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少年文学>他乡遇顾栀鹿食酒 > 第60章 兵来将挡(第1页)

第60章 兵来将挡(第1页)

第60章兵来将挡

上官不在,今日都察院难得清闲。

顾栀一边将桌案整理干净,一边听一旁的同僚天南地北的闲聊。

赵籍突然凑过来,附在他耳边神秘兮兮地说,“庭朗,听说了麽,内阁首辅杨希岳杨大人今年的寿辰,说是要大摆筵席,准备将朝中要员和燕都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邀请个遍。”

想起那日在定国公府,被邓惜点明心思後不复平日人前笑模样的杨希岳,顾栀心中只觉一阵滑稽,面上则神色淡淡,“未曾听说,想来这事与我们也没什麽关系吧?”

赵籍低声嘿嘿笑了两声,朝顾栀挤眉弄眼促狭着道,“咱们是都察院叫不上名号的小鱼小虾不假,但邓兄可是顶着个定国公的名头,势必在杨大人的邀请之列。”

“也许,未必吧……”顾栀猜不准杨希岳胸怀宽广几何,但想起前几日他们与他之间的龃龉,顾栀觉得杨希岳因着此事刻意忽略邓惜怕也是情理之中。

赵籍并不知道其中的弯弯绕绕,他只当顾栀代替着邓惜在他面前表谦虚,伸手拍上顾栀的肩头,“好心”地分析道,“你别看邓兄如今只是个南城兵马司指挥使,但人家好歹脑袋上顶着祖辈时就荫封的‘定国公’名头,你可知这块招牌的含金量到底多大?他先祖邓愈,可是实打实跟高祖皇帝一起战场杀敌的过命交情,据说邓公还曾替高祖皇帝挡过敌人一箭,後背留有疤痕,箭矢扎得过深,到死都嵌在肉里未曾取出呢!”

顾栀觉得不可思议,嘴上打趣道,“这我确从未听他说起,你倒是了解得多,我看那邓怀今这定国公当得万般不称职,莫非墨书兄你才是如假包换的邓家人?”

听见对方这麽揶揄自己,赵籍终于识趣地闭了嘴,不再自讨没趣了。

原以为此事不过是同僚间的闲时小话,未曾想时近中午,平日里只给自己送午膳的不忘,今日带来的除了饭食,还有一个让顾栀颇感意外的消息。

“你说的可当真?”顾栀伸出接餐盒的手都停在半空,他拧紧眉毛,一双好看的眼睛也慢慢染上疑色,显然是一时难以消化这个消息。

见他如此疑惑意外,不忘索性又说了一遍,“确是,不忘怎麽会骗您呢,早前定国公下了朝回府,就马上找到小的说了此事,他原想等公子下值回去时亲自同您说的,但後来又不知怎的便改口说让小的在送午膳时一并告诉您。”

主仆二人声音压得极低,但架不住顾栀听到这个消息後下意识地擡头看向赵籍。对方也感受到顾栀的视线,虽正扒拉着面前的米饭,但亦擡头迎上顾栀的目光。

“庭朗,何事?”赵籍加快咀嚼的动作,三两口将口中饭菜咽下,看看顾栀,又指了指自己面前的一碟子红烧肉,显然是会错了意,“要来一块麽?”

这肉是赵籍母亲做的,顾栀早先就听对方说过其母的好手艺在十里八乡都出名,一手红烧肉更是做得炉火纯青,香煞衆人。每每聊起母亲的手艺,赵籍总要拍拍自己的大肚,证明所言非虚。

若非今日情况特殊,他也许真的会尝这堪比珍馐的红烧肉到底有多麽美味,然而此刻,面对这扑鼻香气,顾栀也提不起多少食欲,他只是笑着摇头婉拒,表示不打扰。

应付完赵籍,顾栀心下疑惑只多不少,他将桌上碗碟摆放整齐,却半分没有吃饭的心思,“他还说了什麽?”

“别的倒没有了,就是还有一份帖子,回去定国公会交给您的。”不忘并不知道朝堂间的你来我往,他只晓得“内阁首辅”是如今最大的官,自家公子被邀请前往他的寿宴,是件顶厉害的事。

“公子,我听定国公说这杨大人办的是五十大寿,您说,他以前会不会也认识顾老先生啊?”

