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之中尽是甜腻的谄媚。
王冬当年和她一同进的宫,四载光阴,两人摸爬滚打,时有照应,却仍是低等太监。
花芜打更巡夜,王冬却是出息些。
他伺候过一位从未被临幸的才人,如今伺候着一位寄情诗画、从不争宠的美人。
几日前,花芜由他带着,偷偷在香荷被抬出去之前去看了一眼。
的确就是她那日在芷兰宫揽华殿见到的那位。
花芜更加心有戚戚。
宫里太监宫女的命不值钱,香荷投了枯井,没人追究,只是被嫌着晦气,赶忙抬出了宫去。
玉翎卫的选试,是花芜等了三年的机会。
要知道,这做太监的,但凡进了庆和宫,那便不必再自称“奴婢”,而是改为“卑职”。
就冲着这一声自称,就得有多少底层的太监要消尖了脑袋往里挤。
不过,玉翎卫的日子比不上宫里滋润,但凡有点权势前途的,也不愿冒险选择这条出路。
“花芜,只要咱们联手,以你之才智,我之机敏,必能选上,届时咱俩便是九千岁手底下的人,九千岁英明神武、风姿绰约,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能留在庆和宫,那便离御前只差了那么一步啊。”
英明神武、风姿绰约?
谁不知道这位九千岁能够只手遮天,本就不是个好伺候的主儿。
花芜斜睨了王冬一眼,“你见过九千岁?”
“我当然见过!”王冬俨然一副底气十足的模样,可见花芜并不买账,又急着解释,“我见过他那双滚金边的缎面皂靴!”
的确,说起这位御前第一红人九千岁,大家讨论最多的便是他的那双靴子。
一来只因传言这位九千岁面上带煞,宫里低等的宫女太监,谁也不敢正面瞧他。
那是仅次于九五之尊的贵人,那副尊荣,不是他们这等小人物能够消受得起的。
倘若遇上福薄的,但凡远远瞧上一眼,夜里恐怕得做噩梦!
故而,普通的宫女太监但凡听闻他从远处的宫道上路过,都要立刻停下手头上的活计,驻足垂头,毕恭毕敬地等着那双金线皂靴踏过。
二来则是因这双滚金边的缎面皂靴,跟当朝的皇子们,却是同一个规制。
再说这王冬,确实如他自己所说,有几分机敏,入宫四年,哪件值房里住着谁,他家有几口人,当初怎么入的宫,如今又和那个宫女看对了眼……
这些小道八卦,就没有他打听不到的。
花芜垂头叹了口气,“行,跟着我,但事后必须替我做一件事。”
“那我必然是要感恩图报的。”王冬昂首拍了拍胸脯。
其实她早就决心要带着王冬,之所以吊着胃口便是为了谈条件。
“感恩图报”这四个字一下就撞在了花芜的心坎上。
倘若真的进了玉翎卫,那接下来就必然要面临司礼监再次查验真身那一关,没有帮手是决计不行的。
花芜认认真真扫了王冬一眼,最终停留在了那处关键部位。
这一眼令王冬脊背生寒,不由得回想起当初进宫前的那一刀之痛,心里一哆嗦,下意识地两掌交叉,护住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