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丶1
接到母亲电话的时候,何偲颖正在爬楼梯,爬得气喘吁吁,恨不得将自己一分而二,一半扶着另一半走。和她同行的还有个男人,对方的体力看上去比她好很多,爬到七楼还脸不红气不喘,甚至有空扫她一眼,似乎在奇怪何偲颖为什麽不接电话。
何偲颖不用接电话也知道母亲李甲水要说些什麽,无非是问她的感情情况。
年前的时候,李甲水被介绍了一个算命先生,不知对方怎麽糊弄了她,总之李甲水对算出来的命运深信不疑,她还替何偲颖算了一卦,那先生说何偲颖今年命犯桃花,何偲颖听完便觉太过荒谬,叫人笑掉大牙,可李甲水却将之奉为圭臬,认定今年何偲颖一定会迎来人生新巅峰。
何偲颖不知道什麽时候人生巅峰的定义已经滑坡到这种地步,她只知道自己长期处于人生低谷,能从现在的状态逃脱出来也只勉强能称作来到人生平原,万一再碰上几朵烂桃花,那恐怕就要跳进人生盆地了。
事实上何偲颖不止一次劝李甲水放弃给她介绍对象,倒不是因为她不想找对象,而是因为介绍的那些对象多半看不上她,至于原因——
相亲第一面,看的无非是脸。
虽然没人追着何偲颖喊美女,她却早已在心里偷偷将自己定义为美女,就算不是美女,至少也是从小被人说笑起来讨人喜欢的长相,她自认不会在这方面遇到挫折,但她对自己的社会认同度有清晰认知。
但凡她有个正经工作,在当今的相亲市场上都可能成香馍馍,可惜,她是个无业游民。
不过何偲颖并不是全无收入,她有副业,或者说那才是她的主业,只不过她不太愿意往外说。
为什麽?
当然是因为发展得不好。
高中毕业册上,何偲颖写的梦想职业是作家,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主张鼓励式教育,对她说,何偲颖,以後出书了,记得在後记里写上我名字。借她吉言,本科毕业前,她的一篇长篇小说签约出版。新老朋友纷纷贺喜,所有人都以为何偲颖前途无量,半年後,何偲颖带着她的书上了阅读版面的热搜,虽然离登顶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但在圈子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只因书名旁边还有两个字——狗屎。
如今何偲颖没有勇气提起那本出版读物,她承认自己年轻气盛时有点用力过猛,书里对人的描写更强调多面性,并无颂扬的意思,说通俗点,就是无差别攻击所有人。
就像星座运势一样,人们总能找到对应的点感叹一句好准,在那本书里,所有人也都能找到对应的点,然後精准挨骂。因此成书出版後,何偲颖也挨了超乎想象的骂,网络评分一度降至三分以下,一溜“不会写就不要写”的评语,零星几句夸奖她对人性剖析的评论也被淹没在唾沫里,班主任应当挺庆幸何偲颖没在书里提他。
不过书的销量倒是不错,人们的好奇心远胜于被讽刺的危机感。
那时候何偲颖还有点孤芳自赏的意思,後来发现大家骂得挺中肯的。
辉煌是一时的,从毕业到现在,何偲颖往各路杂志期刊投稿不下百篇文章,长的短的,严肃的讽刺的,儿童文学,悬疑惊悚,各个类型应有尽有,每一篇都是她呕心沥血之作,然而被接收的还没她这一周爬的台阶多。
犹记得有一篇被编辑指出太符合现实,现在的人都不爱看这样的了,问她能不能改改,何偲颖的尊严不值钱,立刻表示只要给她发表,怎麽改都行,改成魔幻都行。
最後改完的那篇确实发表了,何偲颖收到了可观的稿费,但又挨了不少骂。那时候何偲颖彻底明白“黑红也是红”是什麽意思,因为她的博客跟着涨了不少粉丝,她甚至接了个广告,简直叫人热泪盈眶。
要是还有这样的机会,何偲颖也是愿意笑纳的,可惜现在这个时代,黑红都难,什麽都得竞争上岗。
如今何偲颖全靠给杂志写点专栏,帮学妹编点网络剧本赚生活费,偶尔蹭个热度接点活赚一波,收入基本能和瓯城人均工资性收入齐平,总结起来就是稳定得低,但因吃住都在家,竟然还存下了一点钱。
对于相亲这件事,何偲颖只有一个要求,李甲水可以介绍对象,但绝不能透露她的工作内容,毕竟现在上网搜她的名字,往下一翻还能看到骂她的评论。受到这一大条件限制,李甲水投出去的相亲帖没有一个收到回音。
何偲颖走到楼梯间的平台,擦了把汗才接起电话。
电话的内容果然不出她意料,只不过顺序有所变化。这次李甲水先是探听她最近有没有认识新的男孩子,然後劝她多出门走走,别老窝在电脑前写东西,最後又试探似的说,何偲颖,你到底是不是还没忘了他?
“妈,您说的是谁?我身边男人太多,记不清。”
何偲颖乌溜溜的大眼睛里流露出的情绪万分真诚,可惜李甲水看不到,唯一能看到的只有和她一块儿爬楼梯的那个男人,後者脚步一顿,回头看了她一眼,但何偲颖并未注意。
李甲水一口咬定何偲颖还对初恋柯俊念念不忘,时至今日还不找对象的原因是在等对方回国再续前缘,上演一出破镜重圆。
何偲颖听完没觉得离谱,只觉得艳羡,羡慕李甲水卓越的想象力,这麽戏剧的情节她随便想想就有了,不像何偲颖,绞尽脑汁写点稿子还全被打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