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天气晴朗,好事发生
林静深抱着笔记本电脑和一叠打印好的资料,站在会议室外,一点二十五分,她扫了一眼手腕上的石英表,却忽然有些踌躇,她也不知道自己推门而入之後会面对什麽。但现在没有时间给她磨蹭和退缩,她只是短暂地停了几秒,就硬着头皮推开了门。宽敞的房间里已经坐了不少人,来自研发部丶数据中台丶合规部以及今天她最害怕面对的那群人——软件测试组的同事们。软测组的人一向以“团结”着称,这是好听的话,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抱团丶是排外,是一啃就要啃一排的的硬骨头。这会儿他们三三两两地低声交谈着,林静深耳朵里偶尔传入几声鼻腔里冒出的嗤笑,她不知道谁是被嘲讽的对象,可能是这个会,可能是她的方案,甚至可能是她本人,她忍不住咽了咽口水。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会议开始前特有的丶混合着期待与审视的微妙氛围。俞雯果然已经到了,她选了个靠前但又不至于太显眼的位置,正低头看着手机,手指飞快地滑动着屏幕,察觉到林静深的到来,她有所感应地擡起头,递过来一个鼓励的眼神,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像是在说:看你的了。会议室里大家的座位没什麽可循的规律,都挨着同部门或者相熟的人坐着,林静深本应该也挨着俞雯坐下,但今天,她不能。林静深对俞雯回以一个略显僵硬的微笑,眼睛直直盯着最前方上首的座位大步走去,将电脑放在桌上,连接好投影仪。她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有点快,手心也微微冒汗。虽然俞雯说了会给她撑腰,但一想到要独自面对软测组那几个出了名的“老油条”,她还是忍不住有些紧张,她下意识地摩挲了一下鼠标,脑海里忽然闪过邢宇早上发的那条朋友圈。对,深呼吸。林静深闭上眼,调整了一下呼吸节奏,再睁开时,眼神已经清明镇定了不少。她点开准备好的PPT,首页上,“‘灵犀’智能系统跨部门进度协同会”几个大字清晰地显示在幕布上。一点半准时,会议室基本坐满,俞雯轻轻咳嗽了一声,示意大家安静,然後看向林静深:“静深,开始吧。”林静深点点头,站起…
林静深抱着笔记本电脑和一叠打印好的资料,站在会议室外,一点二十五分,她扫了一眼手腕上的石英表,却忽然有些踌躇,她也不知道自己推门而入之後会面对什麽。
但现在没有时间给她磨蹭和退缩,她只是短暂地停了几秒,就硬着头皮推开了门。宽敞的房间里已经坐了不少人,来自研发部丶数据中台丶合规部以及今天她最害怕面对的那群人——软件测试组的同事们。
软测组的人一向以“团结”着称,这是好听的话,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抱团丶是排外,是一啃就要啃一排的的硬骨头。这会儿他们三三两两地低声交谈着,林静深耳朵里偶尔传入几声鼻腔里冒出的嗤笑,她不知道谁是被嘲讽的对象,可能是这个会,可能是她的方案,甚至可能是她本人,她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会议开始前特有的丶混合着期待与审视的微妙氛围。
俞雯果然已经到了,她选了个靠前但又不至于太显眼的位置,正低头看着手机,手指飞快地滑动着屏幕,察觉到林静深的到来,她有所感应地擡起头,递过来一个鼓励的眼神,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像是在说:看你的了。
会议室里大家的座位没什麽可循的规律,都挨着同部门或者相熟的人坐着,林静深本应该也挨着俞雯坐下,但今天,她不能。
林静深对俞雯回以一个略显僵硬的微笑,眼睛直直盯着最前方上首的座位大步走去,将电脑放在桌上,连接好投影仪。
她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有点快,手心也微微冒汗。虽然俞雯说了会给她撑腰,但一想到要独自面对软测组那几个出了名的“老油条”,她还是忍不住有些紧张,她下意识地摩挲了一下鼠标,脑海里忽然闪过邢宇早上发的那条朋友圈。
对,深呼吸。林静深闭上眼,调整了一下呼吸节奏,再睁开时,眼神已经清明镇定了不少。她点开准备好的PPT,首页上,“‘灵犀’智能系统跨部门进度协同会”几个大字清晰地显示在幕布上。
一点半准时,会议室基本坐满,俞雯轻轻咳嗽了一声,示意大家安静,然後看向林静深:“静深,开始吧。”
林静深点点头,站起身,清了清嗓子,“各位夥伴们下午好,我是项目一部的林静深,负责‘灵犀’项目的整体协调工作。今天召集大家开这个会,主要是同步一下目前各模块的研发进度,并重点讨论一下情感交互模块接下来的优化方案和测试标准。电子版昨天我都发给大家了,元元,麻烦你帮我发一下纸质版。”
她的声音清晰稳定,没有一丝颤抖,这让她自己都有些意外,或许是连日来的高压工作和密集学习,让她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了许多。
元元勤快地应了一声,动作迅速地拿起资料挨个分发,脸上没有任何不满,开玩笑,她一个实习生能被静深姐拉来参加这种会议,不要太高兴,这可代表着她实习转正指日可待。
林静深看了眼台下,确保每个人手里都拿到资料,才正式开始汇报,她先简要介绍了其他几个常规模块的研发进展,包括辅助硬件设计方案丶语音识别优化丶导航系统丶车内环境控制界面等,这些部分都相对顺利,各部门配合也比较到位,之前一轮需求评审会上都已经有统一要求下来,没什麽需要解决的争议点。
说到最後,她才话锋一转,将重点引向了“灵犀”系统的核心。
“情感交互模块,是‘灵犀’系统区别于市面上其他産品的关键所在,也是领途的邢工最初提出的创新理念。”她调出下一页PPT,上面清晰地展示着优化後的方案架构图,“经过前期的摸索和邢工的线下指导,结合研发部的验证结果,我对原有的方案进行了优化,希望能够更精准丶高效地实现人车情感交互。”
