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共和国即将在八月底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消息,已经逐渐坐实了。
BBC今天一开始就上线了一档新节目,叫做“西亚战争倒计时”,甚至请到了GDI驻欧洲司令部的一个宣传口的军官,不过数据准备的很全,在共和国的信息管制一无所获的情况下,把德国和意呆利的物资准备查得还算详细,并据此推测,如果共和国要等待盟友一起行动的话,那么行动发起的时间甚至很可能还会晚于25日。
并不无遗憾地说:“UNSC系统的信息管制能力还欠缺专业性,共和国尽管做的还算不错,但是其盟友却欠缺了战争的警惕性,这对于作战的士兵来说是十分不负责的,对于全人类的战争进行也是不负责任的,因为这会让敌人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
8月6日午夜,共和国西部某地的综合战备基地,灯火通明,98集团军下属的上百架鹈鹕和胡狼运输机,正在停机坪上进行着引擎的预热,幽幽的蓝光照亮了硬质地面。
而人工智能控制下的各类作战车辆和装备,正在快速有序地装机,除了隐隐的车辆引擎声和运输机引擎声,没有熟悉的哨子声和引导员的跑来跑去,整个过程静默而快速。
这是集团军下属的某个合成旅,属于中型旅配置,没有太多的天蝎,不过各种轮式车辆还是非常多的,在沙漠地形里轻型轮式装甲车辆机动性还是非常稳定的。
步兵正在集结整队,然后由指导员进行动员,具体的命令,则要等到登机之后再宣读,并全程进行无线电管制。
说是步兵,但是为了适应将来宇宙环境,正在进一步升级全覆盖式外骨骼和各类外挂模组的班组步兵,看起来已经颇有点人形自走高达的感觉了,除了让人壮实一圈的外骨骼装甲,还有大量的集成模块,和挂在身上,不占编制的班组无人机。
当然,少不了士兵们喜欢用了多年的手枪式榴弹,这东西威力大,带的弹还多,可比筒子香多了。
“营长,到点了吗?怎么还没动静?”
全副武装的教导员抬着头看着天空,不知道在看什么,他个子挺高也挺壮实,听口音像是个山东大汉。而他身边的合成营的女性营长,则看着有点娇小了,甚至光看面容不看凛冽的眼神的话,还以为是个有些稚气未脱的少女。后者抱着自己的头盔,以便于浏览指挥终端上下达的各项命令。
“你在想什么,在东亚能看到地中海附近的轨道打击就有鬼了,你小子的行星地理怎么学的,还天天一口一个自己是新时代科学教育的高水平大学生,就这?”
“嘿嘿,营长,这不是咱心里着急嘛,您看您都是在东南亚战场打出来的,你看我这政工干部出身,还没打过几次大仗,现在心里就像猫抓一样,刺挠的很!”
“你不是外派去过德国参加过革命战争嘛,那边的仗规模不小了。”少女营长看了他一眼,然后继续浏览自己的信息,语气十分淡漠,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对教导员有意见呢。
“害,那边都不让我们上战场,我最近的时候就在柏林战役摸了一次枪,一梭子搂到底,西边的白军我还没看明白几个人呢,就给武直的机炮带着步兵和装甲车一起报废了。”
“然后呢?”
“然后我们就被集体后撤到大后方了,几个青年党的民兵小伙子给我直接架起来就走,怎么说都不听!艹!”
“你们要是在战场上牺牲了,提尔比茨小姐怕是不好交差哦。”
“。。。”
闲聊期间,西北方的天空,云层中间突然闪过一排密集的光点,携带着死亡的弹道缓缓拔地而起,然后快速消失在了天际,估摸着几分钟后就能得知它们的消息了,整个战役的序幕,当然还得是导弹带着大威力的弹头开路。
阴离子盐战斗部,这个装药也绝对够喝一壶了。
当然,共和国的打击,必然是饱和式打击,国土各处的发射旅,都在同一时间,发起了大规模的战略打击的第一章。
战前就能做到的事,现在当然要发扬光大,像毛子当年俄乌战争那样,打得扣扣索索的,自然是不可取的。
至于为什么是第一章而不是序章,那当然是因为,序章自然是由贯穿天地的轨道打击来开始的。
PS:搞定了,求一波票票,然后溜了,这书写到这里感觉都没几个人看了_(:з」∠)_
下本书,还是得琢磨琢磨,如何给大家整点儿花活儿。
第275章贯穿天地的轨道打击
东八区时间8月6日凌晨三点整,随着过顶轨道的武装卫星向海湾地区发动第一波次的大规模战略攻击开始,整个军事行动就在贯穿天地的轨道MAC炮对地打击中揭开了序幕。
