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正经活计。
一家八口人,全靠每月二两银子供着,且不说胡喜身处这样的位置,难免会顺带捞点油水,可再肥的油水,要凑够新月街的那座二进的宅院,还是很难。
“我我、我,哎……”
当了知县管家这些年,胡喜最知人情冷暖,没有人能在这个时候拉他一把。
不如索性全都认了。
“不如就从青莲如何成了通房这件事说起。”花芜提议。
“哎……”
那件事发生的时候,胡喜就曾迷茫过,后来事态稳了下来,他的心也不再一直悬在空中,安实地落了下来。
不是有很多人都是这么过的吗!
不过胡喜一直都觉得,徐老爷在对待夫人秦氏的这件事上,不公道,也不聪明。
秦氏出身苏州锦绣布庄,嫁妆丰厚,徐茂虽说是个进士,可官场之道,若非秦氏不吝嫁妆,拿着金砖银砖给他铺路,徐茂指不准还留在京都等官儿做呢。
徐茂不厚道,享受着秦氏带来的红利,却一直嫌弃她的商贾做派,说她不解风情,一点儿也不温柔小意。
只有出身青楼的赵姨娘才是他心中的解语花。
男人嘛,胡喜其实看得明白。
徐茂不喜欢秦氏,是因为秦氏有钱也有手腕,这样的女人难免会让男人觉得挫败窝囊,雄风难展。
赵姨娘得宠,是因为她一无所有,一无所有对徐茂来说,是种纯粹。
纯粹的崇拜和爱慕。
可连赵姨娘自己都不明白,她的纯粹里,有一半以上是夫人秦氏的功劳。
徐茂想要摆脱秦氏,赵姨娘更想摆脱秦氏,所以徐茂被扯进了河堤款的贪墨里。
这座宅院是秦氏购置的,一众仆从的例银也是从秦氏的账上划,在徐茂和赵姨娘眼里,胡喜是秦氏的人。
于是赵姨娘给徐茂吹了枕头风,说了许多胡喜的不是,还向徐茂推荐了自己老家的表哥。
表面上说是先来给胡喜打下手,实则是为了日后取代胡喜做准备。
这件事正中徐茂下怀。
后来秦氏主动找了胡喜,要他和她站在一条线上,那时候,他家里的两个儿子先后娶妻,秦氏便说她在县城还有一处空宅院,愿意赠给胡喜的两个儿子作娶妻之用。
只要胡喜同她一条心。
他们合谋把青莲祭了出去,可徐茂那个老家伙将嫩草吃干抹净了,可心却还留在赵姨娘那里。
按照道理,青莲也该被徐茂纳为妾室,可偏偏因为赵姨娘不肯,徐茂便将这事儿压了下来,只给了个通房的名分。
赵姨娘为了这件事闹腾,说是本就被人压了一头,如今还要抬个小的跟她作对,跟徐茂发了好大一通脾气。
这件事到了最后,反是徐茂为了安抚赵姨娘,暗中挪了一笔银子出来,叫她回老家购置房产,安顿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