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秦时剑问明月女主 > 第180章(第2页)

第180章(第2页)

尤其是这些年来,秦国一直在沿着大河两岸向东扩张,如今西起河东郡,经上党、河内、东郡,除了依旧还在赵国手中的邺城、安阳十数座城池之外,秦军已经尽占大河两岸,阻断三晋之国的战略差不多已经实现。

但在顺势之时,河内、东郡一线是阻断三晋之国的利剑,而在逆势之时,从河内到东郡,却是秦国拉的过长而狭窄的战线,极容易被切断,秦国沿着大河伸出的利剑,在锋利的同时,同样也很脆弱。

眼下秦军新败,若是魏国与楚国找准机会再加入其中,楚、赵、魏三国一旦合力,韩国必然也会加入,到时候,免不了又是一场列国合纵攻秦之战。

而吕不韦这个久经风雨的老臣,在第一时间就看到了其中的危机。

“相国可有良策?”秦王政追问道,吕不韦看到的事情,他同样也能看到,但想要化解眼下的不利局势,他却还需要听听吕不韦等人的意见。

“想要解眼下的危局,并不算太过困难,王翦、杨端和所部虽未大胜,但也未曾大败,两人手中依旧有着六七万大军,让两人撤军退入上党郡,杨端和守上党,王翦进驻太原郡,以防赵国故地乱民复起。”吕不韦有条不紊地向秦王政讲述着策略道。

“相国,如今护军都尉以及龙虎禁军就在河东郡,何不让护军都尉率领龙虎禁军进驻太原郡,这不比让王翦进驻太原郡更方便吗?”熊启开口质疑道。

“护军都尉与龙虎禁军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吕不韦看了熊启一眼,随即向秦王政解释道。

“龙虎禁军需要调往何处?”秦王政追问道。

“东郡。”吕不韦道。

“东郡?”秦王政微微有些意外。

“大王,正是东郡,由龙虎禁军进驻东郡,以护军都尉的威名,向东可威慑楚国的故鲁之地,向南可兵临济水,施压于魏国大梁,足以让楚、魏两国不敢轻举妄动。”吕不韦道。

听着吕不韦在言辞之间一个又一个的楚国,优势威慑,又是不敢轻举妄动的,熊启多少有些不自在,但也知道吕不韦所说的的确是最好的选择。

同样不自在的还有秦王政,只不过他的不自在是因为杨明,想到杨明曾经向自己的谏言,若非是自己一意孤行,笃信秦军还会取得更大的胜利,而是见好就好,秦国就不会经历这样的惨败,也不会有如此的危局,秦王政又怎么可能没有一点感想。

“麃公,你觉得相国之言如何?”压下心中的别扭,秦王政向麃公问道。

“相国老成谋国,所言之方略,可行。”早已经进入退休生活的麃公开口道。

“那就依相国之言。”秦王政道。

随着应对方略定下,秦王政开始起草诏书,而吕不韦等人也准备告辞离开。

而一年多年,对吕不韦愈发冷淡的秦王政却一改常态,直接将吕不韦送到了宫门之处。

“仲父见多识广,智谋高远,正是秦国所需要的,还请仲父日后能够多帮帮寡人。”秦王政对吕不韦诚恳地说道,一如曾经的少年一般。

“为了大王,为了秦国,老臣自当鞠躬尽瘁。”再次从秦王政的口中听到曾经的称谓,吕不韦心中一动,似乎找回了曾经的感觉。

看着吕不韦远去的车架,秦王政眼中的笑意却突然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阵冷意。

当秦王政返回大殿后,作为中车府令的赵高已经准备好了诏令,只等着秦王政加盖印玺,就可以发往河东郡以及还在赵国南线的秦军了。

“等等,寡人还是给护军写上一道私信比较好。”秦王政突然按住准备发往河东郡的诏书道。

“大王,护军都尉早就觉得上将军会被赵军所败,曾向大王进言,现在上将军果然被赵军所败,这护军都尉此时会不会很得意?”赵高小心地观察着秦王政,说出了足以诛心杀身的话。