这些武装卫星都是在战前紧急发射部署的,之前的武装卫星星座都在两次大规模的轨道战役中损失严重,特别是威力巨大的重型MAC星座,就和地球内现代战争的各类导弹发射群一样,不管你是防空导弹还是对地导弹还是反舰导弹,反正都是十分拉仇恨的存在,被对方重点进攻是正常的。
共和国的天基力量快速成熟也就是这两年的事,然后就赶上了大规模的轨道战争,在这之前,虫群在西亚的沦陷区行动也是相当嚣张,甚至出现了大量的地表生物质建筑,菌毯都铺满了整个波斯湾西北方,原伊国国土的大部分和周边一大圈地区。
一直以来,对这个区域,目前基本也只有共和国有一定余力可以发动一些间歇性的战略打击,防止虫群完全无节制的膨胀,欧洲方面和毛子都已经无法突防虫群在西亚沦陷区建立的防空体系,只有少数高超音速武器能有较强的突防能力,但是那样的打击,其经济成本将是现在的西欧和毛子都无法承受的。
因此只有共和国会间歇性地使用弹道导弹搭载战略战斗部进行轰炸,打击其核心地带,不过随着虫群在这个区域的防御工事的巩固,还有拦截能力的逐步上升,打击的有效性也在逐渐削弱。
当然,现在时代变了,丢了制天权,共和国的轨道打击只要随着卫星星座的补充,那理论上是可以覆盖全球任何战区的,能否使用,如何使用,之取决于共和国在地球内部事务上的政策选择。
这个景象是相当震撼的,目前为止,共和国主要在东南亚战区的焦灼战场大规模使用轨道武力,偶尔会对北非战场的虫群,或者撒哈拉以南出现的高价值目标发动一些打击,然后一炮下去西方媒体日常大呼小叫,好像一炮轰炸到他们自己头上了一样,关键是在GDI严密控制舆论风向的体系内,很多群众还真的信这一套宣传,不知道的还以为和米国签署全球军事合作相关条约的是虫族而不是共和国呢。
这个夜晚,应该是共和国第一次以超大规模战役的要求,对非东亚地区以外发动大规模的轨道打击,贯穿天地的炽热光束来自天幕的尽头,刹那间就撕碎了当地干旱大气中本就稀薄的云层,然后携带着雷霆之威,以高超音速重重地砸入地面,磅礴的动能在连续轰炸下掀起漫天黄沙,瞬间被加热的空气和周围的冷气流形成温差,将飞舞的沙尘席卷着形成局部的小沙暴。。。
目睹这一切的当然是西亚战区附近国家的民众,还有在沦陷区坚持的各路武装势力和流浪部落,离得不算太远的话,甚至还能感觉到连绵的打击引发的地面震动。
只不过由于当地的沙漠地形,蓬松的沙地大量的吸收了动能的传播,因此这个大地震颤的震撼感觉还是差点意思。
一束一束的轨道MAC轰炸在天幕上闪烁,然后像是九天之上的雷暴一样,一闪而逝,随后就是橙红色的“天罚”,拖着长长的弹道,像是流星一样,对虫群的海湾虫巢心脏以及周边经过卫星侦察认为可能存在虫群地下工事的地区,都进行了饱和式的攻击。
然后下一个轮次,过境西亚的卫星群,将会对现在于高加索地区和小亚细亚地区快速前进的虫群重兵集群发动一轮劲儿足够大的打击。
而在这个恐怕不到十分钟的间歇中,也不会闲着,来自东亚纵深地区的高超音速突防的导弹群,会对海湾地区经过MAC打击,被掀掉了防御层的虫群,煮上一锅钢铁做成的肉汤。
整个前期战略打击,目标是消灭虫群的重要战役目标,破坏其战役集结部署,打乱其建制和集群,尤其是要消灭其进行战略反击的可能性。
白毛之前去外太阳系已经遇到过了对方基于导弹系统原理,但是烧的不知道是什么生物燃料的反轨道武器,对于科技快速恢复的虫群来说,掌握到这个层次的科技,确实不算是什么意外的事。如果虫群在地球上也大规模更新了这种级别的战略武器的话,那很难说一旦遭受大规模攻击,会不会进行二次反击,甚至不排除核反击的可能性。
共和国虽然有足够的拦截能力,但是周边国家可不一定,就算是上世纪的蓝星御三家的洲际弹道导弹,到现在又有几个国家能拦截呢。
当然,可以想见的是,这种昂贵的高科技打击,大规模地出现在西亚的民众面前,其震撼性有多强大。
东南亚地区的危险毋庸置疑,双方交火线往后一百公里内不允许有平民存在,全部北迁,三百公里范围不建议未经受专业训练的共和国公民进入,往南出国门审批都是很严格的,因此流传出来的视频不能说数不胜数吧,至少也可以说是聊胜于无,加上渣画质和日常当地群众被虫群威胁,打起仗来就不敢出门,外界对这种打击目前还没有一个直观认识。
这下算是给世界上演了一波堪比特效的未来战争景象了,特别是当安纳托利亚半岛地区,土国内由于战线快速后退,甚至撤的没有军队快的民众,这下算是直击了战争一线了。
半小时内,外网上就爆发式地出现了数十万条各种视角录制的轨道打击的视频录像。在地形不是大沙漠的小亚细亚地区,这个动静可就相当震撼了,每一发打击都像重锤一样,砸在人们的耳边,到后来每一发打击都能引发难民车队的一阵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