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母后我不想努力了沉坞 > 132140(第9页)

132140(第9页)

他把查抄豪强所剩的那份备用金,并一成挖出的财宝合并起来,准备在雎阳建一座学宫。

媲美齐国稷下学宫的那种!

实在是刘越不缺钱,这个主意,是他拉着晁错清点宝藏的那一刻,早早就有的设想。

他也早就谋划好了,韩师傅的养老金不能动,彭师傅就靠韩师傅养;至于剩下的宝藏,当然是要好好建设封地,争取让母后能安心地过来小住。

建设得越繁华,他日后的咸鱼生活就越舒服。

而建立学宫,首先就要像末世放喇叭宣传一样,弄个震撼的噱头。他转身找上张良陈平,灰黑色的眼睛盛满了甜意:“二位师傅是天下谋臣的榜样,崇拜者不知凡几,一定能给学宫甄别合心意的老师……”

随即耷着脸解释:“今天的功课,我写完了。”

张良放下枸杞水,陈平手一抖:“……”

刘越说完,蹬蹬蹬地跑回寝宫,唰唰写下几封信。

一封给萧师傅,萧何认识数不清的大贤,本身更是集大成者;一封给不怎么聪明的大哥刘肥,大哥稷下学宫里的人才都挤满了,浪费!为了齐国好,不如打包送他几个。

三封分别给墨家钜子、农家董公、化学大家,再一封寄给贾谊,一封塞给晁错……

刘越拉起晁错的手:“学宫包食宿,也包俸禄。阿错,你的老师张公有没有空闲?没空的话,张公的师兄师弟呢?”

晁错:“……”

连逐渐被遗忘的审食其也接到了任务,去民间寻觅出色的、有意任教的老师,不论男女,不论诸子百家。

便是公认神神叨叨的阴阳家,只要有真才实学,学宫也收。

“只要前来应聘,就能与运筹帷幄的留侯、解白登围的曲逆侯见面,限期一年,过时不候。”

刘越认真地讲,审食其认真地听,片刻,审食其:“……”

他艰难地问:“二位君侯能同意吗?”

刘越若无其事,藏起写大字写得酸疼的手:“他们没有拒绝。”

审食其表情沉重地走了。

晁错迷失在一声声阿错里,果真写下了书信,递出的那一刻,他想到一个问题。

要命的问题。

老师有了,生源便不用愁,可是,藏书呢?

刘越沉思起来,终于召见了梁国主管礼仪教育的朱太常。

……

听说大王有意建立学宫,朱太常还来不及欣喜,感叹天降大馅饼,就发现资金有了,老师也在路上,他们什么也不用做,只需统筹管理,监督少府兴建就好。

朱太常:“……”

就很秃然。

“大王欲建学宫,实乃利在千秋。”他绞尽脑汁,敏锐地指出,“只是,学宫里的藏书……”

刘越眼睛亮闪闪:“不如这样。孤从前启蒙的长安天禄阁,以及石渠阁现有的、不涉朝政与舆论的内容,抄一部分放在学宫,如何?母后定然依我。”

晁错缓缓睁大了眼睛,朱太常呼吸一窒,怀疑自己幻听了。

天禄阁,石渠阁??

天禄阁那是大汉皇子读书的地方,至于石渠阁,天下谁人不知!

里头摆放了多少古籍残简,乃是诸子百家向往的圣地,萧何整理了十年都整理不完,还有消息称,秦末以来失传的、完整版的《尚书》就在石渠阁!

儒家学子朱太常手抖啊抖,捂着胸口倒了下去。

第137章

议论完藏书的事,刘越还想征求征求意见,譬如,先把学宫建立起来,再然后,便是官方牵头的书院书塾——上下开花嘛。

谁知太常竟是倒了,他沉默一会儿,悄悄和晁错道:“朱太常看着健壮,内里怕是有点虚。”

晁错:“……”

晁错下定了决心,便是老师不来,也得拉上师叔师伯,让师兄弟们前来求学。书册珍贵,错过是会遭天谴的,就是他,也想求大王给他一个旁听名额……

朱太常一脚深一脚浅地走了,刘越又邀请梁国相、少府令一起过来,雎阳城竖起耳朵,都想探听梁王第一次正式地召见官吏,是为何事。

他们大王没到国都的时候,唰唰扫荡了土匪;刚到国都,就不声不响拔除了七家豪强,还斗倒了御史大夫。免田租的诏令发放,不服者安静如鸡起来,多少人暗暗吸气。

这般作为,与越发低调的传闻不符啊。

并不循规蹈矩的手段,加上一颗聪慧脑袋,以后长大了,那还得了?

拥有一个英明的主君,绝大多数人暗暗高兴。联想到日后,大王在长安遥领爵土,靳丞相于雎阳总领国政,梁国君臣相得,上下一心,没准就超越了第一大国齐国,他们做梦都能笑醒……

这个时候,梁王欲建学宫的消息透露出来,像给雎阳刷了一层热油,人们心里火热火热的。

在无兵祸的当下,想要一国昌盛繁荣,无非是发展农治、教化。

建学宫飞速地替代了原御史大夫获罪,成为流传大街小巷的新闻,在这个节骨眼上,刘越无事一身轻,左张良右陈平,携长乐卫队与新组建的梅花司北上出游了。

赵安被留在王宫看管财务,幽怨的眼神让季心激起大片鸡皮疙瘩,与此同时,替代吕禄成为大王“新宠”的晁错,与小豆丁们同坐一车的时候,总觉得身上凉飕飕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