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也赞同说男童滚床,跟何氏一个说法。
吴红英给儿子使眼色,她觉的云云和儿媳妇的孩子,是男是女她都会喜欢稀罕。
她上前道,“亲家,那就都滚,儿女双全,岂不更好。”
下人江南话转述,何氏缓和的点点头。
范云招手,“小兰,你滚一遍,小五再滚一遍。”
五川是二婶在小兰後生的娃,今年五岁,再合适不过。
家里最小都顺着,到外就鹌鹑,不过最粘着小兰和听她的话。
小兰识字,边滚边背的顺溜,又教着小五,大人们见这一幕,笑的慈爱。
*
初六,小舅子带着人送来喜服。
白天,带着人把宅周围路边的树身都包上红纸。
初七晚上,范云是新郎,这明个就要成婚了,反倒没前几天的乱想,内心平静。
虽仓促觉的不完美,但明个得好好表现,还是得歇息。
他这还有睡觉的心思,长辈们确心扑通跳,说起云云这竟要成婚了的不实感。
尤其是吴家人,当初抱着来自家才五岁,怎麽也想不起来这麽多年咋过的。
一天天,一年年的,就这般大了。
妇人们聊的火热,另一边李思濠带头排练着怎麽抢门,提前先做些诗词丶对子,到时候用。
艾馀良明个记礼单的活,他只以为跟後面凑份子的,哪料到接了这个重任。
手腕不停哆嗦,准备好数支毛笔和墨条砚台,多备上几份总是好的。
陈学才丶吴玉宁他们则是作为伴郎,明个更是重任。
大川大虎他们也闲不住,下去把马和轿子丶迎亲的牌子又看一遍。
还有锣鼓唢呐这些,他们也得看好了。
客栈内灯火皆亮,就新郎官屋子静悄悄。
杨府,亦灯火通明。
清洗後绞脸等一系列准备,外祖母给梳头,关心爱护自己的人都站身边。
见母亲丶师娘他们悄悄拿帕子擦泪,杨竹西安慰她们。
早在十三丶十四及笄之礼时,她就知道有这麽出嫁的一天。
不仅心里平静,还带着笑意。
初次见到的面善感,再加上这些日子从不同人的口中了解到的。
即便无情无爱,也是个好相处的人。
杨竹西笑出声:“娘,外祖母,师母,我现在嫁个良人,你们该为我感到高兴才是。”
朝廷规定,十五岁不嫁就征收五倍人头税,再十七不嫁,可强制分配。
哪怕爹是布政使,但也止不住对她的贪心之人。
现在这个结果,杨竹西内心只觉幸运。
少年英才,但好似并没有那麽傲气,也并不书呆子。
离开那旋涡,可真是感到轻松。
远嫁对于她来说,如同是迎来一片崭新的天地。
何氏声音沙哑开口:“我的儿,盼你成婚後,夫妻和睦,儿女双全。”
杨竹西心中掩下不舍,“嗯,娘亲,女儿会的。”
她脑海里,曾经幼时与生母的记忆,只有零星一点,连面貌都记不得了。
而十多年与娘亲的相处画面,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