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他乡遇顾栀鹿食酒 > 第52章 茶楼常客(第2页)

第52章 茶楼常客(第2页)

一阵掌声之後,茶楼衆人终于迎来了今日的说书人。

他们满怀期待,等来的却不是臧老,而是个年纪稍轻的男人,讲的故事也是衆人耳熟能详的《三国演义》。

意料之外,但也确是情理之中。

三人虽心思各异,但既来之则安之,也都细细品茶,听着说书人的精彩演绎。

今日这故事虽是老生常谈,但借由说书人的精彩演绎,将一段《空城计》说得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倒也赢得阵阵掌声。随着惊堂木一响,今日茶楼的表演也算是结束了。

傅识率先站起身来,将杯中最後一点茶水饮尽,伸了个懒腰。他的目光随意往四下一瞥,突然“咦”了一声。

“咦?”

邓惜和顾栀此刻也站了起来,随着他的视线看去——

彼时他们坐在二楼,然而顺着傅识的视线朝一楼角落一看,方才那被柱子挡住大半视线的角落,竟然坐了一位“贵人。”

正当他们犹豫着要不要下去打个招呼时,这人也站起身想朝外头走,而似乎是感受到了不远处的三道视线,竟眯起眼擡头朝这边看来。

这下,是不得不寒暄一番了。

戏听完了,茶楼的热闹平复几许,三人从二楼下来行至杨希岳的座位旁,邓惜和傅识一左一右,顾栀站在邓惜身後,显示与其他两人身份的差距。

“杨阁老,没想到您也来茶楼听戏呢!”不同于傅识顾栀规规矩矩地问好,邓惜一开口,哪里是同当朝阁老问候,简直如同和相熟的朋友打招呼一般,没大没小。

杨希岳是内阁首辅,五十左右的年纪,乌黑的发间已染上不少银霜。他一身暗灰色长袍,衣服上的暗纹显示着这一身看似寻常的外裳实则价值不菲,不似身着官服时那般严整,却与那些京中商贾家的男主人别无二致。此人非是寻常人想象中位高权重者那般不茍言笑,相反,杨希岳常以笑脸示人,无论是对同僚还是属下,都客气温和,久而久之,朝臣们就送了个“笑阁老”的戏称给他。

杨希岳知道自己有这麽个称呼後倒也不恼,而是哈哈一笑,眼睛都眯得看不见了。

眼下,见到邓惜三人,杨希岳也是笑吟吟的。他认识邓惜和傅识,却一时没看清稍稍站在靠後的顾栀。

“这位是……”杨希岳的目光带着探寻,甚至身子都微微往旁边侧,想看清邓惜身後之人的庐山真面目。

察觉到对方的意图,顾栀赶忙上前一步,规规矩矩地向杨希岳行礼,“晚辈顾栀,见过杨阁老。”

杨希岳的表情慢慢从稍显疑惑到恍然大悟,随即像终于记起这号人物般笑道,“原来是顾御史,老夫倒是想起来了!”

他并没有直说自己想起了什麽,但落到顾栀和邓惜耳朵里,大抵无非是才过去不久的槐州一事,以及更早之前的那一出朝堂闹剧。

思及此,就连邓惜面上的笑都不复先前那般真诚,他扯了扯嘴角,默默上前一步将顾栀重新护在身後,略显生硬地扯开了话题,“阁老今日怎的有雅兴来此听戏,这夥计也真是不会做事,您坐的这处视野不佳,怕是怠慢了。”

杨希岳坐的这处是一楼靠近墙角的座位,也难怪先前邓惜坐着往下看的时候没看清。这地方虽因为位置较偏而相对安静,可也因为正对着桌子的不远处立着一根极粗的柱子而被迫挡住了一部分看向戏台的视线。因此若是寻常时候,这位子极少有人选择,除非来得迟了,实在没有办法,才会不情愿地被小二陪着笑引到此处坐着。

可奇怪的是,能在燕都城里做生意的,各个都是人精,那些跑堂招呼客人的,更是早就练就了一双看人奇准的火眼金睛。不说邓惜这样休沐与否都有闲情逸致在城中各处茶楼酒肆潇洒快活的少爷,就是顾栀这才光临过一次的客人,茶楼小二都记忆犹新知道他同样也是金尊玉贵的客人,可如何能将当朝首辅安排在如此偏僻的角落,纵使杨希岳得了个“笑阁老”的戏称,但如此怠慢的行为,当真是不怕这茶楼开了今日,没了明日麽?

“不妨事不妨事,”杨希岳摆摆手,“老夫不过是今日休沐,闲来无事出门走走,见到这茶楼人声鼎沸就生了些好奇心思,随意进来看看,没想到碰上了说书,难怪如此热闹。”

他解释完,又开口问道,“老夫见定国公带着二位从楼上雅座下来,那位置倒是选得不错,看来是这儿的常客了?”

傅识听出了对方话里的几分揶揄,似乎是拐弯抹角地想说邓惜不愧是传闻中喜于玩乐的富家子弟,一个“茶楼常客”的名头,更像是朝中知道他这一号人物对他纨绔形象的评价。

尽管他刚刚在谈丶柳二人槐州谋反一事中立下大功,但那次雨夜奇袭在楚泽昭的授意下并未被大肆宣扬,因而燕都衆人只当是因为楚泽昭御驾亲征震慑了谋反逆贼,对这个中情形并不识得全貌,就连傅识也只是听了个囫囵,对这之中的凶险不甚明白。

于是傅识赶忙开口替邓惜解释,“阁老误会了,晚辈们只是来得早了些,赶巧坐了二楼的位置,并非……”

他一句“并非常客”还未说完,就被邓惜出声打断。

只见那人皮笑肉不笑,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一开口却是石破天惊,“阁老,您都跟了我们一路了,瞧见我轻车熟路地进门上楼,是不是常客,您还不知道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