右肩上搭着信之的小书包推着车往前,书包往下滑,她停下脚步理一理,林大海见状忙抓住推车:“我来。”

“不要不要,要刘阿姨推。”信之不答应,两条小腿在车里晃荡表示反抗。

赵玉芳跟林大海不晓得这是他的刻板行为,她又怪信之胡闹:“信之听话,爷爷推你。这是你爷爷,亲爷爷,我是你亲奶奶!”

话讲出来带着气,不过信之可不管。

“不要不要,就要刘阿姨推。”

信之自顾自输出的同时刘杏群就把肩上的书包递给了赵玉芳:“阿姨,麻烦你帮我拿着。”

“信之放松不着急,刘阿姨来推你。”她抓住推车,又弯下腰跟信之说话,“走了,我们出发。”

信之放松下来,继续上路,刘杏群跟林大海赵玉芳解释:“不是信之不亲近爷爷奶奶,他只是习惯了。还有去一些地方走哪条路,吃东西先吃什麽後吃什麽,都有他自己的习惯。”

“一般情况下,咱们都尊重孩子的做法。”

她不能说这是因为信之是阿斯伯格,这种刻板行为是无法改变的,或许他长大了会学会隐藏。

但听在赵玉芳耳朵里都是孩子被惯坏了,更加坚定了要弄走刘杏群的决心。

把信之送到学校,老师在门口接走孩子。

今天只上半天,下午放假,信之笑眯眯地跟他们再见,由着老师牵着手进了园。

这边他们仨送完孩子刘杏群说要去菜场买菜,赵玉芳附和:“一起去,我们也去逛逛。”

赵玉芳走了两步又转头看,随後小跑着到了老师跟前,刘杏群观察着她,瞧见她跟老师笑着说话,不知道讲什麽。

林大海依旧站在刘杏群旁边,问她要买什麽菜,他们自个儿种菜的,会挑。

“买条鲫鱼,信之爱吃鱼汤面。”林大海跟她讲话刘杏群收回了目光,放缓了脚步等赵玉芳,“再买些煲汤的食材。”

说着话赵玉芳回来了,三个人又往菜场去。

“跟老师说什麽呢?”

赵玉芳冲林大海摆摆手:“没什麽,就是谢谢人家老师对咱们信之的关爱。你别说这老师真客气,我瞧着里边还有不少外国老师外国孩子。咱们信之能跟这些孩子聊一块儿去吗?”

刘杏群笑着告诉她:“阿姨您放心吧,孩子们有孩子们的交流方式。这里的老师很负责,每天都会跟楷仪他们汇报信之在幼儿园的情况。”

聊着聊着到了菜场,刘杏群跟他们知会了一声:“阿姨,你们要买什麽你们去逛,一会儿咱们还在东入口碰头。”

刘杏群一走赵玉芳也捣捣林大海:“走,咱们去买只鸡,给信之炖汤喝。”

林大海挑了一只走地鸡,看着就有劲儿,赵玉芳拎在手中啧啧:“这大小刚好,给信之蒸着吃,原汁原味。”

又感慨城里什麽都贵,他们在青都,吃的鸡都是家里养的,那才是满山跑的正宗竹林鸡。

俩人往东入口走,瞧见刘杏群站在卖鱼摊前,赵玉芳喊她:“买了什麽?”

“哎,阿姨,你们来了。”刘杏群提了提手上的袋子,“一些玉竹丶羊肚菌,回家炖汤,还买了些野生小鲫鱼,煮鱼汤给信之下面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