果然,随着赵高的言语在秦王政的耳边回荡,秦王政的视线不由一凝,他不是没有想到这种可能。

如果秦王政是昏庸之人,秦军大败,他必然会迁怒到杨明身上,认为杨明会看的他的笑话,在另外一个相似的时空中的数百年后,就真的发生过相似的事情,但秦王政终究是秦王政,但不会因为自己的心情而影响到国家大事。

所以,在听到赵高有着挑拨离间嫌疑的话时,秦王政的心神只是在瞬间一顿,随即就道:“大胆,非议朝廷重臣,你可知道这是何罪?”

“大王,是奴婢口不择言,还请大王降罪。”赵高闻言在惊恐之中连忙认错道。

“念你是初犯,此事就算了,若是以后再让寡人听到相似的话,寡人定斩了你的这颗头颅,免得你在寡人面前聒噪。”秦王政训斥道。

随后在秦王政的手中,一封写在帛书之上的书信迅速形成,随着书信封入卷轴之中,与发往河东郡的诏书一起被送出咸阳宫,朝着西北的方向而去。

另外一边,吕不韦回到府中,直接来到了书房中,愈显老态的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意。

秦王政的那声仲父,此时犹在他的耳边回荡,心情舒畅的吕不韦彻底放下心来,当初的选择终究还是正确的,他这一生曾面临过无数次选择,而他每一次的选择都是正确的,眼下的选择亦是如此。

当初秦王政一力促成攻赵,他一言不发,就是预料到可能会有今天的事情,秦国或许是不幸的,但对于他吕不韦来说却是另外一回事。

“大王终究还是太年轻了,没有我这样的老臣帮他看着,他很容易犯下年轻人都会犯下的错误。”吕不韦自语着,神色之间多有自得之意。

第301章龙虎镇帝丘

快马加鞭之下,来自咸阳宫的诏令与书信很快就出现在杨明的手中。

诏书尚且罢了,领兵进驻东郡,并不在杨明的预料之外,只是这封出自秦王政手中的书信,却是让杨明觉得有着烫手。

在书信中,秦王政虽然没有直接承认自己的错误,但却说杨明当时在咸阳宫所说之言是正确的,很是委婉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让秦王政承认错误,这样的事情杨明可不觉得有多么荣耀。

“还真的难得啊,哀家有多少年不曾见过大王他说这样的软话了。”凑在杨明的肩头,看着杨明手中来自秦王政的书信,赵姬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古怪的情绪。

这算是什么?

赵姬,秦王政,还有杨明。

“这样的难得除了太后之外,可没有什么人能够消受的起。”杨明放下书信道。

杨明之前之所以会向秦王政进言,除了确实担心那十万大军之外,同样也是因为相信秦王政这个人,现在这个秦王政虽然还有着各种问题,但毕竟是秦王政,而不是别的人。

在原有的轨迹中,在十数年后的攻楚战争中,秦王政不听王翦之言,以至于二十万大军损失惨重,面对那样的情况,他能够主动走出王宫请回王翦,而不是迁怒于王翦或是一意孤行、死不认错,这就已经能够看出秦王政的心胸与格局。

现在的青年秦王政当然还比不上中年秦王政,但他毕竟是秦王政,还是那个人,若是秦王政也是那袁绍之流,杨明可决然不会去当什么田丰。

想到在另外一个故事中,作为当时河北霸主袁绍手中的重要谋臣,在官渡之战前,田丰数次劝谏袁绍,结果袁绍却将其投入大牢之中,当袁绍在前线果然大败,看管田丰的狱卒恭喜田丰,说是袁绍归来后,必会认识到当时田丰之言是正确的,进而将田丰放出来,并对他更加礼遇。

但当时的田丰却说袁绍若是大胜,袁绍或许会以胜利者的姿态得意洋洋告诉田丰,他是正确的,进而以胜利者的大度地放过他,如此他还有活的可能,但若是袁绍大败,他只会恼羞成怒,害怕田丰会看他的笑话,而在自己回来之前派人将田丰杀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