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他乡遇顾栀鹿食酒 > 第10章 茶楼戏文(第1页)

第10章 茶楼戏文(第1页)

第10章茶楼戏文

定是因为多日阴雨後难得的晴朗,燕都街上热闹非凡,虽非大集,但往来行人摩肩接踵,人声鼎沸。

邓惜带着顾栀穿梭在人群中,偶尔同相熟的掌柜丶老板打招呼。他熟悉得如同日日穿梭在燕都的大街小巷,和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王权显贵截然不同。

“我们往何处去?”身後的顾栀开口问他。

“什麽?”邓惜好似没听清,转头有又问。

“我说,我们去哪儿?”

似乎是对顾栀话中的“我们”很满意,邓惜放缓了步子,两人从一前一後变为并肩而行,他微微侧身,不着痕迹地替他挡开了拥挤人群中迎面而来丶险些撞上他二人的小贩。邓惜扯着对方袖子将人往自己身边拉了拉,“带你去了就知道了。”

被拉着袖子往身边人的身侧带,顾栀想挣扎,奈何周围路人来往,反而快把他挤到邓惜的怀里,他索性由着对方把自己带至身侧,二人贴着前行。

定国公的休沐日,第一喜欢酒,第二喜欢茶,就算都不去,他也不乐意待在宅子里。

日头尚早,此时去酒肆的确不太合适,所以邓惜便带着顾栀熟门熟路地往他平日最爱的茶楼去。一进店,就被相熟的小二热情地领到他常坐的位置。

“邓爷,还是碧螺春,佐些瓜果茶点麽?”小二手脚麻利地扫去了桌椅的浮尘,招呼二人坐下。

“自然。”邓惜替顾栀拉开凳子,待人坐下後才在他身旁落座。

“这位贵人倒是生面孔,您来壶什麽?与邓爷一样麽?不瞒您说,咱们家的碧螺春说第二,全燕都没有茶楼说第一。”

“是麽?”顾栀眯起眼,一下便来了兴趣,“那我倒是要看看,是不是真的‘第一’。”

“得嘞,您且品着。”

邓惜好奇地问:“看来庭朗对茶颇有研究?”

顾栀神色淡淡:“在下正是苏州人。”

邓惜一惊,露出喜色:“这不是巧了,我小时候曾随家父去过苏州,还小住过一阵。老头不让我喝酒,却能一同饮茶,喝的就是当地上好的碧螺春,只可惜那时候我年纪小,把这好东西当水喝,囫囵喝个水饱不说,夜里还辗转难眠。”

他说罢,还自嘲地笑了笑,想起许久以前的往事,只觉稚子有趣。

“是麽,”顾栀听他这麽说,并未客套迎合,他品了品上来的佳茗,甚至连眼神都没给邓惜一个,只慢悠悠地说了句,“嗯,确是好茶。”

邓惜只当他对自己童年经历不那麽感兴趣,笑了笑便不再做声,也默默饮起茶来。

“您瞧瞧小的说什麽来着,还是您和邓爷会品!”小二将茶点端上桌,又热切道,“今日您二位算是来巧了,说书的是臧老,他可是久未出山,昨日才重新在小店开了场子,还未登台,仅是露了个脸就热闹得不行,臧老就演今日一场,两位贵人今天可算是有眼福了。”

“哦?那我倒是有兴趣听听了。”邓惜饶有兴致,待小二走後又对顾栀介绍道,“这臧老是燕都有名的说书人,我往日倒是偶尔能碰上他的场子听过几回,那可真是叫好又叫座,只不过他年事已高,久未登场,又不收徒弟,不少茶楼掌柜想请他出山都被婉拒,这次不知是哪位东家竟请得动他。”

“原来如此,那确实让人期待了。”顾栀吃了一口茶点,许是觉得不在家看书的休沐之日也的确颇为新奇,未做官时他也是平民出身,却很少到茶楼酒馆之地,故而今日算是开了眼界。

店小二说的不错,碰上臧老说书的场子,茶馆里的确挤满了人,後来者甚至站在门口翘首以盼。老者登场时朝衆人拱手致意,待四周渐渐安静下来,便听好戏开场。

醒木一拍,说书人清了清嗓子,一段定场诗之後,将今日要说奇事娓娓道来。

“小老儿最近自友人那儿听得一桩奇闻怪事,诸君权当消遣,真假与否暂且不论,且听在下细细分说。”

说的是,一户姓严的大户人家,靠几代人积累下了一笔不小的家业,富甲一方,在当地极有声名威望。老员外仁德宽厚,在乡间颇受敬仰。严员外只有一妻,不曾纳妾,妻生一子,自幼便十分受宠。

严老员外去世後,小少爷年纪轻轻就继承家业,然而这独子虽聪慧过人,却是个十足的纨绔,不听族中长辈的教诲,不想着如何将家业发扬光大,倒是天天与狐朋狗友沉溺吃喝玩乐,遍做乐事而除却家里的正经生意。

“若说这严小员外能早日娶妻生子,培养个小小员外,也就罢了,严家说到底还是严家人的。”臧老折扇一合,在手心里打了两下,“不过各位,您猜是如何。”

“如何?”台下看官捧场般地问。

“严小员外已娶一妻,又纳一妾,可数年过去,这一妻一妾的肚皮就是不见动静。”

“这人莫不是有隐疾?”台下人问道,“鄙人也姓严,没准五百年前是一家,不如把这偌大家业交给在下,我定生他十个八个‘小员外’出来。”

台下一阵哄笑,不少看客哄笑着附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