“优化後的方案,我们将生理指标精简为八项,”林静深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确保大家都跟上了她的节奏,“包括心率丶血压丶体温丶血氧饱和度丶皮肤电活动丶心率变异性丶呼吸频率和深度,这些数据将主要通过与系统适配的可穿戴手环进行实时收集。”
“情感指标方面,我们将综合运用车内高精度传感器和摄像头,收集分析车内人员的面部表情丶语音语调丶动作姿态以及眼动数据。”她切换到下一页,展示了几个模拟场景下的数据流示意图,“此外,系统还会结合驾驶员过往的驾驶行为数据,例如急加速丶急刹车的频率丶变道习惯等等,进行综合判断。”
“这三个部分——生理指标丶情感指标丶行为数据,将互相配合,构成我们情感交互模块的感知基础,让系统能够更全面丶立体地理解用户当前的情绪状态和潜在需求。”
讲到这里,林静深停顿了一下,抽空看了一眼台下的反应。研发部的人,特别是老王,露出了认同的神色,显然对这个方案是熟悉的,毕竟他们和林静深接触最多,也了解大家为了这个项目付出的心血。
而软测组那边,几个人则交头接耳,表情各异,其中一个年纪稍长丶头发有些稀疏的男人,林静深记得他叫胡俊,是软测组的组长。
胡俊眉头皱得很紧,嘴角带着一丝不以为然的弧度,而他旁边几个人转头看到他的神情,一个个不是抱臂後仰就是心不在焉,显然都以胡俊马首是瞻。
林静深心里咯噔一下,知道重头戏要来了。她稳了稳心神,继续说道:“基于上述内容,我希望模型能够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反应,所以会对模型的性能提出比较高的要求。”
她指向PPT上醒目标红的两行字:“第一点,响应速度。我们希望模型从接收到用户表现到做出初步反馈的时间,能够控制在750毫秒。其次,泛化适应性。模型需要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在各种复杂环境和突发情况下,比如光线变化丶噪音干扰丶用户情绪剧烈波动等场景,依然能保持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和稳定性。”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补充道,“我们需要在软件层面做好机器学习的建模丶多模态数据融合识别丶以及持续的验证评估优化工作,确保整个系统的灵活性和可叠代性。”
话音刚落,研发部的老王就率先开了口,他扶了扶眼镜,声音一如既往地带着点沙哑:“静深这个方案,我们讨论过,确实要求很高,挑战很大,尤其是750毫秒这个指标,对算法和算力都是个考验。但是,方向是对的,情感交互要做得好,就必须快丶准丶稳,我代表研发部先表个态,我们这边会全力配合,想办法啃下这块硬骨头!”老王的话掷地有声,给林静深打了一剂强心剂,也明显流露出给她撑腰的意思。
林静深感激地看了老王一眼。
然而,不等她开口感谢,一个略显尖锐的声音就响了起来,正是那个软测组的胡俊。
他身体往後一靠,掀起眼皮斜睨着林静深,皮笑肉不笑地开口质问:“小林啊,你这个方案,听起来很好,但是750毫秒?还要适应各种复杂情况?是不是有点,不切实际了啊,你这指标定得这麽高,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还是真有什麽依据啊?别到时候系统没做出来,光剩下一堆无法实现的PPT了,你们说对吧。”
这话一出,他身边几个软测组的人纷纷点头附和,显然以他们一贯的宗旨来说,能少做事就不会多惹事,稳妥中庸才不会出错。
胡俊的语气带着明显的阴阳怪气,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林静深身上,眼里蕴含的情感各不相同。俞雯交握的手几不可察地握紧了些,但脸上依旧没什麽表情,只是静静地看着林静深。
林静深感觉一股无名火噌地一下冒了上来,但很快被她强压了下去。她知道,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慌,更不能被对方激怒,她深吸一口气,迎上胡俊挑衅的目光,语气平静却异常坚定地开口了:
“胡工,谢谢您的提问,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目标,但并非空想。”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会议室的每个角落,“我提出这个方案,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的。”
“第一,关于750毫秒的响应速度。”林静深不慌不忙地调出另一份文档投影给衆人,上面是一些行业报告的截图和数据,“根据我找的一些材料,目前国内一些领先的情感交互模型,实验室环境下的响应速度已经可以做到接近720毫秒的水平。我们‘灵犀’项目是和领途科技深度合作的,领途在多模态识别模型和高算力芯片方面一直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优势。我们有理由相信,借助领途的技术支持和双方团队的共同努力,将响应速度优化到750毫秒以内,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这并非天方夜谭。”
“第二,关于模型的鲁棒性和泛化适应性。”提到这一点,林静深的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Beerumbrella1018”那条长长的丶逻辑严谨的回复,那些专业术语和思路仿佛就刻在她的脑子里。“您担心的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问题,确实是情感计算领域的一大难点。但我们并非没有解决思路。”
她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为了提升模型在复杂情况下的表现,可以引入几种先进的训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