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花朝节桃花酿丶丁香排骨丶梨花鸡子卷……
“尹娘子,你给我参详参详,为何我做的这道‘春韭炝河虾’,味道却颇为辛辣啊?”
“孟老,这韭菜的根部不易熟,要切得小些,还要先下锅炒一会儿才行的。”
“那你再说说,你昨日教我的那道醋溜菘菜,做出来为何只有醋酸,没有醋香?”
“醋能提香,却得出锅前沿锅边淋入,若您直接倒在菜上,自然只能吃到酸味儿了……”
“那我炖芪归鸡汤时,也是把醋沿锅边淋入吗?”
“鸡汤中加醋,为的是去腥增香丶令鸡肉熟烂,却是要一开始就滴入几滴。如此炖煮一个时辰後,醋早已挥发,汤便尝不出酸味儿了……”‘
你说熬汤时加入菌子可以提鲜,又是何缘故呢?”
“因为……因为……”
“……哎,杜昭,你招呼下孟老,我去看看竈上。”
这一日,杜昭刚从药铺回来,便瞧见自个儿东家,面对着孟老不问个究竟誓不罢休的架势,终于招架不住,来了招儿祸水东引,落荒而逃了。
这一世的孟老,还不认得杜昭,只知他是沈记的夥计,见他进来了,便又朝着他手上拿着的东西问道:“小杜郎君,你这是去买什麽了?”
“孟老,”杜昭行了一礼,又把手上的东西拿给他看,“东家让我去买些鸡舌香回来。”
孟老将那纸包打开,挑拣出一颗闻了闻:“嗯,鸡舌香,去恶气丶温脾胃丶能发诸香,确是味好药材。尹娘子准备拿来烹制何吃食?”
“这……我也不知。”
眼见目标即将指向自个儿,杜昭也撂下一句“我替您去问问东家”,一溜烟跑了。
“明远,你说尹娘子这是准备做什麽?”眼瞅着沈记的人都跑了,孟老的问题,也只能抛给了自家弟子。
还是小周郎君有经验,以不变应万变,不慌不忙道:“老师勿急,咱们一会儿便知晓了。”
……
前几日见过孟老後,尹遥又问了与其聊了半日的罗珊娜,才知孟老此番返回神都城,是受诏回朝担任什麽“凤阁舍人”的。
至于何为凤阁舍人,罗珊娜就一问三不知了,还是杜昭给尹遥解了惑。
去岁时,太後给许多朝廷衙署都改了新名字,比如原本的中书省,便被改名为凤阁。而这凤阁舍人,便是凤阁之中,仅次于凤阁内史丶凤阁侍郎之下的职位。
此职位为正五品上,虽听着品级不算高,但因本朝的实职官员本就品级偏低些,便是当朝丞相,往往也不过正三品,这正五品上的凤阁舍人,都算得上是朝堂上的核心官员了。
且此职位专司拟草诏旨丶参议表章,往往以文学上颇有资望者充任,孟老无论是出身还是才学,都称得上是上上之选。
听了杜昭的解释,尹遥瞄了他一眼:“你倒对朝堂之事知道得挺清楚嘛?”
“年少时听夫子说的罢了。”
行吧,去岁发生的事,却说是年少时听夫子说的,尹遥耸耸肩未再深究。
这些日子她也看出来了,自家这夥计没那麽简单,不过人人都有秘密,大家不过萍水相逢,平日多留心些,待两个月过去就分道扬镳,何必操心那麽多。
只是这孟老如今长居神都城,可是把尹遥累得够呛。
原因无他,只因其自从品尝过尹遥的手艺後,孟老如今每日一结束公务,下午就会跑来这沈记,与她探讨药膳风味的问题。
尤其他还特别喜欢追根究底,经常化身“十万个为什麽”。尹遥本就是实践出真知,哪有那麽多理论基础?常被问到抱头鼠窜丶东躲西藏,如今也算是沈记的一景了。
明日便是二月十五,这个日子在现代没什麽特别,在大唐却是岁时八节之一——花朝节。
花朝节亦被称为花神节,顾名思义是纪念花神的节日,不仅宫中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民间百姓亦常会结伴宴饮以示庆祝。
之前立春日时,沈记私房菜尚未开张,尹遥便错过了一次赚钱的好机会,如今既赶上了花朝节,当然要把握住时机,好好儿开发一下“节日经济”。
既是花朝节,那麽主角儿自然是花了。沈记本就有应景儿的百花酥,但这是日常便在售卖的糕饼,如今逢节日,还得再寻思些新花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