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没有奖哎!”
湾湾女演员捂住嘴巴,故作惊讶。
“可惜焦导这么好的电影,居然没有奖哎……”
婊里婊气。
罗布里还没说话呢,陈卓上来斜她一眼:“总比某些演员拿了奖却被人说德不配位的强。”
湾湾演员:“……”
罗布里:“……”
某个叫文一鸣的演员远隔千里,一张脸也被打得啪啪作响。
等会儿,罗布里惊讶地看着陈卓。
“你怎么……”
陈卓:“这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懂吗?”
罗布里:“不是,我问的是你怎么学会抢话了?”
陈卓:“……”
……
“叮铃铃——”
房间电话响了。
焦导起身,接了电话。
嗯了几声,挂断了。
“怎么样,导演?”
焦导咳嗽一声,“通知我们,参加今晚的颁奖礼。”
“哦耶!”
……
晚上七点,戛纳电影节闭幕式兼颁奖礼正式开始。
还真如《中国电影报》老孔打听到的,《华工》剧组坐在第二排正中央的位置。
和开幕式热烈的气氛不同,颁奖礼是庄重而严肃的。
第一个颁发的是短片金棕榈,颁给了伊朗一位年过七十的导演,这个导演获奖的电影讲述的是伊朗小城镇的发展面貌,带有浓郁的伊朗风情,是比较耐看的电影。
有时候普普通通的电影就是耐看。
也没那么多惊险、炫技的东西,就是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看着那种改变,你就知道摄像机也可以检验时光。
很多真正的大师在艺术的尾声就会回归某种直白朴实。
某种简单。
九位评审团评委落座在了舞台左边,电影节主席皮埃尔有请金摄影机评审团的主席走上舞台,颁发金摄影机奖。
金摄影机奖又叫最佳处女作奖,一般颁发给新人导演,拿下这个奖的是个年轻女导演,她获奖的作品叫做《女子》,就这么简单一个名字。
讲的是一个中年妇女被丈夫扫地出门的故事。
这部电影在情节上没有特别大的新意,就是表现一个中年妇女艰难生活,应对翻天覆地改变,在孤独和绝望中找寻希望之光。
但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是女性导演,对女人的拍摄角度,就充满柔情。
就像《呼兰》一样,王茵梦为电影注入女性的细腻——
《女子》这部电影的镜头,注重对女性隐私的保护。
所以它拿下了金摄影机奖。
实至名归。
……
而且有意思的是,这个女导演同时也是‘女子权益保护运动’的激进分子。
听说她还在巴黎街头发起了不少游行。
看得出来,很有力量。
但站在戛纳的艺术舞台,她却只是说,希望这部电影让人们更加关爱女性。
因为。
艺术是艺术,政治是政治。