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明,考生们便齐聚贡院外,翘首以待。
卯时,破晓之际,贡院大门打开,两排衙役簇拥着一位中年官员鱼贯而出,考生纷纷避让。
负责发榜的官员手捧长案,将其张贴在告示墙上。
所谓长案,便是将所有被录取的考生依照名次横排,以姓名发案。
本次府试共录取五十人,分为甲丶乙两等,其中前十名为甲等,第一名被称为府案首。
两千馀人参加府试,最终录取五十人,录取率不过百分之三,真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十分激烈。
张贴长案期间,人群熙熙攘攘,考生们或自信满满,或破罐子破摔,与左右之人聊着府试试题。
中年官员张贴完毕,说几句勉励的话便离开了,衙役点燃爆竹,庆贺这一年一度的时刻。
考生们踩着热闹的爆竹声响蜂拥而上。
“我考上了!”
“又没考上,这都第二次了,难道我当真不是读书的料子吗?”
榜上有名的考生欣喜若狂,喜极而泣,从今天起,他们就是童生了!
不幸落榜的考生则捶胸顿足,痛哭流涕。
这不仅仅意味着一次落榜,更意味着重头来过。
来年二月,他们要重新参加县试丶府试,历经八场考试,期间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说不定连县试都无法通过。
一时间,哭声丶笑声不绝于耳。
喜得童生的考生笑过之後,又去关注长案上其他人的名次。
首当其冲的是甲等十人。
为了与乙等区分开,甲等十人用红字标出,清晰而又显眼。
第一名:杜青棠。
第二名:傅文。
第三名:曹行粲。
。。。。。。
第十名:关知远。
“案首杜青棠是何人?”
“府学没这个人。”
“我知道,她是清苑县的案首!”
“这名字好生耳熟,莫非是作出《村日》的那位?”
尚未有人答复,一名穿红戴黑的衙役现身:“府案首可在?”
“在这里!”
衆人循声望去,告示墙的边缘站着两位面容稚嫩的少年人。
其中个头略高的那位指着身旁之人,笑容满面,一脸与有荣焉的表情:“她就是府案首杜青棠!”
衆人瞠目结舌,看了杜青棠一眼又一眼。
“这麽年轻?”
“怕是还没到束发之年。”
男子十五岁,是为束发之年。
饶是在府衙见多了牛鬼蛇神的衙役,也被府案首的年纪惊了下,好在他很快恢复镇定:“知府大人召见,杜公子随我来吧。”
“是。”
杜青棠随衙役前往府衙,独留衆人傻傻立在风中。
不知过去多久,有人长吁短叹:“当真是少年英才啊。”
原先因为自己成为童生,便洋洋得意自命不凡的考生满脸羞愧。
这杜青棠小小年纪便荣登榜首,他们之中好些人却已有而立之年。
有人问傅文:“这位公子,你也是本届府试的考生麽?”
傅文笑吟吟道:“在下傅文,同样参加了本届府试。”
傅文?
那不是府试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