骤然听到不忘提起父亲,顾栀本就复杂的心情更是五味杂陈,但他很快反应过来,伸手朝不忘的脑袋轻弹了一下,“怎麽忘了,在外不提家父,况且这是在京中,更需慎言。”

不忘自知失言,捂着脑袋直点头,嘴巴紧抿成一条线,候在顾栀身旁待他用完午膳,赶忙收拾好餐盒离开了都察院。

待他下了值回到定国公府,等候许久的邓惜果然第一时间将请帖拿了出来,又同他将早上朝会结束後和杨希岳的几个来回细细讲了一遍。

“也是难为他老人家,分明朝会时还被陛下骂了个狗血淋头,谁知才走出大殿,立马就能换回‘笑阁老’的面皮,与其他人一团和气。”末了,邓惜“啧啧”两声感叹道。

“杨希岳被骂了,这又是何事?”顾栀那右佥都御史的位置没坐热几天就贬成槐西道御史,品级不够,大朝也就去过那一回,对于朝会时无法预见的“热闹”也是感同身受。听见邓惜这麽说,他心中自然生了许多好奇。

于是乎,邓惜索性将朝会上楚泽昭大发雷霆一事如实与顾栀说了。

“听起来稀奇,依我看……实则未必。”听罢这一通热闹,顾栀感慨了一句。

“自然。”相比顾栀,邓惜对这位年轻的帝王了解更深,约莫是知道楚泽昭和他一样,都是披着混不吝的皮囊韬光养晦。只不过他只是个祖上一荫封的显贵,楚泽昭则是大燕的主人。

“如今朝堂之上,文官和宦官分庭抗礼,各自手里都捏着一部分处理国家政事的大权。久而久之,他们倒是当真以为这权力是只要坐在这个位置就自然而然能被收入囊中的玩意了。”想起那日杨希岳在定国公府大放厥词,裹挟着呼风唤雨之势要拉着邓惜一起斗翻霍引,顾栀心下便冒出这样一个念头:如今朝中自诩权势通天的文官,怕不止杨希岳一人。

“正是。如今内阁和司礼监虽不对付,但他们想架空君王的心,倒是出奇的一致。”邓惜想起今日在朝堂之上,楚泽昭掀翻的桌案上一摞摞奏章,这些经过司礼监和内阁“精挑细选”的东西,恰恰最是与国事无关紧要的废话,可偏偏是这些东西,规规矩矩地呈到了楚泽昭的面前,真正重要的事,却是楚泽昭手底下一衆文臣宦官擅自决定,末了再向上呈个无关痛痒的事後奏报。

明面上是臣子之责为君分忧,实则一边将楚泽昭架空,一边还对外散发些年轻君王不视朝政耽于享乐的流言。

“那些老东西,未免得意忘形过了头。”邓惜嗤笑一声,不屑地摇了摇头。

“到时候杨大人的寿宴,想来也能看到些热闹了。”顾栀叹了一口气,他实在不愿蹚这趟浑水,可人在朝堂,更多的是身不由己。

幸好,他不是孤单一人。

知他心中所想,邓惜将人轻轻抱在怀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姓杨的好端端也不会把自己的寿辰搅得乱七八糟,更何况还有我在呢,别担心。”

“嗯。”

被人抱在怀里,可顾栀的心神却没有因此彻底安定下来。因为他突然想起午膳时不忘无意间说起的那句——

杨希岳当年是否真的和他父亲有些交集。

“你可知,杨大人是哪一年入仕的?”他声音闷闷地,兀自开口问道。

“他比我父亲入朝晚些,不过到现在应该也有小二十年了。”听到顾栀突然这麽问他,邓惜觉得有些奇怪,“怎麽突然想起问这个?”

“没什麽,就是突然问问。”

许是察觉到顾栀不愿多说,邓惜索性换了一个话题,“这几日我托不忘给你带的那些点心可还吃得惯?”

大前天是龙井酥,昨日是绿豆糕,今日是桂花莲子羹,期待每天不重样的午後小点确实是顾栀近日难得的乐事,甫一听邓惜开口询问他便笑了,点点头,“喜欢得紧,倒让我想起幼时在江南生活,巷子口那家点心铺子的味道了。”

听他这麽说,邓惜眼睛都亮了起来,擡起头,一副自豪着等着他继续夸赞的表情,“是麽,那太好了,我知你定能喜欢,也不枉我同博闻打听,又死皮赖脸把人从傅府请来。”

“点心师傅是博闻府上的?”

“对啊,你还记得先前我们一道去找他那次,博闻便说自己府上来了位江南有名的点心师傅,”邓惜慢慢回忆道,“我记得你那日连吃了好几块点心,茶水却没怎麽喝,应该是真的喜欢,于是我就请傅博闻卖我个人情,将人‘借’来府上一阵,你放心,待他将手艺传给厨娘,我再将人还回去。”

“那万一,厨娘做的没有师傅做的好吃呢?”顾栀同他开了个玩笑。

“那就待你吃够了,再请博文来接人。”邓惜闷笑着去亲顾栀的唇,眼疾手快地扣住顾栀见状不妙意欲闪躲的脖颈,整个人覆上去,将顾栀全数笼罩在阴影中,“究竟是有多好吃,让我也尝尝,解解馋可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