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女配她听到真凶心音 柯小聂 笔趣阁 > 第169章 169 那有嫌疑妇人面上透出一种平静(第2页)

第169章 169 那有嫌疑妇人面上透出一种平静(第2页)

他每次来看潘玉,潘玉总会夸赞自己妻子。

潘玉会牵着王氏的手,说话内容主要有以下两项,一则是他从前有眼无珠贪花好色实是无德,是有眼不识真珠。再来就是,潘玉开始夸赞王氏,说王氏极贤,服侍他可谓无怨无悔,体贴入微。

每逢此时,王氏话也不多,在一旁垂眉顺目,看着倒有几分温良恭顺样子。

沈偃性情好,也不代表他觉得全世界一切都好。

他会想潘玉的妻子王润可是真的心甘情愿?

其实没几个人愿意照顾瘫在床上大小便失禁的病人。

哪怕从前彼此情分好,本有孝心儿女,也会因贴身伺候熬得十分憔悴。

这夫妻之间其实也并无不同,若从前夫妻感情好也罢,虽多多少少有埋怨,也磕磕碰碰照料下去。

偏生王润跟潘玉的关系并不好。

潘玉得意时,也没怎样顾家。夫妻二人还搞互殴,你抓破我的相,你打肿我的脸。

这从前情分不怎样,一生病起来,王氏倒是被架上去。

潘玉不断夸赞,焉知不是对王氏一种道德上绑架?

夫本为妻纲,潘家又是一大家子住一道。旁人虽不能贴身照顾,动动嘴皮子却是很方便。王润若不愿意,道德谴责少不了。如此被捆绑,王氏是既不好和离,也不好不照顾,她甚至不好将太多的活儿推给下人。

王氏看来又是个顾惜名声之人,潘家上下对她倒是称赞有加,说她十分贤惠。那些来探望潘玉同僚亦是十分感慨,也个个都说王氏颇贤。所谓患难见真情,这吃醋计较的,才是真正在意你。

至少王润显得很在乎名声。

若要求个痛快解脱,做个泼辣妇人,名声体面全不要,也能争一争的。

但似乎对王氏而言,她绝不能不介意。

也许这样,王氏也只有一种法子可以解脱了。

那就是让自己瘫在床上的夫郎去死!

当然这些也只是沈偃的揣测,至于是否真实摸透王氏作案心理,亦是尚未证明。

再者更要紧的是证据。

薛凝也给沈偃出了主意,那便是引蛇出洞。

王润所用熏香可以提前备好,用上许久,不好抓个现行。但每日服食汤药必然要现添药物,趁机下毒。

潘玉如今瘫了,卧在床上,所服汤药里必然是没有类似雷公藤等虎狼猛烈之药。

方子里没有,仆人去药铺抓药,也抓不来这些猛药。

必然是有人暗暗自己添在药汤里。

而今就等着抓王氏一个现行。

薛凝也将这个案子大略给裴无忌说了一遍。

本来这个案子并不如何复杂,大体也查得差不多了,只差一个收网。

倒是因之前宫变,耽搁了几日。如今京城解禁,潘府又重新给潘玉买药,估摸着今日就能抓个现行。

皇後给了新案子,薛凝本也打算放下潘家之事,廷尉府自可收尾。

但而今薛凝心念一动,倒有些旁的联想。

她说道:“潘玉之妻王润,也是姓王。我之前看过卷宗,她与独守临江王府的王孺人是堂姊妹。”

王孺人就是当初太子身边的王良娣王蔷。

“廷尉府查案,也摸过王润的日常来往。她人际关系简单,日常来往之人并不多。自从潘玉生病,她也绝了与别人往来,只单单跟王孺人说话。每隔上十天半月,她总会去临江王府,寻自己堂姊说说话。”

裴无忌目光闪动,反应得也很快:“太子死前,也时有呓语,神智不清,身子骨极虚弱。”

“而王良娣从前在太子府上时,亦以善于调香闻名,本就颇通药性。”

也许一个教得好,一个也学得会。

聪明人当然不能一下子就下猛药,那就太过于明显了。

天长日久,身躯日耗,最後再也救不了。

那如此一来,本来潘家一桩连人命都没有的小案子就值得细细去探看了。

薛凝心下当然还有别的疑窦。

那疑窦虽不算十分要紧,却令薛凝十分挂心,那就是沈偃对王润作案动机的推断。

沈偃的推断可谓人之常情,可薛凝倒有点儿别的想法。

她也曾随沈偃去过潘府,见过王润。

王润也不像是虚耗过甚,焦躁怨怼模样。

正相反,王润面上透出了一种平静和满足,竟似让王润眉眼显得和顺起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